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青健新視點】6個冷知識,揭開人體微生物的秘密……

身子里同時住著100萬億個細菌是一種什麼體驗?

說到人類的起源,你能追溯到多久之前?是3000多萬年古猿出沒的前中新世中晚期?還是從1.44億年前開始,統治了地球8000萬年的恐龍時代?

顯然這還差得有點遠。目前世界上最最最古老的已知化石已經有37億年的歷史了,比剛剛提到的恐龍時代還要早上25倍!

今年3月,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科學系的兩位研究者就宣布了這一發現,他們仔細算了算年份,發現所找到的這塊化石已經有37.7億-42.8億歲了,而且裡面就包裹著地球上最古老的的生命形式之一——微生物。

那塊37.7億歲的化石

如今,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小東西,哦不,應該說是人類的頂級祖先仍然無處不在。它們既能邪惡地讓人類迅速患上致命疾病,也能神通廣大地維持人體所必需的正常生態環境。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Martin Blaser就把這種住在人體內的微生物笑稱是「住在我們體內、不僅能與我們互動,還能彼此相互影響,並真正地把我們的身體當做『家』的生物體……」

這麼說來,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個「菌口大國」啊!

一群球菌正「棲息」在一個多孔的表面……咻

在皮膚表面閑逛的細菌……

(視點君:綠色土豆和藍色香腸,看餓了)

大名鼎鼎的幽門螺旋桿菌正在瘋狂騷擾胃粘膜……

老實說,這些住在我們身上的小可愛們,從細菌到真菌再到原生動物(單細胞動物的統稱,別看全身上下只有一個細胞,人家吃喝拉撒都能行)身上發生的故事根本講不完,今天視點君就挑6個有意思的來扒一扒……

1 人體細菌數量是所有組織細胞的10倍

噬菌體:對付細菌,我們人手明顯不夠啊!

曾有文章戲稱我們人類=10%人+90%細菌,其實還真是不無道理。

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個巨大的微生物溫床,大概常駐著500-1000種細菌。和人類有繁殖能力一樣,它們可以在一個成人體內繁殖出大約100萬億個體細胞——這大約是一個人全部組織細胞的10倍。

註:什麼是人的組織細胞?就是組成人體所有器官和組織的細胞群,它們相互緊密連接,排列有序,並且很容易觀察,用個普通顯微鏡就能將「你的組成」看的一清二楚。

比如人的表皮就是由一個個鱗狀上皮細胞拼接而成的。喏↓ 有了這個概念,再想象一下我們身體里的細菌到底有多少,就有點震驚了吧……

話說回來,這麼多的細菌平時都愛藏在哪,我咋從沒見過呢?舉兩個你熟知的廣告,就能明白了。

抗菌香皂廣告想必大家從小就看過,而且基本都是一個套路——愛搗蛋的小朋友用了自家品牌香皂洗手后形成抗菌保護膜,手上的細菌又少而且長得又慢,從此媽媽放心,玩得安心……

沒錯,作為與外界接觸最密切的屏障,皮膚是細菌鍾愛的聚集地。除了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一些「路人菌」外,有些適應性強的細菌還真就能住下來。

皮膚上的常駐菌主要有4種,葡萄狀球菌、鏈球菌、丙酸菌和棒狀桿菌。2007年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研究表明,在人類皮膚上發現的所有細菌中,約54.4%都能被歸為這4種類型。

如果你的皮膚健康,倒是不用太擔心這些細菌對人體是否有壞處。可當皮膚狀態出現問題或者受損時,比如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盛,形成了角栓堵住毛囊,那麼平時寄居在皮膚毛囊及皮脂腺中的痤瘡丙酸桿菌就會全全出動,瘋狂繁殖,導致青春痘。

此外,有一些皮膚常駐菌還能不斷升級裝備。隨著人類抗生素的濫用,廣泛存在於皮膚的表皮葡萄球菌就能不斷變異,目前它們已經對市場上的常用抗生素基本都耐葯了。如果這時患者還不幸感染了HIV,致使免疫功能低下,那麼這類細菌就極易從表皮傷口進入毫無抵抗力的身體胡作非為,甚至引發敗血症。

因此,為了給表皮常駐菌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注意日常皮膚清潔衛生以及避免亂塗亂用抗生素還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種在人體常駐的細菌家族叫作「腸道菌群」,其中的一些益生菌還能讓你的腸道「扭一扭」。

健康人類的胃腸道是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裡面寄生著10萬億個細菌。它們也有等級之分,有「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種類型。

圖片來源:《大便書》

健康人的腸道菌群中大多細菌是對人有益的,也稱為「優勢菌群」。乳酸菌、雙歧桿菌等能合成人體生長發育必須的維生素,參與人體代謝,促進微量礦物元素的吸收,是名副其實的積極分子。

全民熱愛的乳酸菌飲料也就是為了額外補充這種對人類友愛菌群數量。不過至於這種補充到底有沒有效果呢,我們後面會說到。

當然,我們的腸道中也可能住著一些破壞分子,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一旦它們失控大量生長,就會引發多病疾病,甚至產生致癌物等有害的物質。

此外,還有一種喜歡「兩邊倒」的心機腸道菌,它們往往具有雙重作用。比如大腸桿菌、腸球菌。在正常情況下,它們安分守己,能和腸道菌群友好相處,不過當各種原因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或是腸道長時間缺乏食物刺激時,它們就會迅速佔領地盤成為「優勢菌群」,甚至移居到膀胱、闌尾等部分,導致這些器官乃至全身的散播性感染。

雖然這些腸道菌有好有壞,但它們的作用可不只局限於腸道。視點君曾在一篇介紹「世界最強心臟」人群的文章中提過,雖然擁有「最強心臟」的亞馬遜土著人在野外被病菌感染的幾率很高,但是科學家卻發現幾乎沒有細菌感染影響心臟的,原因就在於它們的腸道菌群有效抑制了細菌引起的免疫反應,從而保護了心臟。

好棒棒的腸道菌!

(喂,你擠到我的尾巴了!)

除了細菌外,許多病毒也可以長期隱居在人體中,比如能引起水痘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電子顯微鏡下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雖然沒有人會有空一個個數它們,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小東西正在我們的身體內和平相處,不斷繁殖,日益壯大……想想就很有趣呢。2 你出生時可是「無菌的」!

有人說,既然我們身體里住著這麼多細菌,那麼一開始它們肯定是從我們娘胎裡帶來的。

其實不然,要知道,我們剛出生的時候身體可是無菌的。而在出生后的數年裡,這些剛才說到的常駐細菌才會陸陸續續搬來我們這兒。

嬰兒們從母親的產道滑過的一瞬間便光榮地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顆細菌,當然剖腹產例外。也有研究表明,正因為生產方式的不同,經剖腹產產出的嬰兒體內的微生物種群和經順產的嬰兒有很大差異,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剖腹產的孩子更容易過敏和肥胖的原因之一。

直到3歲左右,孩子們才能獲得和成人類似的絕大多數常駐微生物,而這個階段也正好是孩子代謝、免疫、認知和生殖系統迅速發育的關鍵期。

3 從嘴裡的細菌就能看出你的患癌風險

檢測一下嘴裡的細菌就能測出胰腺癌和食管癌的發生風險,真有那麼神奇?

在剛剛結束的美國癌症協會癌症研究年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s annual meeting)上,一位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女科學家Jiyoung Ahn 公布了這一發現。

她從胰腺癌和食管癌患者口中提取出定植細菌的DNA並發現,嘴裡含有大量牙齦卟啉單胞菌的人的胰腺癌患癌風險比常人高出60%;口腔中含有大量放線桿菌的人也較常人的胰腺癌發病概率高出2倍。另外她還發現,在食管癌患者口中,變形桿菌的數量明顯比常人少了。

患:看,我的假牙真美!

醫:嗯,可是你嘴裡有放線桿菌哦……

鑒於口腔定植菌可以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目前這些細菌的改變和癌症到底是否有直接關係還不好說。比如吸煙和飲酒都能改變口腔定植菌的分佈情況,(每天喝酒多於2杯的人口中的益生菌——乳酸菌會明顯減少)而吸煙和飲酒又恰好是上述兩種癌症的危險因素,所以口腔定植細菌的改變究竟是直接導致了癌症,還是它只有多種致癌因素引發的附帶現象,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給出答案。

4 別以為細菌全是壞的

前面安利了這麼多知識,你應該也知道細菌是分好壞的,有些能致病,有些又是人體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因素。不過,還有一類細菌能一人身兼二職,比如說幽門螺旋桿菌!

嘿,來抓我呀!

不可否認,這個臭名昭著的細菌和胃潰瘍、胃癌有著扯不斷的直接關係,正因為它對人類的影響實在太太太廣泛了,它的發現還將兩位科學家送上了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領獎台。

羅賓•沃倫和巴里•馬歇爾

目前,全球有一半人的胃裡都住著這種細菌,20-40歲人群的感染率是45.4%-63.6%,70歲以上的老年人更是高達78.9%。由於絕大多數人根本察覺不到癥狀,再加上特殊的用餐習慣,導致這種帶尾巴的細菌正不斷地游進新宿主的胃中。

來,孫子,吃我一筷子幽門螺桿菌……

好在,目前根除幽門螺桿菌已經有了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法,不過先別著急吃藥啊。據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可能會導致食管疾病的發生。也就是說,雖然它對我們的胃絕對沒好處,但它卻對我們的嗓子很有利啊。

雖然這一發現並沒有得到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同,但研究者仍然堅持為幽門螺旋桿菌開脫,他認為這種細菌並不是「壞透了」,它還是對身體有些好處的。

5 過度滅菌的後果很嚴重

1928年,青霉素的發現拯救了無數因細菌感染在生死邊緣掙扎的人,也成為了近90年來體內細菌們的最大死敵。

從此以後,抗生素一度被認作為抗菌「神器」,而這種過度濫用也直接導致了抗生素耐葯的嚴重後果,諸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超級細菌等一系列耐葯菌的出現已然成了如今醫學界難以攻克的問題。

還有許多研究證明抗生素同時增加了哮喘、腸道炎症和肥胖的發生風險。

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

(耐葯怪我咯?)

這裡絕不是要你從此杜絕抗生素,嚴重的細菌感染當然要治。只是目前的濫用形勢嚴峻,一些家長甚至只要孩子一感冒或有輕度的咽喉炎就讓孩子大量地吃抗生素。

對此,視點君建議,需不需要吃抗生素,以及該吃多少?這都是需要嚴格按照專業醫生處方執行的。6 喝杯乳酸菌飲料就想補充益生菌?

嘿,北鼻,跳支舞嗎……

如今,隨便走進一家便利店都能發現各種乳酸菌飲品堆滿冷藏櫃。本身酸酸甜甜的口味,加上廣告里擬人化的宣傳語,彷彿只要將這胖墩墩的幾瓶飲料一口進肚,就能收穫幾個億的「活著的乳酸菌」。有些小冬粉更是把它們當水喝,甚至整包整包地喝。

那麼,這麼做真的有效嗎?

啥,喝這玩意沒用?

補充胃腸道的基礎益生菌,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優勢菌群」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但,額,畢竟這只是個概念。

剛剛提到,我們腸道里有幾千種細菌,單純地補充一種細菌對我們胃腸道的作用效果甚微。目前,一些專家認為,也許這種概念能在日後轉化為治療腸道菌群失衡等疾病的藥物,不過就現在來說,一切都還處於初步階段。

無論對腸道有沒有效,視點君想說,乳酸菌飲料真的是很好喝……

參考文獻:

Evidence for early life in Earth's oldest hydrothermal vent precipitates.doi:10.1038/nature21377

我們=10%人+90%細菌.科學人.2011-07-15

What The Bacteria In Your Mouth Reveal About Your Cancer Risk.http://www.huffingtonpost.com/entry/mouth-bacteria-cancer-risk_us_58e66807e4b05894715eb80a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indigenous South American Tsimane: a cross-sectional cohort study.TheLancet.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0752-3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