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腸息肉該不該摘除?

腸息肉該怎麼辦?

來源|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

腸道息肉不是大病,但也是不可忽略的。對於腸鏡報告中的息肉,我們既不能置之不理,也無須過分驚慌。對於反反覆復的息肉生長,一定要注意遺傳疾病的可能性,也要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對發現有腸道息肉但暫時不需要特殊治療的患者,須注意日常飲食,並定期做腸鏡檢查。

為什麼會長腸息肉?

1.感染:炎性息肉與腸道慢性炎症有關;

2.年齡:結直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

3.胚胎異常: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發育異常有關;

4.生活習慣:低纖維飲食與結直腸息肉有關;吸煙與腺瘤性息肉有密切關係;

5.遺傳:某些息肉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腸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腸鏡下的息肉(圖片來源:You and Colonoscopy)

哪些人是腸息肉高發人群?

家族成員中有結腸癌或結腸息肉者;長期吃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低纖維以及油炸食品者;年齡大於50歲。此外,坐的時間越長,患腸息肉的風險也越高。

建議這幾類人每年做一次電子腸鏡、肛門指檢、大便隱血等檢查,及時發現有癌變傾向的結腸腺瘤。在結直腸癌高發的歐美國家,從50歲開始,就推薦所有人每年對自然排出的糞便做隱血檢查,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結腸鏡檢查,及早發現。

腸鏡摘除息肉(圖片來源:You and Colonoscopy)

息肉會發生癌變嗎?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個前提,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生癌變。一般而言,我們會將腸道息肉分為非腫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

非腫瘤性息肉一般不會發生癌變,常見類型:

1.幼年性息肉:常見於幼兒,多在10歲以下。常發生直腸內,呈圓球形,多為單發,病理特徵為大小不等的瀦留性囊腔,是一種錯構瘤。

2.炎性息肉:又稱假性息肉。是大腸黏膜的潰瘍在癒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黏膜下水腫,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漸隆起而形成。常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等腸道疾病。

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可分為三種類型,即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多見。

取出息肉(圖片來源:You and Colonoscopy)

從發病年齡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腸癌早5~10年。腺瘤息肉癌變與其大小、形態和病理類型有關。廣基腺瘤的癌變率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變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結構中絨毛狀成分越多,癌變的可能性越大。

還有些特殊類型的腺瘤性息肉:扁平息肉和側向發育型息肉。早期即可惡變為大腸癌。

1.小息肉一般在行結腸鏡檢查時予以摘除並送病理檢查。

2.直徑>3 cm的腺瘤,尤其是絨毛狀腺瘤應手術切除:腹膜返折以下的經肛門局部切除,腹膜返折以上的應開腹切除或在腹腔鏡下手術切除。

3.病理檢查若腺瘤癌變穿透粘膜肌層或浸潤粘膜下層則屬於浸潤性癌,應按結直腸癌治療原則處理。腺瘤惡變若未穿透粘膜肌層、未侵犯小血管和淋巴、分化程度較好、切緣無殘留,摘除后不必再做外科手術,但應密切觀察。

4.炎性息肉以治療原發腸道疾病為主,炎症刺激消失后,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癥狀不明顯,無須特殊治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