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古代十大戰神: 呂布第七項羽第二, 第一名無可爭議!

第十,神箭手一一一養由基

養由基(生卒年不詳,東周列國志為小說家言,小說中養由基死時為吳王余祭二年,但依左傳,舒鳩之戰時,余祭兄諸樊尚且在位,故不予取信。),嬴姓,養氏,字叔,名由基(一作繇基),春秋時期楚國將領,是古代著名的神射手。本是養國人,養國被楚國滅亡后,養由基成為楚國大夫。相傳養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標記的柳葉,並曾一箭射穿七層鎧甲。《戰國策·西周策》中記載:「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百發百中百步穿楊都出自這裡。此人號「養一箭」,一箭就足以致勝。

第九,神槍王一一一夏魯奇

夏魯奇(882年-931年),字邦傑,曾賜名李紹奇,青州(今山東青州)人,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名將。夏魯奇原為後梁軍校,歸附後唐后成為庄宗的護衛指揮使。他以驍勇知名,曾在護衛庄宗時獨殺百餘人,因功獲賜姓名,授為磁州刺史。後唐建立后,隨庄宗攻滅後梁,生擒王彥章,升任鄭州防禦使。明宗年間,夏魯奇歷任河陽節度使、忠武軍節度使、武信軍節度使等職,以使相銜出鎮遂州。長興二年(931年),因遂州被西川將領李仁罕攻破,自刎而死,贈太師、齊國公。歐陽修在編著《新五代史》時,將夏魯奇列入《死事傳》。

第八,天下極速一一一楊大眼

楊大眼(生卒年不詳),原名不詳,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楊大眼是武都(今屬甘肅)的仇池首領楊難當之孫,為側室所生。楊大眼擅長奔跑,勇猛善戰,眼睛比較大,因為眼睛大,而被稱為「大眼」,敵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傳說其「眼如車輪」。楊大眼跟從孝文帝征戰,軍功顯赫,被封為直閣將軍,加輔國將軍、游擊將軍等。楊大眼於荊州刺史任上去世。

第七,溫侯一一一呂布

呂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叛亂,佔據濮陽,但是兩年間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和好一陣又相互攻伐一陣。期間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鬥。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后,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城破被俘,被處死。歷史上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

第六,天縱神威一一一楊再興

楊再興(?—1140),南宋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后降於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曾試圖單槍匹馬沖陣擒獲金兀朮,失敗后仍能單騎而還。紹興十年(1140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楊再興寡不敵眾,中箭無數,奮戰而亡。

第五,白虎星君一一一薛禮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唐朝初年名將,著名軍事家。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第四,武悼天王一一一冉閔

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后被追謚為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皇帝」,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謚號

第三,飛虎將軍一一一李存孝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他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地位相當於《說唐傳》中的趙王李元霸,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野史中曾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連第二名的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幾合。後由於罪責車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負於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溫趁勢而起。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后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第二,西楚霸王一一一項籍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后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后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第一名 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