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了解自己,是未來最重要的能力| 微課《讀心術》之三

微課《讀心術》之三:了解自己

來自心理八八

00:0017:31

分享微課《讀心術:成為被愛的人》主要內容是如何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真正做到愛人、愛己,在關係中成長。

其中有我的書《與最好的自己在一起》中的理念,還有一些擴展的內容,一共5集,每一集的音頻15分鐘左右,今天是第三集。

前兩集講如何了解別人,今天講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未來最重要的能力

文 | 八段錦

未來學家丹尼爾·平克寫了一本書《驅動力》,他說現在獎懲都沒什麼太大用處了,因為過去我們大部分人偏外部驅動模式:比如老闆答應我們加薪,我們就賣力幹活;為了能拿到好成績,我們就花更多時間讀書;

現在呢,我們都看到了,考上北大的高材生竟然得了空心病,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到底什麼才能激勵你呢?

丹尼爾花了40年時間研究,他發現提高績效、煥發熱情的三大要素:自主、專精和目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更多的是內部驅動模式,用簡單的外部獎懲已經不能激勵我們了,最重要的是「我願意」

人類將從長期以來「左腦」統治的邏輯、計算能力為主的「信息時代」,變成以創意、共情、意義追尋等「右腦」能力為主導的「概念時代」。

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元能力才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會有越來越多以自我實現為目的的職業轉型,幸福感的重要來源也將是自主掌控生活,而不僅僅體現在關係上。

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那麼,我們真的能了解自己嗎?

01 理智與情感

關於自我的定義,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超我、自我的概念,到現在影響力還是非常大,而且已經被腦科學證實了,我們的大腦有認知腦和情感腦,分別負責意識和潛意識。

弗洛伊德認為「超我」代表高道德高理性,也是意識自我;「本我」代表本能,是潛意識自我;而「自我」,就是二者的平衡。

如果超我或者本我一方過於強大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哲學家尼采就認為潛意識都是黑暗的,意識絕對可以戰勝潛意識。尼採的成長過程中受他虔誠的清教徒母親的影響,後來終生保持著清教徒的本色。

有人說尼采猶如石雕一般純樸,石雕是清白的冷淡的,沒有情感。

尼采對於理性和意志的推崇到了瘋狂的地步。把意識和潛意識當做純粹敵對關係的尼采,最後怎麼樣了呢?

我們都知道,他瘋了。

尼采是個極端的例子,但是這種拒絕本能、用意識壓制潛意識的現象還是非常普遍的,弗洛伊德就認為,壓抑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我們不一定能了解真實的自我,可能是由於羞恥感、道德感,那些不被社會認可或者偏離主流價值觀的東西,很自然地被埋藏在潛意識裡。

本能不可能消失,是不是只能被動地等待它默默地影響我們呢?

一次上課的時候,有人問我,說每個人都有雙重性格,當那個邪惡的你出現時,就像西遊記里六耳獼猴想要打死他的師傅。這個另外的你,你會不會討厭?有沒有想過改變自己的性格?

他說的這個「邪惡的你可能也算潛意識自我的一部分吧。其實不是真的雙重性格,而是人格的不同側面。

弗洛伊德就認為人生來就有性本能和攻擊本能,這是我們的生存必須。這個朋友提到六耳獼猴打死師傅,也代表一種攻擊本能。

可能有人老管著你,但因為是師父、父母或者其他權威人士,你得服從他,但是心裡又生出了不滿,憤怒,不能表露怎麼辦呢?就會想象著要殺人。

想象殺人和真正做出殺人這個行動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把這種想法視為邪惡,其實是不了解自己為什麼憤怒,也就無法改變。

這種憤怒積攢多了,極端的情況下也會真的導致惡性事件發生。恰恰是那些平時看起來特別老實的,忍著忍著最後忍不住了,來一場大的。

如果能早一點理解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背後的真實願望和需求,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還有很多人不願意接受完整的自己。比如說帶著童年陰影生活的人,自認有缺陷的人,對自己的某一方面不滿意的人…… 這些所謂「不好」的一面讓我們深深地恥辱,就像背著定時炸彈,就怕爆炸的一天。

歡樂頌1裡面的安迪,有家族精神病史,她第一次談戀愛的時候表現出強烈的親密障礙。這些不能接受的東西,有時候比真心喜歡的東西更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和選擇。

02 接受自己的「壞」

另外,努力去追求完美,做一個世俗意義的好人也不是一個好選擇,背後常常隱藏著扭曲的壓抑。

張德芬寫過一篇文章,叫「接受自己的「壞」,才能變得更好」,談到了自己成長的經歷。

小時候如果做錯事,她的媽媽,會用非常厭煩、鄙視的眼光看她,罵她,讓她感覺自己是個「壞女孩」。

她的媽媽不一定很惡毒,也不一定是特例,很多過去的父母就是這樣的。我們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帶著這樣的經歷長大,為了「贖罪」,張德芬非常努力要求自己做個「好女人」——好媽媽,好女兒,好妻子,好朋友,她要求自己面面俱到,討好每一個客戶,搞好每一個關係。

這麼做的結果是什麼呢?張德芬自己說,特別有諷刺意義的是,已婚的她愛上了另外一個人,離開了丈夫,成為不折不扣的「壞女人」。

前夫甚至罵她是婊子。張德芬感到深深的愧疚,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孩子,對不起公婆和老公。那段時間,她不見任何人,想死的心都有。

她怎麼也想不通,自己那麼想做個聖女,為什麼最後反而變成所謂「壞女人」了呢?

張德芬用了好幾年的時間終於想明白了,首先我是個女人,只要按照善良天真的自然本性活著,我本來就是個好女人,不需要刻意去表現、追求完美。

越是壓抑,越是想要去討好,就越做不好,因為那是不正常的,早晚會出問題,即使不表露在外面,也會造成對自我的折磨。

我們希望自己高尚勇敢、聰明能幹,所有人都愛我們,因此難以接受自己也有慾望、也會懦弱、也有無能的時候。

我們害怕真實的「我不被喜歡。

但是,即便不去面對潛意識的渴望,它也不會消失,反而會用更可怕的方法影響我們,提醒我們。

其實潛意識並不是一片黑暗,現代心理學發展了潛意識的概念,心理學家提摩西·威爾遜提出了適應性潛意識的概念。

適應性潛意識更強調潛意識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適應性過程,有評估、解讀和理解環境的能力,可以權衡各種環境的生存優勢快速採取行動。

和弗洛伊德的原始概念相比,適應性潛潛意識的提法更強調潛意識的先進性,也就是說我們用不著那麼害怕,潛意識可以讓我們生活變得更自然高效、更有力量。

我們想逃避痛苦,但恰恰是放下執念和接受完整的自己,才能讓我們健康地成長。

03 高估的傾向

無法了解潛意識,是我們很難了解自己的最重要原因。另外,我們在了解自己的時候,還會有兩種傾向,高估和低估。

先講講高估。研究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校園慈善義賣活動之前問學生們,讓他們預測是否有人願意花錢買一束鮮花。

問到自己的態度時,同學們的預測都很樂觀,說會買的有83%,當問到其他學生購買鮮花的可能性時,這個數值降為56%。最後的實際結果如何呢?

購買鮮花的學生真實比例是43%,遠遠低於學生們預測自己的數值,更接近學生們預測他人的數值。另外一項捐錢的實驗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在這個實驗中,顯然學生們對自己行善的可能性大大地高估了,但是對別人卻沒有這麼明顯的傾向,原因是什麼呢?

研究者認為,人們不能準確預知自己行為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命不凡」,也就是說,我們認為自己更有愛心,更有可能參與慈善活動。

不是有個說法嗎,「路人不上網,網友不出門」

網友一遇到事情就義憤填膺,說如果我在當時,絕對會如何如何,但是每次發生事件的時候,又沒見到那麼多人挺身而出。

這就是我們常乾的事兒,高估自己。

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讓參與實驗的人看一些有種族歧視的文章,然後讓他們表態。

有一些人非常憤慨,說太不公平了,絕對不能允許歧視。

緊接著,研究者讓這些人充當面試官,來面試的有黑人,有白人。結果發現,那些公開表達對歧視不滿的人,在面試中反而表現出更強烈的歧視。(研究者太坑了,非要揭發倫家的真面目~)

同等條件下,和那些沒有表達憤慨的相比,公開表達憤慨的,選擇白人的幾率反而遠遠高於選黑人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反差呢?

研究者經過分析認為,種族歧視其實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因為社會不提倡,所以人們只能把這種態度藏起來。

有些人表面上看來完全是歧視的反對者,其實潛意識裡還是有歧視,這個已經被很多實驗證實。

公開表達反種族歧視,可以減輕他們的負罪感,而到了真正選擇的時候,一是還會不自覺表現出真實態度,二是比起那些沒有表態的人來說,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為反歧視做過貢獻了,愧疚感會變小,所以歧視起來更加沒有心理負擔。

這個實驗也可以解釋部分網友的態度,我們經常會高估自己的善良、公平、正義感等等。

另外,我們還有可能高估自己的快樂和痛苦。我們常常因為一件事就高估我們的未來將要幸福無比或者悲慘之極,而實際上這種預測通常是過度的。

比如說我們以為只要發財了,人生就會變得很好,要是我能中彩票就好了!而實際上,那些真的中了彩票的人結局如何呢?調查發現,不少人活得比之前更糟了;

再比如說我們失戀了,以為天要塌了,事實上呢,可能過一段時間我們又能找到新的戀情。

正如亞當·斯密所說的:「在或長或短的時間裡,每個人的心靈都可以歸於寧靜、自然、平常的狀態,在順境過後的一段時間,它會跌落到這麼一種狀態;在逆境過後的一段時間,它又會回升到這樣的狀態。」

人們通常不會長期待在特別痛苦或者特別幸福的情緒里。

所以,我很喜歡郝思嘉的那句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當我特別痛苦的時候,常常用這句話來安慰,也常常會應驗。

強烈的痛苦或者快樂,都不可能太持久,生活總體是要平衡的,高估反而讓你不能夠接受現實

你需要的就是堅持下去。

那麼低估又是什麼呢?「自卑」就是一種低估的傾向,和充滿自信的人相反,自卑的人對自我感知的準確度較差,給人一種「心裡沒數」的感覺,因為他們常常貶低自己。

「自卑」我們都知道是心理大師阿德勒提出的,他把自卑情結定義為「一個個體,無法妥善適應或面對一個問題,並且全心全意地相信自己無法將它解決」

遇到問題是正常的,暫時無法解決也是正常的,關鍵是自卑讓人認為自己永遠無法解決問題。

阿德勒為什麼會對自卑這麼感興趣呢?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應該自卑」的人。

1870年,阿德勒出生於維也納一個六個孩子之家,排行老二。小時候,他曾受軟骨病和聲門痙攣症的折磨。阿德勒三歲的時候,弟弟生白喉死在他旁邊的嬰兒床上,他自己也感染肺炎差點喪命。

這段經歷讓他對健康的生命特別感興趣。他在維也納大學攻讀醫學,後來又鑽研起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卑,我們畢生都在努力超越自卑、追求卓越。

他認為超越自卑需要建立一個目標,一旦一個人目標被確定以後,他的生活風格就不會出錯,因為他所有的行動持續與這個目標保持一致。

就像阿德勒本人一樣,這個身材矮小、飽受健康折磨的男人最終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令人仰視的一代大師。

自卑讓我們無法成為最好的自己,但是超越自卑能帶給我們成長的動力。

總結一下這個小節的內容,了解自己是很難的,因為我們可能產生錯覺,有高估和低估的傾向,特別是還有無法了解潛意識的問題。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更好了解自己呢?下一集我們就講講這些方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