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未來的世界是「人造與天生的聯姻」 ——腦機介面

所謂腦機介面,也稱「大腦埠」,即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尼科萊利斯如此解釋道:「只需要用腦來想一想,就可以用機器來實現某個具體的行動和任務。」具體來說,我們的腦電波來發出信號,把這些信號和機器結合起來,就能夠控制我們人為設計出來工具的活動。而該介面可以實現大腦與相關設備迅速、高效的連接,無論距離遠近,也無論這些機器的大小,即使像航空飛船一樣大。

在一個不需要語言、動作,單憑想象就能控制一切的世界奇妙到人們難以相信,而人類對腦機介面技術的研究已經超過四十年。這項技術在不斷發展,1999年,哈佛大學的Garrett Stanley試圖解碼貓的丘腦外側膝狀體內的神經元放電信息來重建視覺圖像。杜克大學的Miguel Nicolelis主張用覆蓋廣大皮層區域的電極來提取神經信號、驅動腦機介面……如今,它的發展方向還在向多人腦聯網的意念傳輸和腦機互動快速邁步。

這一持續發展的科技主要應用於醫學領域,在大腦神經修復這一方面作用巨大。此類腦機介面通常直接植入到大腦的灰質,因而所獲取的神經信號的質量比較高。但也有其缺點,容易引發免疫反應和愈傷組織(疤),進而導致信號質量的衰退甚至消失。視覺腦機介面的先驅William Dobelle在1978年給一位男性盲人Jerry的視覺皮層植入了68個電極的陣列,並成功製造了光幻視(Phosphene)。該腦機介面系統包括一個採集視頻的攝像機,信號處理裝置和受驅動的皮層刺激電極。植入后,病人可以在有限的視野內看到灰度調製的低解析度、低刷新率點陣圖像。

而在2005年,Cyberkinetics公司獲得美國FDA批准,在九位病人進行了第一期的運動皮層腦機介面臨床試驗。四肢癱瘓的Matt Nagle成為了第一位用侵入式腦機介面來控制機械臂的病人,他能夠通過運動意圖來完成機械臂控制、電腦游標控制等任務。其植入物位於前中回的運動皮層對應手臂和手部區域。

科技高速發展往往引發人類對自身的思考,有人文學者認為:「技術的高速發展與倫理道德背道而馳」,而這項技術旨在克服多種殘疾,腦機介面給予病人控制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不是被動接受外部世界的控制。可預見的是未來當腦際介面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將不但能修復殘疾人的受損功能,也能增強正常人的功能。科技給人類更好生存的機會,在不危害他人、社會的情況下,它的發展不論是對人類生存還是人文發展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