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儒釋道最經典的18句名言,受益匪淺!

「詩詞世界」旗下原創詩詞平台立足原創,打造精品

1、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經》

感悟:《心經》之「色」,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物質(日月星辰等)和世相(名利、財寶、人、物等),是肉眼能看見,觸摸到的「色」。「色」是不是空呢?用水打個比喻,水為色,水的表現形式有:雨、雪、霜、冰、霧,江河湖海,水蒸氣都是水,這些都是有形狀的水,陽光下水蒸氣上升於空中,我們的肉眼睛就看不見水了,但空氣中的濕度增加了,我們看見雲朵看不見水,但云朵里蘊含了水份,當雲中的水份到達一定的量時,就會下雨,這是一個由量變回歸到質變,從水回到水的過程。因而不能說什麼事物是絕對的,這也是一個變化、辯證的多重思維。世相、物質、名利是不是空的呢?空的東西是「色」嗎?世相名利都是空的,因為它不是永恆的,最終會歸於空滅,所以,凡是會歸於「空」的東西也就是「色」。既然「色」要歸於「空」,我們就不能貪婪世間「色」相,修心養性為要,真空妙有為真。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經》

感悟:靠大地生存的人,要以大地為法則,陽光雨露,施受於天,大地以天為法則,宇宙萬物,都是道的演化,所以天以道為法則,道之演化,是以自然為法則。道法:就是順應自然,聽任萬物的自我演化。作為靠地球上生存的人,就應該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順天而行、順其自然才是守「道」 。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

感悟:乾為馬,坤為牛,用馬象徵蒼天,用牛比喻大地。君子的精神應該像駿馬一樣矯健賓士;像天體運樣周流不息,大地柔和溫順,養育著萬物,如牛的品德一樣任勞任怨,君子的胸懷應如大地之厚德,包容和承載萬物。

4、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莊子

感悟:鳥兒棲身山林,所佔的巢穴不過是一節樹枝,偃鼠飲河中的水,不過是喝飽了肚子。我們何不效仿鳥兒的自然行為,不貪婪財物,活得的逍遙自在一些呢!

5、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窮困而改節。

——孔子

感悟:蘭花生長在幽深無人的山谷,不管有沒有人欣賞,蘭花依然開放,君子參悟大道和修養德行,不會因為窮困和挫折而改變自己的道心和氣節。

6、天地乃人之本,天地有虧,則不能安吾年。欲安者,先安天地,然後可長安。

——《太平經》

感悟:天地是我們的父母,是生命生存的根本,如果大氣受到污染,大地、森林受到了人為的大肆砍伐,自然界的陰陽就失去了平衡,人類生存的根本條件就破壞了,人則不能安心度日,人類想要安心生活,首先要敬畏天地,和大自然行為協調一致,只有這樣,才可能有長久的安寧生活。

7、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陰符經》

感悟:人盜天地精華而生,萬物盜天地精華而長。人生天地之中,萬物可為人所用。但是,如果人盜亦無道,就等於殘害自己如果人類無節制地砍伐森林,那就會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江河洪水的泛濫等等……只有三盜(天之道:陰、晴、日、月、星,地之道:金、木、水、火、風,人之道:誠、儉、仁、孝、善)五行生剋適宜,陰陽平衡,才能做到天安、地泰、人合,天下才能太平。

8、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

感悟:悟道之人應該生清凈之心,不應為求有形狀和具體的事而生心,也不應該為求無形狀的事而起心動念,一個人的內心要達到空境,應是在內心沒有任何所求的情況下,自然發生的清凈無為之心。

9、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金剛經》

感悟:「如來」可理解為自己的本性和真心。這顆真心不是從什麼地方來,也沒有去什麼地方,只是我們這顆純樸的真心被世俗和自身的慾望、貪婪、怨恨所污染被遮蔽了,弄得我們兜著彎子滿世界尋找,其實,這顆真心一直都在我們自己身上。

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

——《道德經》

感悟:宇宙初始處於混沌的狀態,混沌開始分化,清氣上升為天,為陽,濁氣下降為地,為陰,陰陽二氣相互激發,不斷地交合,產生了和氣(和氣是生命發生的基本條件),萬物開始了繁衍。萬物的內涵有著陰、陽兩種屬性(即:相生相剋),和氣是陰、陽相互激發、交合后的統一。

1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感悟:貧窮的時候,守住自己的本性,不做份外的事情,富貴到來時(精神上的覺悟和物質上的富有),不獨享財富,要讓天下更多的人受益。

12、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壇經》

感悟:禪定就是一個人不再為外界的名利物慾所誘惑所動心,參悟到名利物慾都是浮雲幻相,如此,人的本性才能呈現出本來的清明和自由,如此,內心才會產生真正的「定」力——此為禪定。

1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感悟:人不是聖賢,誰都會有犯錯的時候,關鍵是知道自己錯了並能夠改錯,從此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從錯誤中得到大好處了。

14、時搏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

感悟:我們祖先保護生存環境,有文字可考的,從黃帝時期就開始了,此文意思是說,人們要把山川草木,鳥獸蟲蛾,以及日月星辰、水波土木,都要當做自己的心,當做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來對待,要節儉用水用火和使用材物。遠古時的所用「材物」,就是大自然給予的生存條件。由此可見我們先人對大自然的善待和敬畏。

15、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常,故半百而衰也。

——《黃帝內經》

感悟:上古知道養生之道的人,能夠按照客觀規律安排生活,養生之法就是讓自身的陰陽保持平衡(元氣為陽,血、液為陰),飲食上要有節制(不能飲食單一,暴飲暴食,大魚大肉,酒足飯飽等),在起居作息上同樣要有規律(不要熬夜,經常熬夜會造成人體內生物鐘紊亂,內分泌失調等),不能過於讓身體疲勞透支。如此,人的外形和體內的元氣就得到了養頤,所以懂得養生之道的人能活到百歲。而如今的人,對養生不已為然,飲酒無度,醉酒行房,為所欲為,無節制地耗散先天之精氣(性慾無度就是在消耗生命的本源,節制性慾,固精保氣,為養生之道),當今的人也不顧身體得狀況,過分使用精力,滿足一時之快,尋歡作樂的方式都是有悖於養生之道的,所以到了五十歲便提前衰老了。

16、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莊子

感悟:有了機械,就會產生機巧之事,有了機巧之事,就會產生機巧之心,投機取巧之心生於心中,就破壞了樸素的天然品質。內心的純凈一旦被機心污染了,就會想著怎樣投機取巧,爭名逐利,如此,心神就會不安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不能合「道」,就遠離了自然之道的本質。

17、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觀其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

感悟:天地的相交,陰陽二氣的和合,是天道運行所產生的自然行為,人的文明(日月之合為明也,這是典籍最早出現的「文明」一詞)是要順其自然的發展,觀(眼為看,心為觀)察天道,好知道其變化,以便順應自然規律,觀察人的自身行為是否和大自然協調一致,只有順其自然,才能助天行道,天地人同在道中,方能隨道自然,共生共榮。

18、天者主生,稱父;地者主養,稱母;人者主治理之,稱子。父當主教化以時節,母主隨父所為養之,子者生受命於父,見養食於母,為子乃當敬事其父而愛其母。

——《太平經》

感悟:蒼天是我們的父親,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人是天地所生養的孩子,要管理好父母的天地。做父親的教化我們要遵守自然時節,大地母親和上天父親一起養育我們,我們受命於天,受惠於大地之母養育之恩,所以做為天地之子的我們,要保護好父母恩賜我們的生態環境,要敬天孝敬父親和愛護大地母親。

轉載自:古典書城

詩詞世界原創平台

名家詩選 | 海外詩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