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拿下鹿晗多個第一次的《擇天記》,恐怕是仙俠玄幻劇下坡路的開始

導語

《擇天記》自4月17日播出以來創下多項收視紀錄,連續6周登頂22點檔全國收視冠軍,刷新湖南衛視周播劇場自《花千骨》以來20個月的最佳成績。

破了現象級神劇《花千骨》的記錄卻沒有「花千骨」的關注度,是《擇天記》真的不行還是市場寬容度降低了?

何豆豆

鹿晗首秀成績尚可卻不溫不火

選擇在四月中旬播出,《擇天記》著實讓人捏了把汗。在那個月硝煙瀰漫的電視劇戰場,一超多強的局勢下,《擇天記》也硬著頭皮上了。

《擇天記》看上去創造了很多「最」:總投資高達4億,成了國產電視劇的投資額最高;主角鹿晗貢獻了自己的N個第一次,:熒屏首秀、首去橫店、首拍玄幻劇、首拍感情戲、獻上銀屏初吻……

這些之最都有一副鹿晗拼了的意思,製片方大手筆也是為了鹿晗拼了的架勢。雙拼導致雙撲街,用力過猛下的《擇天記》實在差強人意。

首先來看《擇天記》的口碑,截止發稿,豆瓣評分4.3,簡直低到可怕。

而豆瓣評分下面的短評也是慘不忍睹,基本分為三大陣營:吐槽鹿晗娜扎演技、吐槽編劇狗血式改編、吐槽投資4億的5毛錢特效。

這麼看來,這個劇從卡司、到劇本、到製作都是失敗的。即便是拿了幾個周的收視冠軍,也沒能給該劇的名聲再洗洗。

《擇天記》開播之初的收視率在1左右徘徊,被當時的近6收視率的《人民的名義》粉碎式碾壓。按照湖南衛視一貫的收視水準3左右,《擇天記》的表現是不及格的。

四月的電視劇幾乎全部受到了《人民的名義》掃射,但是在其收官后,好劇能夠以黑馬之姿衝出來是很有可能和機會的。但《擇天記》在後期,豆瓣評分直掉,收視率也溫吞如初,說這個劇成了炮灰有點說不過去。

畢竟,《白鹿原》這種同樣被碾壓的電視劇在後來複播后保持了口碑上的大型勝利,甚至超越了《人民的名義》。

IP改編劇是雙刃劍。一方面佔了有冬粉基礎的便宜,炒熱度不怕沒人煽風點火。另一方面,由書粉轉化而來的劇迷往往是忠於原著的,他們看劇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整容式改編。而《擇天記》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此,大量刪改,人設崩塌,小說的價值體系被摧毀,劇情迷之跳躍魔幻,書迷憤怒起來粉轉黑,攻擊係數MAX。

《擇天記》為什麼沒爆火?

和《花千骨》差在哪裡

按理說鹿晗的人氣和娜扎的爭議,是足夠讓一部電視劇冰火兩重天的。但《擇天記》無論是討論度和國民關注度都異常平庸。比起15年人人追的「花千骨」包子梗、醋吻梗等等,《擇天記》似乎都沒有讓人津津樂道的劇情梗。

問題出在哪?我們大概猜測了以下幾種原因:

1、《擇天記》人設不清楚,主角光環太弱

因為鹿晗的演技一直被詬病,加上在劇中弱不禁風的扮相,甚至遭到了網友的吐槽:年度雙女主大戲,你們猜誰是真正的女一號。

吐槽歸吐槽,背後的邏輯要明確。大火的劇,一定要有個性鮮明的角色。你們想想達康書記、育良書記、小燕子、福爾康,哪個不是活色生香。

《花千骨》中趙麗穎的小骨,便是集結了蘇、萌、軟、甜、善良到最後狂霸拽於一身,整個過程都讓觀眾覺得爽。

2、《擇天記》配角太弱

雖然動用了大神曾志偉,也不能改變這部劇的人物淺薄。當年《花千骨》不光火了趙麗穎和霍建華,馬可、徐海喬、蔣欣全部都火了一把。

好劇不是主角的個人秀場,而是所有角色的完美配合。《擇天記》看完,請問除了鹿晗、娜扎你還對誰的表演歷歷在目?恐怕沒有吧,甚至都沒有打動你,別說銘記在心。

3、《擇天記》的劇情在每個方面都沒做到極致。

《花千骨》是瑪麗蘇的巔峰,所以成了現象級。《人民的名義》是現實反腐正劇的露骨表達,也成了現象級。想要引起全民追劇,劇集的核心一定要清晰明確。

《擇天記》有特別虐心的愛情嗎?好像也一般。有那種羞恥到極限台詞嗎?沒有。有把女性觀眾想看的東西都表達出來嗎?沒有。男性觀眾想看的呢?更沒有了。

如果說故事本身不能吸引觀眾,鮮花鮮肉的功力也只能讓觀眾吃上前幾口,長期服用是堅持不下來的。畢竟鹿晗和娜扎,是有明確受眾群體的,也是有明確年齡範圍的。

《擇天記》開播前,鹿晗1.2億的天價片酬就成了焦點。尤其是這邊《人民的名義》40多位主演的總片酬才4800多萬,鹿晗的演技和報酬反差之大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

鹿晗二次元漫畫系的長相確實是陳長生「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最佳扮演者,但鹿晗長相實在太過唯美很難齣戲。女性觀眾要看的雄性荷爾蒙在這部劇中得不到滿足,自然棄劇順手點一個一星差評,這大概就是評分跳樓式下跌的原因。

本想靠著首部電視劇在「演技」這個當今人人垂涎的技能上得到認可,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鹿晗這一步算是下錯了。

《擇天記》的失靈

能否喚醒電視劇界的良心?

電視劇市場潰爛了不是一天兩天了。

2015年初網生內容崛起,「IP劇」風潮湧現,經過一年發展,直接升級成了「IP劇暑期檔」。當現象稱為一門生意,粗製濫造便是隨之而來的副作用。

但因為IP劇是靠炒作、冬粉效應來引發關注,本身沒有任何內容深度可言,連著火三年,這個勢頭看樣子也要在2017走下坡了。

目前苗頭也已經很明顯:

1、 小鮮肉擔綱的IP改編、翻拍劇好像不靈了。

《擇天記》的口碑收視雙撲街,似乎是一個信號燈。此前《幻城》和《青雲志》等「IP劇」先後撲街,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又找補了回來。靠IP吃飯的人還在僥倖的存在著。從投資角度來說,斥資4億、鹿晗天價片酬,片方想要的肯定不是這樣一個局面。這無疑是一個警示,到底以後資金偏重在哪裡,該是所有人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2、 卡司第一到劇情第一的轉變

以前都是拿演員來做宣傳噱頭,某某當紅小花旦、小生加入了某影視作品,片方找到最佳的時間發布這一消息,引起一波冬粉高潮。

這個招數玩的最好的是郭敬明,也是他開始打集齊N個紅人就能收割可怕票房的第一人。但同樣的道理,玩過了《小時代》系列,到《爵跡》就不行了。

現在單靠明星效應就想圈粉是不可能的了,紮實的劇情才是第一要素。昧著良心玩炒作,只能把自己炒糊。

《歡樂頌2》和《思美人》以及張藝興主演的《求婚大作戰》,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3、 機會成本在電視劇界照樣適用

經濟學中的概念「機會成本」,在當今電視劇圈照樣是參照。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樣東西。

機會成本主要應用在投資過程中。在投資決策中,放棄次優方案而損失的「潛在利益」,是選取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

資方應該考慮,同樣的資金投一部劇,你把錢都花在演員身上,你自然要在編劇、製作、服化道上縮減,而這裡面,誰能保證是演員帶來的收益更大還是電視劇質量帶來的更大?

在此之前,似乎所有的國產偶像劇都會收割這樣的命運:一邊被罵的狗血淋頭,一邊收視勢不可擋演員身價倍增。簡直皆大歡喜,演員、投資人、電視台抱團笑。

現在行情可是變了。

砸進去的幾個億,真的可能就是打了個水漂。觀眾不吃爛劇情那套,也不稀罕討論,宣傳方靠每周買幾個熱搜維持點話題度,實則是自己騙自己的把戲。

而演員,非但不能片酬增長,還有一個評分令人羞恥的代表作,怎麼看都是賠大了。

電視台更不用說,買到連自己日常水平都達不到的劇,找誰說理去?

爆款仙俠劇的成功不可複製,行業從業者的目光該往別的地方盯一盯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