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熊玲:你移情了誰,投射了啥

——感受舞動里的精神分析(2)

舞動中你移情了誰,投射了啥?

隨著工作坊逐漸形成的寬鬆、安全氛圍,自然有許多移情或退行的心理呈現。我們可以通過學員模式化的坐位、舞伴選擇,憤怒或依戀情緒的釋放,懇談感受等活動里,看出學員對不同對象的移情反應(當然更多是對蘇老師的移情)。蘇曉波對團體中出現的移情、投射性認同的態度:

•接納與拒絕。精神分析中,分析者究竟是一個什麼人呢?拉康說「分析者是一個人們可以對之說話,並且可以自由地對之說話的人。但事實上主體並不必然會自由地對分析者說話,因為主體最受不了的就是這種自由,充實的言語使主體感到痛苦。」這令人進一步感覺到蘇曉波運用舞動於精神分析之動機所在。蘇帶給學員的舞動藝術形式,他本人帶著熱情、真誠、自由的舞動參與,以及他對團隊的接納與融入,贏得了學員(主體)對他(分析者)可自由的說話,對大家可以自由的舞動。確是,很快的使得學員對分析者產生了正移情,或一種分析性退化:多數學員在蘇曉波、在團體成員面前能夠打開自己,甚至對全部的過去逐漸打開。而對於有些學員的情感移情,蘇小波的拒絕是隱形的視而不見。

•隨機擾動。對凸顯依戀依賴的學員,蘇曉波有時會巧妙來點轉化主題、挪動位置、讓其舞動以切換他或她的欲求……在分享感受的輕鬆環節,蘇曉波會來一點(對移情解釋的)閑扯,如「我或像你的什麼人,或是你以為的某個人,這事跟我無關,而跟你自身有關」「我這人是不太關注也不會關注他人的。。。」

而這閑扯的潛台詞是有療效的,有學員表達「這兩天里我一直特別在意蘇老師能關注我,但感覺很失意。我終於明白,我對蘇老師的期盼其實是我對缺失父親關愛的渴望,為這份缺失我一直太在乎權威人對我的認可」,更有好些學員不再那麼「粘」移情對象,而顯得很有幾分成熟和穩重。

•觀察與等待。蘇曉波在不經意中向我們傳遞:觀察中才有覺知,有考慮是認同還是否認的選擇空間;等待中才有給予的支撐,因每個人都有自愈的力量。對團體中出現的一些迎合、權力型的投射認同現象,尤其是施救情結的投射反應,他是這樣告訴大家:

——別在他人發泄時湊上去給安慰,你的干預可能會阻止情緒的有效宣洩。猶如諺語「千萬別去惹那隻正在啃骨頭的狗」的道理;

——別投射你的善意,有時你的善舉對他人是傷害。「好心未有好報」的含義,正說明不對路的幫助反過來易傷到自己;

——懂得安慰的前提。試著給情緒尤其是憤怒一個空間,去感覺它是什麼。當事者的情況是否需要安慰?你是否有足夠安撫的能力?

——聽不懂他者的需要,你的行為僅是你的單相思。好比別人的需要是杜鵑,你遞過去的是(你的需要)梅花;

——關係的疏遠,是因為關係人按「己所欲求於人,己所不欲施於人」的交往所致。

這些理念對不少學員猶如注射了清醒劑,在後面的時間裡,確實少了許多一廂情願的理想、救助等願望投射。

我思慮著,有關移情、投射認同,精神分析認為在治療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那麼解釋佔據什麼樣的地位呢?這是否要看我們如何解釋?而精神分析的解釋是依靠主體的自由聯想,但,同似或相似的情形,相似的事情,在不同的主體那裡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比如女人的抽煙、蹦迪,比如工作坊里的相同舞蹈,相似的「退行」,該用怎樣的解釋才算符合當事者的精準意義呢?可無論怎樣,揭示移情、投射認同背後的無意識意義,最後都是要通過(語言)解釋而實現呵。所以你怎麼對無意識聯想、對無意識意義作解釋,真讓人感覺高深莫測、高不可攀似的,更何況是在團體中「玩」精神分析(的解釋)。

一般認為,分析治療的目的就是揭示隱藏的意義,但也有分析家認為,解釋的目的不是解釋隱藏的意義,而是瓦解意義。至於解釋是否正確,並不取決於是否得到主體的承認,因主體的否認也是承認解釋的一種,而是取決於主體隨後出現的改變。從這一角度而論,我們完全感受到了蘇曉波的工作坊,他籍舞動和互動模式,對快速呈現的內心現實,所作的那些干預和解釋,是悄然起到了對學員的心理擾動--行為態度的改變的。

(待續)

* * *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成都熊玲心理諮詢機構:熊玲。 商業轉載,請先聯繫。

微信公眾號:XL200601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