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東芝裁掉萬名員工!電器王國何以從輝煌走向沒落

作為一家擁有142年歷史和19萬名員工的日本名門企業,東芝正面臨著一浪接一浪的危機,陷在警報長鳴的困局裡。

來源| 盛景商業評論(ID:sjwl360)綜合

整理| 馬婭編輯| sunny

東芝股價周三(3月15日)早盤挫跌,而且東芝周二沒有提交審計后的第三季財報,還宣布擴大對西屋問題的調查,令外界普遍感到失望,東京證券交易所已自動將東芝列入觀察名單。在2015年會計醜聞后,東芝歷時一年半仍未能消除對於其內部管控的疑慮,交易所因而自動將其列入觀察名單,此舉令東芝退市的風險增大。如果交易所對東芝周三提交的內部控管報告不滿意,東芝可能會下市。

01、東芝困頓的11年

2006年花費54億美元收購核電技術企業西屋公司,可以說是東芝如今巨額虧損、斷臂求生的導火索。

當時東芝的如意算盤是押注核電事業、開拓新能源。在併購西屋后不久,東芝便通過出售東芝EMI、銀座東芝大廈、兩棟辦公樓,來保證足夠的資金用於日常經營。

這些資產出售在當時被當做是東芝對未來能源業的賭注,它所塑造的氛圍是東芝企圖縮短產業鏈並嘗試轉型的興奮與期待。

但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事故對東芝的轉型計劃造成了戲劇性的影響。福島核事故發生后,各國有關核電站的安全標準變得更為嚴格,導致大量核電站建設無法按原定計劃進行,建設費用呈膨脹趨勢。

但匪夷所思的是,東芝在2016年年底再次以2.29億美元併購美國核電工程企業芝加哥橋樑鋼鐵公司,消息公布后,東芝兩天內在證券市場上蒸發近50億美元。

▲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事故對東芝影響深刻

與此相伴的是,東芝從2015年就開始陷入的會計醜聞陰霾,企業在業內聲名一路走向下行。

據媒體報道,東芝聘請的獨立調查小組宣布,過去7年,公司接連三任CEO通過不正當會計做法虛增利潤逾10億美元,他們設定了不切實際的利潤目標,並要求下屬完成這些目標。

調查小組在報告中指出,東芝管理鬆散,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三名CEO都對管理人士施加壓力,要求實現高銷售目標。這些打著」激發潛能迎接挑戰「的急功近利的要求,遠遠超出了員工的能力範圍,但對上級絕對服從的下屬們又無力反抗這些高壓指標,只有在銷售成績上不斷造假。

知名財經媒體人秦朔對日本企業如此評價:」在日本給人感受最深的是,太多的人認為家族、企業、社團、宗教等等,該是永遠存續的團體組織。為了這個團體或者組織,很多時候日本人肯鞠躬盡瘁,不惜性命。「

而與西方價值觀里的責任與義務不同, 」報恩「是日本文化的一大核心。對每一份」恩情「,都是一份必須償還的」債務「,也促使了員工絕對服從上司指令的文化常態。

02、從精簡運營到大幅裁員到百年危機

實際上,在財務醜聞爆發后,東芝集團一直尋求精簡運營。直到去年年底,東芝的白色家電和電視部門的業務縮減已進入最終調整階段。將通過自願辭職等方式最多裁員約7000人。

在這約7000人的裁員中,大部分將來自東芝主要經營消費級電器的家電業務部門,該部門在2014財年中的銷售額為1.1637萬億日元,同比下降約10%,營業損益為虧損1097億日元。

此外,東芝還想給位於東京負責生產電視機和個人電腦的工廠來一次」大瘦身「——為削減運營成本,該公司考慮完全停止開發電視機產品。由於電視部門持續虧損,東芝已開始討論停止自主研發。單價較高的4K電視業績依然良好,但低價商品的競爭日趨激化,利潤正在縮小。東芝將削減通過日本國內家電連鎖店的銷售渠道,專註於向地方專賣店等供貨。

除了對公司生活方式業務裁員外,東芝還將對企業部門裁員1000人,晶元運營部門裁員2800人。

東芝大幅裁員的背後是東芝財務醜聞和家電業務的連年巨虧,更是日本傳統家電業務集體頹勢、日薄西山的映照。因為業績巨虧而製造財務醜聞,因為財務醜聞而雪上加霜,東芝似乎已跌進尷尬詭異的輪迴。

03、日本轉型的遺留坑位

東芝的斷臂求生,實際也是對日本電子企業從B2C逐漸向B2B轉型趨勢的迎合。

例如松下從家電擴展至汽車電子、住宅能源、商務解決方案;佳能將轉向健康醫療、機器人、智能住宅、汽車、食品、水、空氣安全領域和教育產業;索尼復興電子業務的計劃遭遇挫折,電子領域今後將強化手機攝像頭等核心部件。

與此同時,在全球彩電、手機、冰箱、洗衣機和空調行業的排行榜上,日本企業已經不再名列前茅。

韓國企業狂飆突進,三星、LG是全球最大的彩電供應商;企業也不斷追趕,格力、海爾已分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空調和冰箱冷櫃供應商,TCL、海信以及華為則在分別衝擊全球彩電和手機的前三強。

日本原有產業體系受到國內老齡化和國外低成本的衝擊,在人們眼中」失去的二十年「,即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時間裡,日本的創新方向發生了巨大變化。

面對困境,日本一些電子行業開始」脫家電化「,向企業服務轉型;二是走高端家電路線;三是專註核心零部件的生產開發。日立、松下積極轉型,實現業績V形反轉,而改革不力的東芝、夏普則深陷巨虧。

轉型成功者如日立製作放棄電視和電腦業務,將重點轉向基礎設施等面向企業的業務,其2015年業績創下新高,高性能材料、通信業務成為主要利潤來源;松下公司將裁員后多出的資金投入到汽車和住宅等成長性領域,利潤佔到公司整體收益的50%;村田電子等日本零部件企業通過與美中韓等國廠商緊密合作、聯合創新而異軍突起。

而東芝對核電業務的戰略誤判——先後巨資收購核電公司,導致研發投入不足、技術進步受阻,並染指會計操縱,結果慘不忍睹。東芝前社長室町坦承,因為走向了利益至上主義,結構改革嚴重滯后。

去年8月,富士康斥資約37億美元,收購了夏普公司2/3股權,並將盈利視為夏普的第一原則。幾天前,夏普公布2016年四季度財報,實現了42億日元的盈利,這也是夏普從2014年7月起第一次實現的季度盈利,如今富士康也瞄準了東芝計劃出售的半導體晶元業務。

富士康的一系列海外資本收購,表明了其進行業務轉型的決心。畢竟依託蘋果業務做代工,已不再是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缺乏自主品牌、缺乏核心科技、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等,都成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

東芝的沒落、富士康的逆勢擴張,表明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重心正在快速從過去的」日韓「轉向」中韓「。但是企業到底如何把握這一時代變革的機會,卻要面臨不少的挑戰。

企業有興衰很正常!哪怕是動輒就是百年歷史的日本本土企業,不充值,也遲早會被對手玩死。

文本彙編自《東芝遭遇百年來最大危機,大幅裁員退出家電業務》、《東芝困頓的十一年,功利的大棒與命運的獠牙》、《東芝可能申請破產並退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