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雞寶寶早產成猴寶寶 早產兒38天跨年搶救記

小林林是個急性子女嬰。如果按照足月計算,她應該在本周才來到這個世界。而實際上,她在2017年1月2日就急匆匆降臨,當時她胎齡29周零6天,體重只有1490克。從北京世紀壇醫院的產房裡一出來,小林林就被送進了新生兒科的保溫箱。在保溫箱里,她度過了38天,丁酉年正月十二,已經長到2220克的小林林,順利出院。

這是北京世紀壇醫院新生兒科歷史上第一次跨年搶救,也是第一次有嬰兒住了38天之久,醫生護士們笑著說:「這是我們科室最著名的小釘子戶。」

雞寶寶成了早產猴寶寶

始建於1915年的北京世紀壇醫院,歷史悠久,自創建之初便設置有兒科。不過,新生兒科是2015年底新建的,主要收治早產兒和有其他病患的新生兒。新生兒科主任王天成告訴記者,小林林不算是科室收治的最早、最輕早產兒,卻是治療時間最長、最頑強的早產兒。

「這小女孩,是個急性子。要是足月生呢,肯定是個雞寶寶,結果元月2日就生了,成了個猴寶寶。」

2017年1月2日中午11時03分,小林林在世紀壇醫院產科順產。媽媽胎膜早破40小時,妊娠期糖尿病。小林林此時胎齡只有29周零6天,體重1490克,出生后不久隨之出現了皮膚青紫伴呻吟,經氣管插管,復甦氣囊加壓給氧等一系列搶救措施得以平穩,以「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收入新生兒科。

當時正值元旦假期,但醫生和護士按慣例均需值班。「我們科室醫生和護士數量都不多,所以無論是平時還是節假日,工作節奏都一樣,護士得24小時值守。」新生兒科護士張曼華說,新生兒與成年人不同,需要加倍小心看護,嬌弱孩子的病情可能隨時發生變化,所以病房隨時得有護士照看。

做了9年護士的張曼華,在2015年底從婦產科轉到了新生兒科,從面向產婦及新生兒到專門照料新生兒。9年來,她幾乎沒有一次完整的大年三十假期,「必須值班,不是白天,就是晚上」。

今年的大年三十,小林林這個「釘子戶」需要格外細心。護士們特意在保溫箱上貼上了「福」字,希望孩子們能夠平平安安,早日康復出院。「大年三十兒那天晚上,科室里大概有四五個孩子,小林林是其中住的時間最長的。」

保溫箱每7天需要消毒一次,所以小林林經常換地方住。住院這38天,她住遍了新生兒科所有的保溫箱。春節假期,小林林迎來一撥又一撥同病相憐的兄弟姐妹:黃疸的、肺炎的、感染的等等,這些兄弟姐妹病情好轉都出院了,只有她還在保溫箱內頑強堅守。

一邊治療一邊等她生長

保溫箱又稱「早產保溫箱」,在醫院裡,醫生護士一般簡稱為「暖箱」。

「早產兒沒有足月,在本來應該住在媽媽體內孕育的時間,就早早來到這個世界。所以,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環境都還不適應,自身的器官也沒有發育完全。保溫箱的作用,就是盡量模擬母體子宮的環境,讓早產兒能夠順利成長。」

王天成告訴記者,在先期的搶救之後,小林林的狀態趨於平穩,不過,還是需要防止感染、保證溫度濕度、呼吸支持。「嬰兒在子宮內,溫度是非常適宜的,而且有羊水保護,懸浮著。另外,胎盤起到了肺、腎臟、消化道等作用。」早產的小林林就需要醫生們為她再造子宮環境。「我們分門別類地做,就是盡量模擬出自然的狀態。」

王天成說,人工干預是必要的,但又不能過度,「這時候的孩子,不能讓她長得太快,我們是讓她適應環境,而不是催促她生長。如果長得太快,很可能造成以後出現併發症。再造環境靠我們,生長其實是靠孩子自己。我們是一邊治療、一邊等待她生長,不讓她超負荷。」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新生兒搶救水平,可以搶救胎齡24到25周的早產兒。王天成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基本能夠接近國際一線水平,「在我們醫院,基本上在28周、體重1000克以上的早產兒,可以搶救存活。」

一次性注射器一滴滴餵奶

搶救和維持只是初始階段,小林林想要脫離保溫箱出院,還必須讓她的身體狀況達到足月新生兒的標準。這就需要適當的餵養

正常的足月新生兒,在脫離了胎盤后,靠喝奶補充營養,而小林林則沒有這麼簡單。「我們主要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靜脈營養維持,一種就是餵奶。」

王天成對記者說,靜脈營養維持,主要是注射含有糖、鹽、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的液體,「實際上是用導管代替臍帶的作用」。一般情況下,這種靜脈營養維持是採用中心靜脈置管(是利用導管從外周手臂的靜脈進行穿刺,導管直達靠近心臟的大靜脈)的方式。但這種方式費用比較貴,導管留置時間較長。考慮到小林林家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避免感染,醫生和護士們使用了普通的留置針。「普通留置針,一是降低費用,二是防止感染。」

不過,普通留置針需要考驗護士的靜脈穿刺水平。護士張曼華說,靜脈穿刺最怕血管保護不周,影響後面的靜脈治療。護士們只能不斷更換位置,「手背不行改上肢,上肢不行改腳背,腳背不行還有腘窩(膝蓋後部)。」

38天漫長的治療時間,最後幾乎找不到適合穿刺的地方。看著頑強生長的小林林,護士們不忍放棄,在高壓之下,開啟了新的穿刺方式——腋靜脈穿刺。「腋下靜脈管徑粗大、走形直,有利於早產兒長時間輸液治療,這對小林林絕對是福音。」

除了靜脈營養維持,餵奶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時候餵奶主要不是為了補充營養,而是讓她消化系統不萎縮。」王天成說,早產兒本來腸道絨毛就少,再不吃奶,就容易萎縮,吃一點就是刺激她腸道發育。「對小林林來說,每天吃奶,就是她的體育運動,保持消化功能。」

小林林的呼吸淺,「運動量」極低,嘴還很小。一開始,每次吃一兩毫升的奶,都是難事。張曼華介紹,只能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餵奶,每次一兩毫升,每天八到十次。出生一周左右時間,小林林開始吸吮,開始吞咽,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吐奶,但是,「看得出她在努力地拼搏,努力地成長」。兩周之後,可以試停呼吸機,小林林可以吃奶10毫升左右了。半個月過去,奶量開始增長上來,逐漸20毫升、25毫升、30毫升……

小林林的體重在慢慢上升,身長也在慢慢增加。2月8日,正月十二,小林林體重達到2220克,終於可以出院了。小林林的爸媽在第一時間給醫院送來了感謝錦旗,小林林的爸爸甚至對記者說,「我跟孩子她媽商量著,想讓孩子以後學醫。」

陪伴了小林林38天的張曼華,在春節假期后,依然忙碌,看著保溫箱里使勁呼吸著的孩子們,她有些感慨:「孩子們每天都有進步,頑強生長。是什麼驅使他們這樣的努力成長,我想無疑是愛吧,父母對他們的愛,醫生護士對他們的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