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營造壯族文化傳播的良好生態——廣西百色建設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紀實

3月底,廣西將迎來「壯族三月三」節,按照慣例,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的壯族同胞將穿上壯族袞服慶祝這個民族傳統節日。作為自治區級非遺項目——壯族袞服製作技藝的一名傳承人,黃祖輝正緊鑼密鼓地趕製袞服。2月以來,他感覺自家店的袞服訂單比往年明顯增多了。

古老壯族文化煥發新生機

2014年,廣西「壯族三月三」獲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在同一年,黃祖輝的袞服製作門店開業。「袞服原為南明朝宮廷服飾,這門手藝在上世紀90年代幾乎要失傳,直到近幾年,廣西『壯族三月三』節日被重視,穿袞服在當地重新盛行,這門手藝才又活了過來。」黃祖輝說。

如今,黃祖輝所在的街道聚集了10多家袞服製作門店,2016年,隆林縣創建了壯族袞服傳習基地,袞服製作已經成為當地小有規模的「街巷產業」。

在隆林縣,「活」過來的還有壯族山歌等民族藝術。隨著新州鎮第三國小、介廷鄉中學和金鐘山國小開展的「山歌進校園」活動,當地掀起了壯族山歌傳唱之風。「將老祖宗留下的壯族民歌帶入校園第二課堂,不僅營造了師生熱愛本民族音樂的校園氛圍,更保護和傳承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州鎮第三國小師生合唱團團長蘇彩雲說。如今,這個成立不到兩年的師生合唱團已多次在「壯族三月三」百村千人山歌賽、廣西大地飛歌隆林站海選賽等比賽中大放異彩。

隆林縣對壯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僅僅是百色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廣西是壯族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其中百色市的靖西市、德保縣、田陽縣等5個市縣的壯族人口比重達到90%以上。在百色,壯族創造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截至2016年,百色市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達1732項。

保護區文化生態建設得到改善

2007年底,百色市啟動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開始修複壯族文化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2010年6月,百色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得到了廣西文化廳的批准設立。2015年,《百色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出台,初步確立了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重點與空間布局、保護對象與保護原則、保護方式與保護措施、保護機制以及保護步驟與保護目標,保護區建設日程進入規劃期。

保護區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採取搶救記錄性保護、教育傳承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數字化保護等多種保護措施並舉的方式,同時建立了田陽布洛陀文化生態保護區、那坡壯族民歌生態保護區、靖西壯族織錦技藝生態保護區、田林北路壯劇生態保護區、平果壯族嘹歌生態保護區等試點,有針對性地設立保護和開發機制。如今,布洛陀村口傳史詩村落、壯族民間習俗村落、壯族節慶村落、民歌(山歌) 村落、表演藝術村落、傳統技藝村落6個空間板塊的文化遺產村落得到初步維護,極大地改善了壯族文化生態,為壯族文化形成有利的傳播環境。

非遺傳承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隨著百色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穩步推進,階段性非遺保護傳承取得了新成效,同時也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的創收增收。在田東縣,民歌博聞館展示廳內每天輪流放映20多種壯族原生態山歌視頻,成為集中展示百色壯族山歌的窗口,「一鎮一節」品牌建設大大激發了群眾創作、演唱和傳承壯族嘹歌的熱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歌會和歌賽在當地蔚然成風;在田林縣,政府通過劃撥專項資金新建和修繕了70個群眾戲台,壯劇團由2007年的8個發展到如今的107個;靖西市通過「公司+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年產繡球200多萬個,年銷售額達800餘萬元……

截至2016年12月,百色市已獲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0項、自治區級非遺名錄85項、市級非遺名錄109項,已建成57個非遺傳習基地、16個展示館,織錦、夾砂陶制、黃皮醬等一批非遺項目推向市場,壯劇、壯族嘹歌、壯族山歌等非遺項目重新活躍在群眾舞台上。

「通過這幾年的試點工作,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取得了進展,但是保護區的人員經費等問題仍亟待解決。」百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姚茂勤說,百色市將進一步落實好壯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人員的編製問題,並繼續完善民族文化資料庫建設,啟動百色民族文化網站建設,打造百色民族文化的宣傳窗口。

獲取更多資訊及精彩閱讀

請掃描下圖二維碼關注「公共文化空中大課堂」微信公眾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