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清朝買官需要多少錢?

清朝做官主體是科舉考試,但如果考試考不上,或者沒資格考試、或者沒能力考試怎麼辦?那就買官吧。因此,這就涉及到了清朝系統的捐納制度。有些半吊子暢銷書作家經常說:清朝沒有賣官,只有鬻爵,那基本屬於胡說八道。關於捐納的文章恐怕都沒看過。

捐納制度可以分為捐輸和捐納兩種。捐輸是士民向朝廷做貢獻,捐納則是買官。捐納行為有記載以來是從秦統一六國之後。漢代的司馬相如的官職就是買來的。東漢末年是捐納行為第一個瘋狂時期。之後,每個大朝代末年都非常瘋狂,其主因就是財政收入不足。雖然因為時代久遠,具體詳情較難得知,但可以確定,明季之前的捐納行為是一種臨時的行為。唯有清朝,捐納則成為一種光明正大的制度。因為,滿人進關后,因為文化落後,要想治理好國家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全面承襲明朝的各種制度規章。其中,就包括捐輸、捐納。

明代的捐輸起於景泰元年。那時大同和宣府的馬草不夠,因此,凡是軍民百姓捐馬草者給予冠帶,第二年因為效果不是特別好,便提高了籌碼可以捐世襲武職,實售錦衣衛官職。但這時,文官是不許捐的。武官正千戶到指揮同知的價格是那糧五百石。凡總旗四百石,小旗四百五十石,舍人余丁軍人六百石者,捐者可以升遷為試百戶。以上這些都是武官軍人。老百姓如果捐米六百石,可以試百戶。這是景泰兩年的事情,到了景泰四年,捐粟四千石,就可以實售世襲指揮一職。本來,景泰帝意思是這是權宜之計,因此,這些買來的武職都是進入政府正式編製發工資的。其後,因為明朝吏治日漸腐敗,文官也開始可以購買。

捐納(納監),也始於景泰元年。同樣是因為缺少馬草,所以,生員資格可以買售。那時的價格是捐米八百石,可以進入國子監讀書,擁有科舉資格。英宗天順五年,如果生員能夠捐馬二十匹也可以做監生。

到了清朝,順治十一年,生員納米三百石可以准貢;俊秀捐米二百石,可以入監讀書。自康熙以後,捐輸、納監幾乎成了慣例。康熙朝捐輸制度之所以泛濫皆因三藩之亂。

即使是明朝,對於納監製度的批評都非常多,反對理由大多是納監來的官員往往比較貪,除此以外,就是擠了正式科舉人員的道路。

清朝讀書人最高的理想就是做官,但做官並非那麼容易,有三種途徑,一種是正途,二是捐納,三種則是引薦。

先說正途,也就是科舉考試,先童生、再秀才,近而舉人,終而進士。以七品縣令看,舉人就有資格擔任了,進士則最次要做縣令。舉人也是縣令的重要來源。

再說舉薦。本來按科場定例:現任的京官三品以上及翰詹科道,外任官員布政使、按察使以上,武官提督、總兵以上,他們的子孫、同胞兄弟,以及同胞兄弟之子,參加鄉試的稱為「官生」,卷子另外編為「官卷」。「'官'生」的錄取是「提前批」,且每二十名「『官生」取其中一名。

道光前,禮部會試、順天府鄉試的主考官與房考官的家人和親屬若參加考試,考官們必需迴避不能閱卷。要將這些試卷單獨封起來,派專人閱卷擇優錄取。當然,皇帝也可以特批高級官員的孩子為「舉人」。例如,雍正六年鄉試后,雍正要求高官家的年齡在二十歲以上的子弟,准許每位大臣各舉薦一個,此次推舉共十二人被賜為「舉人」。

最後說說捐納制度。捐官大概比率在平均百分之二三十。

之所以要捐官,主要是清朝的財政收入出了問題。封建社會政府的主要稅收是農業稅,康熙為了與漢人交好,從而有利於統治,曾經宣稱「永不加賦」,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之後,康熙喊出的這一口號三十多年後才基本開始施行。也就是,人口無論多少,都按照康熙五十年的人口交稅。隨後,雍正又進行了「攤丁入畝」制度,丁稅也就是人口稅也固定了。

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多,以及災荒、戰爭等出現,完全按照固定的人口繳納田糧土地稅顯而不夠用,為此,就要靠捐官來保證財政收入。

捐官的前期較為複雜,而且京官、地方官都可以花錢買。

康熙

京官可購買的主要是郎中、主事。地方官可購買的則為道台、知府、知縣。其價格以乾隆三十九年為例,

郎中五品官,9600兩;

主事六品官,4620兩;

道台四品官,16400兩;

知府四品官,13300兩;

同知五品官,6820兩;

知縣七品官,4620兩,

縣丞副八品,980兩。

捐官主要由戶部處理,軍需、河工、賑災、開荒、海防五個方向的捐納。捐官的時候,首先要是國子監的學生,品行要端正,沒有諸如虐待父母、為害鄉里等,當地士紳給予擔保後由國子監進行蓋章證明。其後,交給戶部審核。

嘉慶道光年間,捐官的形式多種多樣:捐復;捐升;捐補;捐級;捐銜;捐正,副職捐正印;捐減,官犯了罪了,花錢捐了減等,或者減免;捐典,死後捐的榮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