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視覺傳達|設計詞典

你或許認識讀「視覺傳達」(visual communication)專業的同學,或是有朋友的小孩在讀這個。如果你問他視覺傳達和設計有什麼區別,通常只會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他可能會向你解釋設計不只是好看就夠了,而是要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而這是一種溝通(即「傳達」)。除此之外,設計也是為了向使用設計的人傳達某種理念或訊息。「所以我們不是畫畫的,也不是藝術家。」

問題在於,以前那些讀平面設計專業的同學,也不會認為自己是「畫畫的」。視覺傳達所倡導的各類原則——例如重視功能性、強調包容性(accessibility)——屬於任何合格的平面設計師基本認知的一部分。僅僅將平面設計這一學科中的某些無可爭議的規則提取出來,冠以另一個名字,真的就能構成一個新學科嗎?

當然,我們都知道命名的重要性:命名就是劃地盤。在如今的高度媒介化社會,沒有被論述過的事情幾乎是不存在的。而一件事情要被人論述,首先得有個名字。當你有了一個新名字時,你就佔有了重新論述這件事情的權利。在日劇《古畑任三郎》的第 24 集里,山口智子飾演的前衛花道家堅稱自己做的不是花道,而是用日文片假名寫成的外來語「フラワーアレンジメント」(flower arrangement),就是為了和她那代表傳統派花道的老師劃清界線。

視覺傳達這種說法原本是應媒介化社會而生。「平面設計」一詞雖然在字面上並不直接指涉印刷技術,但經過長年的反覆使用,已經和印刷品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聯繫。顯然,今日設計師的工作範疇很少會局限在印刷品里,設計系的學生更加不會只學最終落實於紙面的設計。於是我們首先有了「視覺設計」的說法,似乎那樣就可以告訴別人「我不是跟不上數字時代的大叔,也不是抵抗商業社會的自大狂藝術家」。

將藝術從設計中連根拔起不知從何時開始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從「視覺設計」過渡到「視覺傳達」也可以被視作這種潮流的體現。對理性、中正、邏輯的崇拜促使人們把似乎仍舊多少與藝術沾邊的「設計」替換成了完全不帶感情色彩的「傳達 / 溝通」。

這裡的問題在於傳達和溝通幾乎就是人類一切行為的抽象化總結,而視覺在溝通中又佔據著主導性地位。於是,視覺傳達成了一個無所不包的辭彙。兩個人面對面交談是視覺傳達,在微信上聊天是視覺傳達,發一條微博是視覺傳達(文案是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送一份聖誕禮物給朋友也是視覺傳達。事實是,這些的確都是視覺傳達,但也都不只是視覺傳達。溝通從來都是一種高度整體性(holistic)的行為,而設計師的溝通與常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們對於視覺手法和材料的精熟掌握。只有在否認這種技術上的差異的前提下,用中立的「傳達 / 溝通」替換「設計」才有其合理性。

於是我們看到了視覺傳達一詞所包含的兩個詭異之處:一、表面上它承認了媒介複數化的現實,但卻從命名上排除了視覺以外的感官;二、它用「傳達 / 溝通」這一無色彩且無性格的辭彙來描述無疑仍然屬於創造性的活動,暗中鼓勵了設計的平庸化。

我們可以從 Helvetica 的濫用以及自 2013 年起頻繁出現的千篇一律「大尺寸題圖 + 慷慨留白」網頁設計(以 為典型)中看到這種平庸化的趨勢。這些設計實踐在信息的傳達與功能性上無可挑剔,都充分考慮了不同類型的信息接受方(包括人和機器)的不同需求,但它們在美學標準上的單一不禁讓人反思:功能性主導的設計的限度在哪裡?

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演進逐漸促進了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物聯網和隱在電腦(Ubiquitous computing)的發展。這些設備將在近未來產生新的交互方式和人機關係。屏幕的概念將發生變化,視覺以外的感官(聽覺、觸覺)也將被更加頻繁地調動。在這個意義上說,通過媒介進行溝通將變得和三次元的肉身溝通一樣,成為高度整體性的行為。面向未來的設計者們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