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北師大性教育課本網店賣斷貨

這套書講的並不是生命安全,而是國小生性健康教育。兒童性與性別意識的全面教育,能讓他們認識自我與世界,與他人形成良性互動,這是「珍愛生命」更深刻的意義。

新公民計劃下的「希希學園」項目,在北京18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國小開展,組織志願者在接受培訓后給這些國小生上性教育課。

該項目也得到了北師大老師的支持,成立於2007年的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編纂這套教材。劉文利老師作為課題組負責人,關注兒童性教育已有二十多年。

然而,來自家長和圍觀群眾的輿論壓力卻把這本書從國小生手中收了回去。事實上,其後的許多營銷號也試圖為這套教材正名,不少網友也在微博表達支持。

這套書在亞馬遜一直處於缺貨狀態,淘寶出現了高價整套銷售,甚至預售的熱銷情況。出版社或許正在加印。

這套被性與性別學者方剛稱為「唯一沒有毛病的一套國小性教育教材。」 到底講了什麼?為何引發種種爭議?

爭議1:「尺度太大」「過於前衛」

孩子接受性教育是否過早?

提起性教育,大家想起的都是國中生物課上「回去自己看書」的那幾頁,很醫學專業的生殖器插圖,由於老師的避諱,同學的調侃,變得曖昧起來。

而這套國小生性教育課本則直白地解答了孩子「我從哪兒來」的問題,將性器官與附近其他身體部位一同描述,暗示著「性器官和其他器官並無不同」。

國小生還沒說什麼,卻讓不少父母大呼小叫「尺度太大」「過於前衛」。

方剛的看法是:「孩子兩三歲就開始問父母『我是哪兒來的?』,都上國小了才教,這算過早嗎?這是過晚了呀!」

在一個介紹希希學園項目的視頻中,行知學校的二年級同學在接受採訪時,志願者問他們「能不能告訴我你們身上哪些地方是隱私部位?」同學們很大方地指著自己的身體說「這兒、這兒」。

吳笛在去年四月以志願者身份參與過這個項目,她曾多次強烈支持這個項目和教材,並在微博中寫道:北京的這所學校是打工子弟國小,學校偏遠,硬體條件差,師資和生源水平都比不上市裡的國小。但是他們卻可以在課堂上學到「來月經時要使用清潔的衛生巾」,知道自己的發育完全不是可恥的事情。

到底什麼時候應該接受什麼樣的教育?課題組對此回應稱,2008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國小1~2年級學生應該了解掌握 「孕育生命」「成長的基本知識」和「我從哪裡來」等內容;在國中(7~9年級)階段,學生應該掌握「識別容易發生性侵害的危險因素,保護自己不受性侵害」的知識和技能。

課題組事後是這麼回應的:「事實上,孩子在我們的性健康教育課上能自然、大方地說出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而且年齡越小越自然。這種對生殖器官的正確命名,其實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當一個身體器官的科學名稱都不能從大家嘴裡說出來,這個器官的結構和功能能得到正確的描述嗎?能夠得到很好的尊重和保護嗎?當一個孩子遭受性侵害,他連什麼地方被觸摸都描述不清楚,如何得到有效保護?」

國際國內的性教育經驗表明,讓兒童說出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了解到自己誕生的過程,有利於兒童樹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識。父母一些無意識的性教育可能給孩子留下「性是骯髒的」的印象,或會造成不良的心理陰影,因此收回正規的性教育,讓良莠不齊的性教育大行其道,並不是對兒童負責的行為。

爭議2:同志父母、不婚主義

是否用性科普的名義「夾帶私貨」?

性學也並非簡單的生理課,一些涉及性別社會學的概念,也通過直觀的插圖表達出來:青春期男孩的性幻想是另一個男孩,兩個媽媽養育一個孩子。教材明確地寫出:「不同性傾向的人都有權利選擇為人父母」、「不婚也是個人自由」。

這些充滿爭議的話題,被當做常識直接放入教材內容,引髮網友新一輪的討論熱情。

部分網友認為此類內容仍未達成社會共識,不應該傳授給孩子。對此,方剛在採訪中回應,多次強調「這是常識啊!」。

「在性的問題上,人類在過去從來沒有達成過共識,未來也不會。平等、博愛、自由、寬容,這是常識啊!同志父母是可以養育孩子的,這西方已經有一堆研究證實了的。我們很多人不把性教育當科學,而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決定問題。非常荒唐。」

方剛和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是十幾年的好友,12年的時候,方剛和其他學者就拿到了這套教材的初稿,當他們催促「什麼時候出來?」,得到的答覆卻總是仍在修訂。據方剛所說,這套教材做了九年的教學試驗,借鑒國際囯內成功性教育經驗,歷時六年反覆修訂,每一處描寫和配圖都經過反覆推敲。

爭議3:校方回收、網店斷貨

兒童性教育路在何方?

由於輿論反對,校方回收了這些教材。方剛認為,造成這一結果的是領導的怕麻煩心態。「機構領導者有一個共同點,一看到抗議反對就嚇壞了,就想消除聲音。沒有看到,其實支持的聲音更多。」

幸運的是,這套教材的流通並沒有因為回收而中斷,反而因為意外引發的熱烈討論,讓更多人關注到這套優秀的教材。

記者陳顯玲是個四歲孩子的媽媽,之前給孩子買的性教育讀本都是國外繪本,比如《小威向前沖》,或者《我不喜歡你摸我》等教孩子自我保護的知識性繪本。這次,她圍觀了這套北師大的被「反對」和反轉,覺得它比較系統,也不俗套老舊,很想買一套,在家帶著孩子一起學習。

然而,現在想要買到這套教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本按年級定價6-9元一本的教材,如今在淘寶賣到了15-30元,整套教材賣到了160元。這家有現貨的店鋪只出售這一套書,評價寥寥無幾,對書的介紹也只有一句話:「這就是這幾天比較有爭議的書,絕對正版彩色。」

客服說,現在賣得很好,月銷量顯示超過300筆。此外,一些標註了預售模式的商品也迅速售罄,銷量達到好幾百。

很多性教育方面專業在談及為什麼我們需要兒童性教育時,共同地提到了一點,性教育可以保護兒童免於受到與性有關的傷害。

根據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發布的《2016年兒童安全教育及相關性侵案件情況報告》,2016年全年媒體公開曝光的性侵害兒童(14歲以下)案例433起,與2015年相比同比增長27.35%。被公開報道的案件中涉及的778名受害者中,7歲以下的有125人,受害者年齡最小的不到2歲。

對兒童的教育的關注寄託著我們對人類未來的期許。相信課題組的美好願望也是大家所願:

「我們也希望能夠在傳達準確信息的同時,注重培養兒童獨立思考、善於交流、勇於表達、自我保護、做出負責任決策等能力和尊重、平等、公平、正義、自由、民主、多元、包容等價值觀念。我們希望兒童都有機會接受性教育,當他們面對複雜社會,能夠了解準確信息,掌握必要技能,健康、快樂、幸福地長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