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荒漠如何變綠洲?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盛夏時節,記者赴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採訪石漠化治理。光禿禿的大山,漫山遍野的石頭,這是記者對石漠化地區的想象。而當車駛入西疇縣境時,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意料:草木蔥蘢,翠峰如簇,壯美與俊秀交融的喀斯特地貌儼然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在這個典型的石漠化地區,變化是如何發生的?

石頭縫裡求生存

在西疇縣,曾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山大石頭多,出門就爬坡;春種一大片,秋收一小籮」,這是當年老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

西疇縣地處文山州中部,是雲南省石漠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生態環境最惡劣時,75.4%的土地呈現石漠化狀態,一方水土已不能養活一方人。

要想在石頭縫裡求生存,西疇人面臨兩道繞不過去的坎:一是搬開石頭造地,二是打開石山修路。

蚌谷鄉木者村摸石谷,是全縣最早開展石漠化土地整治的地方。記者看到,這裡的田埂邊栽種著果樹,台地里種滿了玉米。而在幾十年前,這裡滿山滿谷都是石頭,看不到幾棵樹。54歲的木者村黨總支書記劉登榮提起當年,感慨良多:「地里產的不夠吃,村民長期拎著口袋四處借糧度日,日子苦不堪言。」

「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木者村300多個村民走進摸石谷,用土製的火藥點燃炸石造地第一炮,治理出幾百畝土地,基本解決了溫飽。」劉登榮說。

木者村的做法很快在全縣推廣開來,群眾紛紛自發開展石漠化土地整治,建起了一處處台地。在接下來近30年時間裡,農田整治建設從未間斷過。

出門就見懸崖,回家要爬大山。路,是石山深處農民最深切的期望。「路通了,就不難了,日子就好過了。」這是西灑鎮岩頭村村主任李華明見到記者時說的第一句話。他們的進村路前前後後修了12年。

岩頭村坐落在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周圍全是懸崖峭壁。「想下山,得從崖邊的梯子路爬下去。」李華明說,以前進出村的物資都需要人背。「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2003年,李華明決定帶領全村15戶人家修通進村路。

然而,修路並沒有想象中容易。懸崖下有農戶、高壓電線,只能用最原始的設備在岩石上一點點地鑿。修路之初,有人對李華明放話:「如果你能把這條路修通了,我拿手心煎雞蛋給你吃。」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1月,在政府的支持下,岩頭村終於修通了最後一公里進村路。今年4月份,又修了400米的環村路。李華明說,「以前,祖祖輩輩沒見過汽車開進寨子里。現在,每天都有車子進進出出。村民都翻蓋了房子,生活有了盼頭」。

一條條狹長小路,在群山之中蜿蜒,連接起各村各寨。目前,全縣1778個村民小組通公路率達100%,村民小組進村主幹道路面硬化率91%,計劃2018年實現100%硬化。

「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這看似簡單的話語,記錄著西疇人石頭縫裡求生存的艱難歷程,成為激勵後人接續奮鬥的「西疇精神」。

綜合治理求發展

在與石漠化的長期鬥爭中,西疇人萌發了對良好生態的渴望,堅定了對綠色發展的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西疇石漠化治理也進入了「山、水、林、田、路、村」綜合治理的新階段。

乾淨筆直的水泥路,錯落有致的樓房,碩果累累的柑橘園,清冽甘甜的山泉……走進興街鎮江龍村,抬頭即見山林蔥綠繁茂,雲霧環繞在山間,好一幅村在林中、人在畫中的美景。

江龍村坐落在山窪中,正是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的受益者。以往,村民用「山頂剃光頭,山腰拉肚子,山腳蓋被子」形容周圍的大山。「那時,村民環保意識差,山上樹木被砍光,山間水土流失嚴重,石漠化程度越來越深,旱澇災害頻繁發生。」江龍村退休老教師劉超仁說。

為了讓大山重新綠起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江龍村村民開始上山種樹。近年來,江龍村把石漠化治理與生態修復、農村能源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相結合,給「山頂戴帽子」,在山頂人工造林;給「山腰系帶子」,在山腰種植經濟林;「給山腳搭檯子」,在山腳搭建台地,將山上雨水沖落的石頭泥土接住,建成可以利用的耕地;「給平地鋪毯子」,在山溝農田裡種植經濟林、農作物等。

「現在變樣了,村容整潔,荒山荒坡得到綠化,環境一年比一年好。」劉超仁高興地說,「我們打算把好的傳統形成村規傳承下去」。

興街鎮三光片區是石漠化綜合治理的示範區,記者看到,山坡上的奇異果、李子樹、桃樹、梨樹長勢喜人。一層層梯田從山腰排到山腳,一條條用於灌溉的膠管在地上縱橫交錯。「打開開關,膠管里就流出水為樹苗進行『淋浴』,節省人工,也節約水資源。」興街鎮黨委副書記李文發說。

據介紹,2013年以來,縣裡在興街鎮三光、拉孩、老街、安樂、戈木、甘塘子6個村規劃了2萬餘畝的石漠化綜合治理示範區,對「山、水、林、田、路、村」進行統一規劃和整治,同時探索產業發展、水務管理的新機制

「整個片區已完成1.9萬畝的土地整治,新建公路40公里以上,建起10萬立方米的小水壩,41個500立方米的蓄水池,輸水主管道40公里。」李文發說。

當荒山披上綠裝,田裡種滿作物,村容整潔有序,飲水取水也不再困難,大山之中升起新的希望。

精準扶貧奔小康

5年來,循著「山、水、林、田、路、村」綜合治理模式,西疇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產業優勢,為曾經深陷貧困的山裡人開闢了新的致富路徑。

在江龍村的果園裡,掛滿枝頭的橘子和柚子綠得發亮,果香撲鼻。劉超仁告訴記者,當年,他和6戶村民一起將紅河州建水柑橘引種過來,經試種發現這是一條致富好路子。「現在村裡家家戶戶種柑橘,全村果園面積已增至420餘畝。村裡的農戶,年均收入能達到4萬元,高的有10萬元。」

在興街鎮者保村凱明李子種植專業合作社,很多社員鼓足了錢袋子,過上了好日子。「栽李子樹既能綠化荒山,又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豐產期的李子樹每畝能收入7000元左右。」合作社負責人趙凱明說,「李子銷往昆明、貴州、湖南等地,也出口越南」。如今,幹勁十足的社員們正憧憬著在東南亞市場闖出一片天地。

在拉孩村,看著長勢良好的農作物,村黨總支書記劉丕榮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土地治理好之後,村裡調整產業結構,鼓勵群眾種烤煙、三七、核桃等作物,去年村民人均收入增加到7300多元。看到家鄉發展得這麼好,在外面務工的人也都回來了」。

石漠化地區的人們如何擺脫貧困,是困擾著幾代人的難題。如今,隨著精準扶貧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人們對未來有了更美好的憧憬。

「沒有石漠化治理,脫貧就無從談起。」在談及石漠化治理與精準扶貧的關係時,西疇縣委書記蔣俊說,「我們所做的土地整理、水利建設、產業發展等,最終目的就是精準扶貧」。

為加快脫貧步伐,西疇縣努力嘗試了各種辦法,推行「社信合作、社企合作、社員合作、勞務合作、消費合作」五種合作發展脫貧模式,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引來脫貧發展的「活水」。去年全縣實現2個貧困鄉鎮、12個貧困村、1495戶5600人脫貧退出,貧困人口減少到15295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6.42%。

在興牧牧業有限公司惠牧生豬養殖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幫扶貧困戶,公司已吸納2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入股5000元,每戶每年可獲得股份紅利。公司還把西疇農特產品定點派送業務銷售收入5%的紅利分給入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如今的西疇,山頭綠起來了,村莊美起來了,群眾富起來了。老百姓說,奔向全面小康的路越走越有希望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