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由18.2億引發的「血案」 國農控股(01236)復牌之路疑雲密布

提及范平尹、楊元壽,年輕的股民可能對其並不知曉,但這並不影響二位對股市及券商作出卓越貢獻。

20世紀80年代,台灣股市如火如荼,受信息、技術等客觀問題,市場上極度需要一款可以分析股票的軟體。於是,某券商找到並不懂電腦編程的電腦商楊元壽、范平尹,能否開發出一套股市分析軟體?

鑒於市場需求,楊范二人找到另一個了解編程的醫藥檢驗師趙國孝,看能否聯合做出相關軟體。巧的是,趙國孝對此提議異常感興趣,三個「門外漢」一拍即合,成立了一家公司,並通過求教、摸索,終於編出了此軟體,又由於錢鼠在台灣是個吉祥物,有類似招財貓的意思。所以,三人將軟體命名為「錢鼠」。

然而,隨著1990年台灣股市的崩潰,「錢鼠」的市場擴張遇到了很大的困難,1992年,趁著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東風,楊、范帶了11萬美元,來到大陸,尋求商機。

1993年,就在正經歷著由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關鍵時期,「錢鼠」得到了在上交所演示的機會,在通過了一次次免費培訓、研討會使大陸股民快習慣了這個系統后,該軟體成為各大券商、營業部的必備分析軟體。

幾個月後,楊、范將其改名為「錢龍」,並在大陸創建了一家名叫乾隆科技(01236)(國農控股前身)的公司,主要開展金融領域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的業務,以及經營農村金融、農業生產資料貿易、商貿綜合體管理等業務。

搶佔市場空白后,乾隆科技發展異常快速,於是在1999年12月7日,該公司奔赴香港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后在2011年8月29日成功轉為主板上市公司,成為港股市場中的「證券資料庫」。

發展到2013年11月13日,河北省供銷合作總社實益及間接控制的百豪(香港)公司,宣布已完成對乾隆科技的全面現金收購要約。至此,該公司易主,並由1989年就加入河北農資的陳立軍全盤把控。

陳立軍掌權后,立刻向董事會提議將乾隆科技改為「國農控股」。而對於這次改名,董事會的考慮竟然是「供識別之用。」

是否起到識別作用,不得而知。但改名為「國農控股」后,該企業的發展似乎陷入瓶頸,如2013財年,凈利潤虧損2596萬人民幣;2014財年,凈利虧損3275萬;2015財年,凈利虧6.07億……

虧損同時,國農控股股價也是一路狂瀉。智通財經從百豪(香港)接手至今的280個交易日來看,該股區間跌幅超過55%,每股減少1.47港元,損失巨大。

業績虧損、股價下泄,2017年3月,國農控股還因疑涉一筆高達18.2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存款「不翼而飛」的案件被港交所(00388)勒令停牌……在歷史和現狀的參合下,業內也調侃道,「供銷社向來是命運多舛的結合體。」

解決18.2億銀行帳戶才能復牌

被港交所勒令停牌已98天的國農控股,終於在7月4日早晨再度發聲。只不過,如同往常,並沒有帶來複牌的好消息,而又是一則冰冷的「停牌」短公告。

事實上,據智通財經了解,在發出再度發出「停牌」的同時,早在6月中旬,國農控股就接到了港交所的復牌要求,即三條:

1、就子公司金額達18.2億的銀行帳戶的存在,以及有關銀行結餘及相關交易的有效性展開法證調查,披露調查結果,評估對該公司財務及經營狀況的影響並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

2、根據上市規則刊發所有尚未提交的財務業績並解決任何核數師的保留意見;

3、向市場發布所有重大資料,供股東及投資者評估該公司狀況。

按港交所給出的復牌條件,說來說去,就是得交代清楚18.2億元人民幣的銀行帳戶問題。反過來推論,國農控股在努力了19天後,仍選擇繼續停牌,要麼還沒向組織交代,要麼是交代的令組織不滿意。

不過,從該公司復牌努力軌跡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在6月23日,國農控股曾發布了一條「暫停買賣近期發展之更新」的公告,表示法證審閱仍在進行中。

子公司玩過了火

18.2億的銀行帳戶,究竟指代的是什麼?

3月28日,本該是國農控股發布2016財年業績的靜默期,但該公司突然說要延遲刊發。難道是業績虧損的太厲害,怕面見投資者?俗話說的好,「醜媳婦也是要見公婆的。」何況,在上一個財年,投資者也見識到了國農控股是如何在營收1.59億的情況下,凈利潤虧損6.07億的「經營戰略」。

就在業內猜測時,國農控股給出了解釋。原因是一家獨立會計師事務所現正對涉及公司一家全資子公司的一個銀行賬戶進行法證審閱及調查。誠如公司先前於2016年3月31日的公告所披露,一筆總共約人民幣18.2億元的款項已於2016年3月30日退回公司,並存入該銀行賬戶。

公司核數師在審核期間,因為發現若干事件及資料使該銀行賬戶的存在、有關銀行結餘及相關交易的有效性成為疑問,公司執行董事對此存在異議,故核數師建議進行法證審閱。公司審核委員會正委聘一家獨立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有關的獨立法證審閱。

該獨立會計師事務所於2017年3月13日開始進行法證審閱,並預期約在2017年四月中旬左右,完成實地工作及給審核委員會出具初步報告,惟可能因法證審閱的進展而需作延期;公司全部執行董事則認為,從公告日起計算,可以在未來7個工作日內將核數師提出的上述所有疑問完全核查清晰。

考慮到仍繼續進行法證審閱及年度業績仍未有最終定案,公司經恰當仔細考慮后,已決定現階段不適宜刊發2016年度的公司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由於管理賬目未必可能準確反映公司財務表現及狀況,公司認為在現階段刊發管理賬目將會誤導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及混淆其視聽。

繞來繞去,原來是核數師懷疑銀行賬戶而產生的種種「負面」影響,最終演變成了停牌。至於停多久,完全要看法證審閱進度。

與中州證券的鬧劇

說來也巧,子公司「惹禍」對國農控股並非新鮮事。

2015年7月,國農控股發布公告稱,其非全資子公司中合盟達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中合盟達),從2013年起與中原證券(在香港以「中州證券」(01375)名義開展業務)簽訂多個融資租賃協議。根據協議,中合盟達同意在承租人選定的供應商購買各融資租賃協議所指定的若干設備,而這些設備將回租給承租人。

而截至公告日期,承租人仍未根據融資租賃協議支付中合盟達總額不少於570萬的租金(包括利息款額)。因此,公司董事會認為,融資租賃協議可能會出現潛在違約。此外,承租人否定融資租賃協議的真實性。

智通財經查詢國農控股在2015年5月13披露的公告了解到,公告稱,中合盟達(作為出租人)與客戶甲(其為獨立第三方)於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間,共訂立了5份融資租賃協議。根據融資租賃協議的總租賃款項約為人民幣1.15億 (約港幣1.44億)。

半個月後,國農控股就該租賃融資協議向北京西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中州證券。

對於中農控股的「控告」,中州證券直接喊「冤」,併發布公告稱,經再次內部查證,公司及或其附屬公司從未與中合盟達簽訂過任何該等融資租賃協議,亦從未簽署以中合盟達為受益方的任何擔保函或接收到中合盟達的任何出租設備,也從未向中合盟達支付過任何資金。公司已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公安部門報案。

半年調查,最後終於搞清,中州證券確實委屈。於是,國農控股「道歉式」公告:由於中原證券(承租人)指其並無訂立融資租賃協議,於2015年7月,公司非全資附屬子公司中合盟達已分別向北京公安機關及證監會就該事件作出舉報。

劇情就這樣被翻轉,令人哭笑不得的原告還最後變成「舉報人」。對於這次「鬧劇」,二級市場也是冷眼看待,截至次日(5月18)收盤,該股跌3個點,報價1.6港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