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銀行端視角說說支付、結算、清算:剪不斷,理還亂

第三方支付似乎早已成為市場熱詞,當廣大人民群眾都知其然的時候,這裡想從銀行端的視角來梳理梳理支付、結算、清算三姐妹的關係,在屏蔽相關細節、拋棄學院派的嚴謹的同時,試圖用推測來還原我們在搖一搖、掃一掃背後大概的故事。故事不夠推理來湊的同時,有跑偏的地方,也請不吝指出。

上篇:支付究竟是啥?

近年來,風聲水起的第三方支付早已通過各種優惠支付場景從舊時王謝的堂前燕,走入了菜場阿姨、的士大叔的百姓家,小作坊大弄堂,冷不丁就會貼有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標籤,來擁抱幾乎沒啥習慣再攜帶現金的80、90、00后們。支付似乎是大家生活中繞不開的一個專業辭彙了,然而,除了特定場景下的掃一掃動作,你真的了解支付么?

讓我們僅僅用邏輯來順個藤,摸個瓜,推理下支付前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最容易想到的,當然是資金的變動咯。最簡單的場景,小明在全家買了個飯糰飽腹,簡單起見,假設花了5米銀子,用的呢,是馬叔叔的支付寶。假設飯糰立馬順利進了小明的肚子(先不考慮退貨退款流程),那顯然這錢呢,是從小明的銀行賬戶,跑到了全家的賬戶。

作為交易的最終狀態,這麼說是沒錯,如果是現金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呢,這麼著沒有任何問題。然而小明沒有現金,全家怎麼做到收款呢,總不見得小明打個白條,讓全家上銀行提款吧,小明同意寫,商家也不認呀~於是乎,我們有了下圖無現金情況下更為熟知的版本~

小明刷了卡/掃碼支付,全家據此列印收據,小明確認後走人。對小明來說,這圖似乎圓滿了。但是,從資金角度,無論是儲值卡、銀行卡、還是掃碼支付,支付的端到端過程,才剛剛開始,即便單以支付論,也缺少了全家端的完整支付鏈。所以有了下圖:

鋪墊了這麼久,支付還是支付,對小明來說,還真就是搖一搖、掃一掃、刷一刷,並通過手機簡訊、微信提醒感知到扣款的過程。對商戶來說,也就是看到收據列印出來,確認資金到賬的過程。冰山之下需要說的,還真不關支付什麼事,而是所謂幕後的清算和結算。

中篇:結算究竟是啥?

結算是與支付聯繫更為緊密的環節,從人行有個專門的支付結算司就可見一斑。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化,支付和結算的概念似乎有所剝離,支付更為大眾所熟知,或許不夠嚴謹,簡單理解,結算可以看作是以銀行類的金融機構為主體視角,與公司、個人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發生的專業化的後台結算行為。

以前述小明同學為例,在付款時,在他看來是支付,在他的開卡行來看是與小明之間發生的結算行為。對於全家來說,同理,收款行為從他們結算賬戶開戶行的角度來看是明確的結算行為。而中間環節,還可能存在小明的開卡行、全家的開卡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開戶行、銀聯在各行對開賬戶的結算行為,為簡化圖例,將上述例子拆分成多種場景。

場景1:小明通過萬通卡付款,假設萬通卡的結算賬戶開在工商銀行ICBC,全家的結算賬戶開立在中行。

則有下圖(簡便起見,假設這裡沒有資金到賬的時間差):

這裡需要關注的是,萬通卡的發卡機構,他家的備付金賬戶與他自有的結算賬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中存有的金額是千千萬萬客戶用真金白銀換得的儲值卡餘額,而非他的自有資金,是要分賬戶核算的。道理類似於我們在證券交易所的股票託管賬戶,跟證券公司的自營盤是要嚴格分開的,否則就老鼠倉了。另外,實際跨行轉賬方式有很多種,因交易金額、時效性條件的不同,分錄也會有所不同,這裡為方便理解,僅用最簡單的示意性分錄,下述場景同理。

場景2:小明通過招行信用卡刷卡支付,全家的結算賬戶依然在中行。

則有下圖:

作為集萬千銀行寵愛於一身的銀聯,自出身起就自帶聯通各銀行的平台化使命,鑒於銀聯既認識招行,又跟中行很熟,他通過自身在這兩家行的賬戶,就完成了對小明和全家看來的到賬工作。至於說會不會出現因為招行業務發展太好,導致最後銀聯清算款項在招行賬上大肆增加,而在中行賬上不斷減少,乃至透支呢?實際情況是上圖還少了最終大BOSS人行支付系統,劇透一下清算部分的內容,大致情況是銀聯通過人行支付系統在招行和中行間完成資金調撥,從而只要根據業務情況總體把控好頭寸,是不會出現一邊倒的餘額的。

場景3:小明通過支付寶將默認的付款賬戶設為招行信用卡,全家的結算賬戶仍為中行。

則有下圖:

是否感覺跟場景2的圖例非常類似?近幾年在人行監管政策不斷逐步放開的大背景下,隨著支付寶、財富通等依託強大的電商、社交平台優勢和資金沉澱,成為了商業銀行眼中的香饃饃,促成了如圖以支付寶為例的多銀行快捷結算通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式的繞開了銀聯,而跨行間的賬戶管理,則可完全借勢於人行的跨行支付體系。而與銀聯不同的是,在電商業務背景下,在收到客戶打款與商戶收款存在合理的確認時間差的情況下,巨大資金沉澱產生的價值幾乎是商業模式式的標杆性勝利。而在銀行們擁抱支付寶們的同時,在銀行對賬單里,卻看不到大數據時代最需要知曉的客戶購買內容,是否下一個被修了棧道的是當下大而不倒的銀行們?

無論是如上哪個場景,看到的都是在市場化競爭時代疊加互聯網影響下,銀行支付結算壟斷地位的不斷降低,商業的本質沒變,但完成的工具和設計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幕後與台前,思考和行動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重要過。

下篇:清算究竟是啥?

說到清算,應該算是三姐妹中,離市場最遠,而離銀行的基礎設施最近的一個。說白了,就是一系列的臟活累活打包干,來確保最終客戶端的支付結果的正確性。

銀行作為資金的中介,最大的資產在於信用,最大的責任在於保障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最大的文化在於面對真金白銀時的嚴謹態度。放在清算環節,那就是一系列的體制機制,來保障賬務處理的正確性,能夠應對各類異常情況,有條不紊的處理。所以在支付、結算端看來結果是金額變動的正確,在清算端是一系列的結算前、結算中、結算后處理及監控。只有說到清算,才會需要理解支付系統的基礎設施的關鍵維度。拋開學院派的嚴謹,大致可以做如下畫風清奇的理解:

其中清算系統及網路是清算星球,清算參與者是廣大人民群眾,清算標準語言是清算星球的官方語言,清算主要功能是清算政府的職能架構,幕後大BOSS是各國金融體系的大命脈-政府和央行。

先來看看清算系統及網路,拋開人行支付體系本身的層級和清結算關係,以全球化視角來看,支付清算系統的朋友圈大概是下圖這樣的:

這裡有意忽略了支付系統之間的架構層級關係,各大大小小的金融機構,可以看作是分佈在網路中的一個個土著居民。居民的賬戶之間要通信,總能通過常識來尋找最短的清算路徑。如果是兩家行都在且用的是人民幣,則不會逃出大額支付、小額支付、超級網銀的範疇。如果一家歐洲行和一家行在沒有互相賬戶關係的情況下,則有可能在清算路徑上既跨越某個歐洲的清算系統,踏過SWIFT網路,不遠萬里找到的收款對象。

清算星球是一個關係社會,是否混得如魚得水取決於土著居民們的朋友圈厚度。有些居民含著金鑰匙出身,自有一群寒門投遞投名狀,有些則憑藉著清算政府的支持成為擁有特權的買辦階層。以境內外幣支付小政府為例,示意圖如下:

如果要辦好事,首先要建立在對清算星球法制體系的熟悉和掌握上,這就對應了標準化的清算語言體系,報文規範、結算工作、結算方式,給進入清算星球建立了較高的准入門檻。

將清算標準語言用於清算星球的日常運作,就是清算職能的分佈,雖然各大清算政府提供差異化的政策規章,宏觀上看,還是整一個英雄所見略同,跳不出如來的五指山。

說回到上文結算場景中,銀聯或者支付寶,其在不同銀行的賬戶,如果需要完成資金的調撥,真實對應的就是清算部分講了這麼長的故事。兩家銀行間大致要通過報文的發送,回執的接收,N*報文的接收+發送環節(N=報文經歷的清算環節,假設A、B、C、D行,A和B是大行互相認識,C結拜了A,D結拜了B,那麼C和D之間的轉賬,可能需要通過C-》A-》B-》D的過程),最終收款行的報文接收,支付處理。銀行清算鏈條間小夥伴們的對賬。如有差錯和疑問,還要做好撤銷、沖正、支付、退匯、查詢查復(信息查詢與確認)的操作。

鑒於清算涉及到賬務處理的正確性,資金頭寸的有效管理,從流程角度,往往每個部門職責都需要三個小夥伴,經辦、複核和授權職責分離地有效完成。所以小小一個支付,銀行扮演了幕後英雄的角色。

清算還是比較複雜的,這裡只是浮光掠影地捋了捋大概的脈絡,具體等回頭有時間,可以慢慢整理一些專題出來專門講講。

小結

第三方支付也好,互聯網也好,最可怕的在於銀行對於信用信息、交易數據的壟斷環境已經不復存在,技術某種意義上扮演了顛覆和融合的角色,於是,我們看到了很多原來銀行才有的內部信息外化為了客戶體驗更好的支付寶賬單、京東賬單,支付的時效性、清算的時效性在市場化環境下,變更越來越清晰透明,客戶對於服務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互聯網大佬們建立的互聯網銀行更是把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推向了某種極致,銀行積累幾十年的流程和經驗或許需要思考以一種更高效的方式,才能在新時代,找到未來發展的新契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