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盤點了過去四十年的票房紀錄,《戰狼2》勝在哪裡?

文 | LOOK

截止今天,《戰狼2》的票房已經達到了38億人民幣,打破周星馳《美人魚》創下的紀錄。

票房軟體預估,此片的票房期待值超過50億人民幣。這個數字放在美國市場,大概可以追平或超越《阿凡達》(7.6億美元),僅次於《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9.3億美元)。

《戰狼2》(2017)

還記得2015年暑期檔,《捉妖記》創下24億票房時已令人瞠目結舌,沒想到兩年後這個數字就可以翻倍了。但如果我們把時間撥回三十多年前,50億票房所代表的一億多人次的觀看量,並非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天文數字。

時代在變化,觀眾在變化,電影這種娛樂形式的社會地位也在變化,下面我想來盤點一番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創下過票房紀錄的這些大片,因為數字的背後隱含在很多富有意味的信息,遠遠超出了一部電影的意義。

《捉妖記》(2015)

改革開放之後第一部在引發核爆級觀看熱潮的電影,是高倉健主演的《追捕》。

由於可靠的資料稀缺,我無法查到《追捕》在公映后具體的票房數字。根據《南方周末》的報道,「日本NHK放送文化研究所於1999年10月在進行的調查,有80.2%的調查對象看過《追捕》。」

因此,在1978年的年末,當時看過《追捕》的人,無論老幼,應該有數億之多。

《追捕》(1976)

《追捕》引發山呼海嘯般的轟動效應,在那個年代可以理解。畢竟這是文革結束后第一部在公映的外國電影,還是市場極度稀缺、帶有強烈娛樂效應的警匪動作片,久旱逢甘露之後的爆發力量自然撼天動地。

但是《追捕》之所以會讓當時的國人猶如打了雞血一般衝進影院反覆觀看,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社會原因。影片說的是一個蒙冤昭雪的故事,這強烈地呼應了當時社會的氣氛,那正是一個冤假錯案亟待平反的年代。《追捕》陰差陽錯地擊中了國人靈魂深處的敏感點。

《追捕》(1976)

也是從七十年代末開始,人恢復了正常的娛樂、文化生活。但也是由於特殊的時代原因,相比同時代的西方世界,那個年代人的娛樂方式依然比較單一,於是將娛樂、文化、審美、社交、意識形態教化功能集於一身的電影,成為了全民族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精神工具(有點類似於1930、40年代的美國觀眾)。

整個八十年代,每年影院的觀影人次都要突破上百億,最著名的大眾電影刊物《大眾電影》甚至創下單期960萬冊的紀錄(不開玩笑的說,這很有可能是電影雜誌發行量的世界紀錄)。

《追捕》(1976)

根據官方雜誌《電影市場》2013年第5期范麗珍所寫的《億元導演俱樂部頻添新成員》一文透露,1982年在公映的《少林寺》創造了5億人次的觀看數量、1.4億人民幣的票房。

5億人次放在今天意味著多少票房?即便以一張票6美元的演算法,也打破了《阿凡達》全球27.87億美元的世界紀錄。

整個八十年代,引發上億觀眾走入影院的電影比比皆是,且類型多樣,有《少林寺》《神秘的大佛》《木棉袈裟》這樣的娛樂動作片,有愛情片《廬山戀》,有戲曲片《白蛇傳》。

《少林寺》(1982)

更令人矚目的是,作為國民導演的謝晉,從《天雲山傳奇》《牧馬人》到《芙蓉鎮》,他所執導的這些嚴肅的歷史反思電影都引發了全國範圍的關注,后兩者的觀影人次都上億。

這波全民觀影大潮的最後一次爆發,可能讓今天的觀眾回憶起來有些意外又有點親切,那就是1990年9月在大陸公映的台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媽媽再愛我一次》(1988)

這部家庭親子倫理片,充滿典型的台式傷感,簡單粗暴地販賣母愛本能,讓壓抑又無從爆發的國人淚腺徹底崩塌,影院淚流成海。據說,《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觀影人次超過兩億。

1990年代電影建立了更加正規的市場化機制,相對準確的票房統計也是從這時開始的,但人們卻開始告別電影院。娛樂方式的多樣化、經濟熱潮的興起、影院設施的老舊等諸多原因讓電影從人的日常生活中漸漸消失。

因為好萊塢進口分賬大片的引進,整個90年代票房名列前茅的電影自然都是好萊塢大片,最具有現象級里程碑意義的是3.6億人民幣的《泰坦尼克號》,這個紀錄直到十一年後才被《變形金剛2》打破。

《泰坦尼克號》(1997)

不過《泰坦尼克號》的觀影人次不過是1800萬,放到八十年代簡直不值一提。九十年代的進口分賬大片主要以令人瞠目結舌的視覺奇觀震撼觀眾,《泰坦尼克號》是罕見的引發了巨大情感共鳴的例外。

在整個九十年代,《焦裕祿》《周恩來》《鴉片戰爭》《孔繁森》等主旋律影片也創造過不俗的票房。丁蔭楠執導的《周恩來》票房達2.7億,當然它們都很大程度上依賴了當時還非常有力的組織動員觀影機制。

《周恩來》(1992)

整個九十年代的華語電影,真正有票房扛鼎功能的其實是成龍的賀歲檔動作片,其中《簡單任務》的票房達到1.1億,可以和好萊塢大片一較高低。相比之下,大陸電影人在這十年似乎對拍攝商業娛樂片完全失去了興趣。

《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1996)

不過國產片並非沒有票房佳績,以大豐收的1995年為例,年度票房十大包括《陽光燦爛的日子》(5000萬)、《紅櫻桃》(4000萬)、《紅粉》(4000萬),但它們肯定不是所謂的「娛樂片」。

姜文、葉大鷹、李少紅都選擇從離經叛道的角度,探尋歷史上的特殊時段,引發觀眾共鳴。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

1997年年末,屢拍屢禁的馮小剛改旗換幟,憑藉《甲方乙方》嶄露頭角,一度成為了大陸唯一有持續票房號召力的商業片導演。

不過,《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這些賣座片的票房一般穩定在3000-4000萬的級別,只能算「中等意思」吧。按照當時媒體的說法,這是因為馮小剛電影「京味」過濃,沒法跨過長江南下。

《甲方乙方》(1997)

電影真正再次迎來現象級觀影熱潮,將電影票房推到一個新標杆的電影,還是2002年年末公映的《英雄》。

2.5億的天文數字讓電影投資商意識到了電影市場的潛力。以拆除老影院、在大型百貨商場中建設多廳影院為核心目標的院線建設由此開始加速。

《英雄》的商業運作在很多層面開了市場先河,但它卻完全不含好萊塢式爆米花大片的味道,影片的敘事、美學、意識形態,均有很複雜曖昧的含義。

《英雄》(2002)

對觀眾來說,之所以願意入場觀看,宣傳、全明星陣容、視覺奇觀是最重要的賣點。《英雄》開啟了影院建設的大潮,也開啟了式大片的熱潮。

陳凱歌、馮小剛、徐克、唐季禮、陳可辛等陸港大牌導演都加入了這個陣營。不過包括張藝謀自己在內,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導演執導的大片的票房都沒有實質性的飛越突破,都維持在三億左右的量級。

一直要到2010年,當年的商業片第一大導馮小剛才終於拍出了真正現象級的票房大片《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2010)

《唐山大地震》的票房達到了6.7億,並且與之前主要依靠明星與動作奇觀支撐賣點的大片不同,《唐山大地震》雖然有著災難片的奇觀外殼,但主要是以兩難的倫理糾葛內核成功催爆了人的淚腺。

年末的《讓子彈飛》更是一部以突破常規方式收穫現象級票房的電影。當代影壇最具個性的演員、導演姜文,以令人不寒而慄的方式在大銀幕上構築意識形態圖騰,深入解剖他所理解的人的國民性,重新書寫了一次革命史。

《讓子彈飛》當年公映之後在媒體上引發了空前的討論熱潮,畢竟那是一個「公知」在媒體上還有相當大話語權的年代。

《讓子彈飛》(2010)

這之後,因為影院建設升級的速度愈發加快,電影刷新票房紀錄的速度也開始加快。僅僅是兩年之後,演員徐崢的導演處女作《泰囧》,就創造了12億的票房。

相比之前破紀錄的《英雄》《唐山大地震》《讓子彈飛》等影片,《泰囧》是一部非常純粹的類型片,一部結合了公路喜劇、搭檔片的純娛樂電影。

已經進入高速消費時代的觀眾,在聖誕之類的賀歲檔期,需要的更是宣洩式的狂歡感。更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影院的建設已經開始深入到三四五線城市,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已經不能完全主宰電影票房的收成了。

《泰囧》(2012)

2015年的夏天,《捉妖記》把票房紀錄的數字推到了24億,次年春節,周星馳的《美人魚》更上一層樓,數字提升至33億。《捉妖記》和《美人魚》接力式的票房爆棚多多少少反應出一定的趨勢。

這兩部香港電影人拍攝的電影,都充滿了過時的無厘頭喜劇方式,都適合舉家老幼集體觀看。一定程度上,是假日檔期集中消費的投射,並且更符合四五線城市觀眾的口味,是影院硬體建設獲得肯定的重要象徵。

《美人魚》(2016)

今天《戰狼2》的票房爆款,馬後炮而論,它很強有力地結合了愛國激情與陽剛動作,同時參考了好萊塢電影的敘事節奏與角色塑造方法,雖然被歸為主旋律電影,但它和傳統的愛國主義主旋律電影在手法和風格上缺少可比性,更好參照的是那些推銷美國價值的好萊塢大片。

人們把《戰狼》和史泰龍的《第一滴血》系列相比,動作場面的風格調度的確很像,但在價值觀上,冷戰時期的《第一滴血》卻有很大不同,兩者的人物塑造取向也有很大差別。《戰狼》更接近的其實是伊斯特伍德的《美國狙擊手》。

《第一滴血》(1982)

《美國狙擊手》飽含了伊斯特伍德感時傷懷的家國深情,這是一部意識形態宣傳意味濃厚的電影。影片試圖重新召回在伊斯特伍德看來失落殆盡的美國夢和西部精神,以至於發展到最後變成了直白的徵兵宣言。而正是這股精神刺激到了很多美國人的神經,創下了3.5億美元的超高票房。

《美國狙擊手》(2014)

任何一部電影,如果受眾過億成為了全民話題,那麼它就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了。《戰狼2》固然是對當下電影市場極限容量的一次深度蠡測,同時也是整個國民心態的準確反映。

從《追捕》到《戰狼2》,的變化真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