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踐行「生死之約」 河北廊坊老兵替犧牲戰友盡孝33年

原標題:踐行「生死之約」 河北廊坊老兵替犧牲戰友盡孝33年

圖為老兵們與門二柱家人拍攝全家福。呂新穎攝

中新網廊坊5月3日電 (宋敏濤 呂新穎)「誰活下來了,誰就要替犧牲的戰友盡孝。」33年間,河北廊坊籍老兵王金奎和戰友們踐行「生死之約」,每年都要到已經犧牲的定州籍戰友門二柱家中,看望他的父母。2日,王金奎和戰友們向記者說出了這個已經履行33年的「生死之約」。

4月28日,14名廊坊籍老兵再次驅車200公里趕赴定州,履行33前戰場上的承諾。車上的老兵——王金奎、王德洋、王繼功、王鳳良、張術才、張建光、張懷茹、劉會龍、劉景傑、董立強、吳春海、崔振德、陳大利、歐陽鳳芝有著30多年的交情,他們一見面就追憶起了難忘的軍旅生涯。

33年前,他們同一批入伍,都是廊坊同鄉,還編入了同一個連隊,趕赴祖國南疆,經歷了一場保家衛國的戰鬥。他們被編入了保障、運輸隊,在駐地認識了邊防團戰士——河北定州老鄉門二柱。

圖為老兵們將慰問金送到門二柱母親手中。呂新穎 攝

「1984年4月28日,是收復老山的日子,也是戰友門二柱的忌日。」王金奎告訴記者:「門二柱1983年入伍時才17歲,1984年4月28日老山戰鬥打響第一天就壯烈犧牲。我們在前線相處了兩個月,營房只有幾十米遠,都是河北老鄉,像兄弟一樣相處。我們曾開玩笑卻又沉重地承諾過:誰活下來了,誰就要替犧牲的戰友盡孝。那天早晨,二柱上前線,還跟我和王德洋說『大哥,我上去了,等我回來。』結果,卻再沒有回來……」說著,王金奎陷入了沉思。

王金奎介紹,作為物資後勤部隊,當年這些廊坊藉老兵都拼盡了全力挑戰自己的生命極限。為保障戰役,他們曾經五天五夜連續裝運不停,抬著彈藥箱就能睡過去。談起當年的情形,王金奎和戰友們說:「如果哪天國家需要,一聲召喚,我們立即上戰場。」

戰後,這些老兵複員回到廊坊,雖然在和平年代里各自過著安靜的生活,但總也忘不了戰火中血染的情誼。33年間,老兵崔振德因為岳父家也在定州,複員后每年都去看望門二柱的父母。王金奎複員后,第一時間與定州市民政局聯繫,查到了門二柱家的住址,得知戰友的父母仍健在,也經常不定期地去看望二老。

2015年4月,王金奎趕赴雲南省麻栗坡,憑弔生命永遠定格在18歲的戰友門二柱。當他看到門二柱墓碑上沒有照片時,便萌生了拿一張門二柱的照片放到墓碑上的想法。

迴廊坊,王金奎將這個想法說出后得到了幾位戰友的支持,大家都想去看看犧牲戰友的父母。雙方相見后,說起犧牲的門二柱,戰友們與二柱的父母哭成一團……

2016年2月18日,10名老兵再次來看望戰友爹娘。大家商量把看望日期定在次年4月28日,替戰友盡孝,也想到戰友的墓前說說話。

今年4月28日當天,輕車熟路,老兵們順利地來到門二柱母親家的樓下,可老人卻只剩下一位。一見面,門二柱的母親就認出了王金奎,連聲說:「這麼遠的路,你們不用老惦記我。」大家圍著老人坐下,看著兒子的戰友,想起自己埋骨南疆的兒子,談起不久前因病去世的老伴兒,門二柱母親的眼淚又流了出來,老兵們的眼圈也紅了。

去年來了10名老兵,這次又換了幾個人。大家都在同一陣地駐防,很多人都認識門二柱,聽說去看望他的母親,都二話不說湊出了慰問金及生活用品。

門二柱的母親年近八旬,跟著其他子女生活,老人說,每年都有幾批孩子的戰友登門看望,兒子犧牲33年了,但她覺得兒子一直都在,也為兒子驕傲。

當天,看望了門二柱的母親,老兵們又來到位於定州市的門二柱烈士墓前祭奠。他們撫摸著墓碑,和戰友說著心裡話,感受著戰友曾經的氣息。老兵們列隊,給昔日的戰友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這麼多年了,咱們的約定我們基本上做到了。你放心,父親不在了,我們會繼續照顧好母親,我們的約定一輩子有效!」王金奎坐在墓前,拿出白酒,給門二柱倒上一杯,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老兵們都端起酒杯說:「老人很好,我們也很好,兄弟,你看到了嗎?」(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