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分享】供銷社,買得到的便利和回不去的童年

圖為上海第一個實行24小時營業的商店

從供銷社到小賣部、便利店、超市等,不同形式的小零售承托著不同時代人的生活記憶,不斷有新的形式出現老的門店消失, 並讓資本化的現代便利店入侵到城市空間的各處。

沒有小賣部和便利店的年代,我們上哪兒買東西?

答案是:供銷社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在國家財政撥款不足的情況下,還有基層供銷社會發動群眾入股,成為供銷社社員,可以說是很酷炫了:

「辦供銷社,要錢、要場地啊。當時大家手裡都沒有多少錢。」張學聰說當時供銷社的成立,政府並沒有財政撥款。籌錢的唯一辦法就是發動群眾入股,成為供銷社社員。「當時一股是2.5元,半股是1.5元。」

通過一段時間的發動,全鄉共籌集股金1000多元。「有的社員實在沒有現錢,就拿家裡的破銅爛鐵代替,有的甚至用大米、小麥等糧食代股金。」到1953年的時候,有入股社員5700多人,今天,永中供銷社仍然有1.2萬多名股民。

——《供銷社:揮之不去的時代記憶》,摘自《農村 農業 農民》2012年弟11期

在勞動過程和分配方面,作為勞動者的供銷社工作人員則享有較大的自主性。供銷社售貨員屬於城鎮工人待遇——有穩定的工資、生老病死有單位的保障。雖然很多人記憶中的供銷社售貨員都有一副「愛買不買」的氣質,但這正說明了售貨員作為勞動者的地位和尊嚴:

女售貨員是天津知青,冷冷的,見人愛答不理,讓人生出距離感,大氣兒都不敢出。帶孩子去買布做衣服的大人,緊著讓孩子叫大姨。趕上大姨高興,興許能得著半個笑臉兒。鄉下媽媽都愛把閨女打扮得花花綠綠的,知青大姨的審美高出一籌,一口純粹的天津話霸道地讓你選擇她推薦的那種。大人還猶豫著,刺啦一聲,布給你撕下了。別說,做出來穿在身上或秀氣或俏皮,還就是抬氣。久了,大家都信服,大人、孩子買布做衣讓大姨看著撕就是。知青大姨還是一副親近不得的樣子,但她內心裡肯定是有滿足和成就感的。

——周淑艷《小時候的供銷社》,天津日報2013年10月22日

除了準時上班,準時下班,勞動者也能夠清楚知道供銷社的收益是怎麼合理分配的:

「每天農具部門口都有很多人排隊買東西。」葉超明介紹,當時羅村僅有這家店有證照銷售農藥、肥料,農戶會早早來到店門前買農藥、肥料。早上七點開始,葉超明和店內幾名職工便忙前忙后地工作,直至下午四點半下班。

「那時候供銷社的月工資是32.5元,每個月月底的利潤盤點,五成半歸單位,四成半是獎金,按比例分到每個員工手中。」葉超明坦言,雖然這在當時收入也不算高,但也還不錯。「那時牌價米每斤一毛四分二。」

——佛山新聞網《供銷社——幾代佛山人的集體回憶》,2017年7月30日

而在當地老百姓的眼中,供銷社意味著琳琅滿目(雖然要憑票證才能購買,常常要排隊),買得安心:

供銷社是一大排平房,分為五金店、百貨店和副食店。最大的一間賣百貨,四周除了門,擺一圈兒櫃檯,分別賣服裝、布匹、鞋帽、雨具、鍋碗瓢盆以及圖書、文具等等。大百貨店裡有一種威嚴的氣場,顧客進去都輕聲慢步的。售貨員一個個都是「我的地盤兒我做主」的范兒,從不跟顧客客氣,但東西足斤足兩,足尺足寸。

——《小時候的供銷社》

在市場化初期飄搖的童年小賣部

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一去不復返,隨之出現的是遍布城鄉街區的小賣部。小賣部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個體戶,出售糖果、點心、冷飲、煙酒、日用品等。這些小賣部通常面積不大,多為家族經營的「夫妻店」,開在人口聚集的社區、學校內或者附近,提供「近鄰式」的周到服務。

據凱度零售統計,目前有將近700萬家包括夫妻店在內的小店,貢獻了整個零售渠道40%的出貨量。其中約30%的夫妻店盤踞在鄉鎮、農村,46%在三線城市、縣級市。即便是在北京,從煙酒超市到雜貨小賣部,這樣的夫妻店也到處都是。

小賣部不僅滿足了附近居民瑣碎的需求,對於很多80、90後來說,小時候五臟俱全的小賣部佔據了童年,成為這一代人的「便利店文化」。在很多孩子心中,「XXX家開小賣部」,可以說是一件自豪又幸運的事情。藍色綠色的包裝,鼓鼓囊囊不規則的貨架間,藏著諸多孩子的記憶與秘密。

儘管價格便宜,產品的質量卻不一定可以得到保障,這也是小賣部相較於現代便利店讓人詬病的地方。一些「山寨」商品,比如模仿「奧利奧」的「粵利粵」,模仿「雕牌」的「周住牌」,都可能出現在小賣部貨架上。

小賣部基於傳統式的人情文化,老闆多與周圍社區熟識,有穩定的熟客網路,「去XXX家買瓶醋」是很多人關於兒時的記憶。小賣部往往價格比較便宜,抹去零錢也很常見。不過有人情的同時,小賣部也是折射社會萬象的地方。

與供銷社不同,小賣部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市場經濟賦予了「夫妻店」生存的土壤。開小賣部的,有國有、集體企業下崗人員、失業人員,有進城就業的農村勞動力,以及其他在市場化中產生的新就業群體。相對於其他工作,小賣部收入不穩定,在市場經濟中承擔著風險與壓力,從業人員勞動保障更無從說起。

以後是否從事商業是我最矛盾的一個選擇。我想賺錢,但害怕失敗。因為家裡有過超市生意失敗那種落魄感,知道市場變幻多端,一不小心就會虧得血本無歸。不想再經歷。

——新世相《小賣部兒女們的成長史》

同時,小賣部的從業人員,大多數人沒有接受過相關專業培訓,很多人無一技之長,文化程度較低,夫妻店形式的小賣部成為一種新型的就業形式,但卻並沒有太多「職業」尊嚴與認同。很多美好的回憶也可能是孩子裹了糖果色的虛幻濾鏡,「大人們」所承擔的壓力不得而知,在貧困中掙扎,用單薄的力量抵禦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

91年家裡開了個小賣部,沒有招牌也沒名字,街坊鄰居叫它「茂發的店」(我爸名字)。起初只是個8平米的盒子,爸媽在店後面搭起了不到8平的帳篷,用於囤貨及睡覺。冬天,大人又在小賣部的左邊圍起了塊空地,坐在裡面喝酒聊股票侃國家政策。填家庭問卷表,寫道父母職業那一欄的時候,我會有小小的短暫的自卑感。

——新世相 《小賣部兒女們的成長史》

便利店:連鎖資本背後的不為人知

隨著當今常見的標準化、服務齊全的連鎖便利店擴張,夫妻店、小賣部也成為了回憶。現代連鎖便利店的經營者不再是公社、也不是小生意人,而是大資本。

1927年,美國南方製冰公司(后改名為南方公司)創造了現代便利店的雛形,20世紀40年代,南方公司將這類店鋪的規模擴大到70家。1946年,以「早上7點開門、晚上11點關門」為意,南方公司將其旗下所有便利店統一更名為7-11便利店,宣告現代便利店的正式形成。

由於24小時便利店在一天的時間內客流量不同,部分地區的便利店需要以靈活用工的方式低成本地滿足時段性的勞力需求——可替代性極強的雇傭意味著便利店的勞動者比供銷社、小賣部時期的工作者更難以掌握自己的勞動。此外,便利店員工也可能遭遇被資本強壓過勞死的危險,然而一旦出事,再正規的企業也會露出其黑心的一面:

另外,大數據式的市場預測無法抵消大規模開店供貨造成的大量浪費。「日本公正交易會」在2007年的調查顯示,日本便利店每個店鋪每個月有近兩噸的相關食品被丟掉。一名7-11香港店的員工告訴土逗,「浪費是一定有的,如果在訂貨到貨前你店鋪的貨沒了,說明你肯定錯失了潛在的銷售機會。」

從供銷社、小賣部到連鎖便利店,人們生活需求的滿足的確越來越方便,但是越來越徹底的市場化運營卻讓大資本徹底掌局,供銷社早成往事,而小賣部自然拼不過高大上的連鎖便利體系。盈利導向的生活小零售借著「滿足需求」的殼,實際上卻在不斷刺激消費以求得利潤最大化,當人們感受著前所未有的便利,卻難以看到便利背後勞動者的失語,以及市場崇拜產生的巨量浪費。

來源: 土逗公社

覺得不錯,請點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