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人養生】周有光的長壽密碼: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35歲

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先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112歲。

△周有光生前照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是著名的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時期主要從事經濟、金融工作,擔任過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1955年,轉向語言文字的研究,曾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

在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周有光曾打趣的對許戈輝說道:「大概100歲是人的一個正常的結束,超過100歲是例外,我說是上帝糊塗把我忘掉了。」周說的當然是玩笑話,他的長壽自然有其養生之道。其實周有光在年輕時身體並不是很好,得過肺結核,患過抑鬱症,在他結婚的時候,家裡人曾偷偷替他算過命,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35歲,可周有光卻走完了112個春秋。那麼周有光是如何做到長壽的呢?周本人曾在不同的地方談到過他的長壽經驗,他的子孫也曾提到過他晚年的一些言行,對此進行整理、分析,我們可以將周有光的長壽秘訣歸納為以下三點。

注重飲食

周有光十分注重自己的飲食結構,切實做到了少葷多素。周說自己「很多葷菜不能吃,不吃油煎肉類,主要吃雞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樣。但是牛奶和雞蛋都不能多吃,雞蛋一天一個。」目前各種媒體對素食的態度莫衷一是,就連素食陣營內部也分好幾個流派,有所謂「純素」、「奶素」、「蛋奶素」等等。素食究竟是否可行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但在日常飲食中少葷多素對健康應是利大於弊的。從理論上看,幾乎沒有什麼營養元素為肉類所獨有,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接近牛肉的兩倍;毛豆與豬肉中蛋白質的量基本相當;綠豆、豌豆、蠶豆中的蛋白質都高於魚、蝦、雞、鴨、牛肉、豬肉和羊肉。從實踐上看,包括周有光在內的大量高壽者在分享長壽經驗時都提到了「多吃素」這樣一條。因此「少葷多素」是值得大多數人借鑒和嘗試的。

對於各種補品,周有光的態度是敬而遠之。「我們很少吃補品,人家送來的補品,我也不吃。從前在銀行里,很多人請客,不能拚命吃,山珍海味會吃壞人,瞎吃不好。」進入21世紀,「以食代葯」逐漸成為一種風尚,所謂的「葯膳」、「葯補不如食補」、「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等等,充斥於網路及各種社交平台之中。很多食物有藥用價值,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不能盲目跟風,不問青紅皂白,亂補一氣。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的人陽虛,有的人火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菜單,而不應被一些宣傳所蠱惑,對某種食物趨之若鶩,甚至攪亂市場,使得其價格翻倍增長,而自己的身體並未因大量食用某物而變好,甚至損害了健康。所謂「蒜你狠、豆你玩」就是前車之鑒,應引以為戒。況且有些疾病必須用藥,「食療」是不起作用的。

堅持動腦

△周有光在工作中

所謂「多動腦,人不老」。思維活動可增強人的體質和活力,即便年輕時不善思考的人,在60歲以後如果能使思維活躍起來也是極為有益的。學習一些知識,思考一些問題,健康狀況可能優於始終不願動腦的人。思維活動能延緩腦神經細胞的衰老進程,從而使老年人能夠保持健全的思維和推理能力,降低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客觀上有助於延長壽命。

周有光於1923年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從這時起,他便與學術研究結下不解之緣,「終生為伴」。在年過古稀之後,他仍然經常「動腦」。 1979年4月,周有光參加在華沙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文獻技術會議並在會上代表發言,提議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從1980年開始,周有光同劉尊棋、錢偉長共同成為翻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的中方三委員。后又任《大百科全書》總編委委員、《漢語大詞典》學術顧問。2005年出版《百歲新稿》。2010年出版《朝聞道集》。2011年出版《拾貝集》。

周有光的兒子周曉平在評價自己的父親時說道:「他看了很多鍛煉腦子的書。他說一天到晚,無所事事,腦子也不動,沒什麼追求,不思考什麼事,腦子就老化得快。腦子老化得快,即使有健康身體又有什麼用啊?」周有光說到了,也做到了。在逐漸遠離專業研究后,他仍然堅持閱讀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每天看《參考消息》,美國和香港的朋友會經常寄給他英文雜誌。「我現在雖然不做專業的研究,但是語言學、文字學有新的東西,還是感興趣。我看的東西很多,後來寫成文章。」周對外界的事物也保持著關注,2013年《漢字聽寫大會》在央視熱播,周有光認為其中的很多考題過於生僻,偏離了普及漢字書寫的初衷,因此對「聽寫大會」有所批評,認為即便自己去考,也「一定考零分」。

積極的情緒

△樂觀的周有光

積極的情緒可以讓人健康長壽,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樂觀的情緒不但可以使人保持穩定的血壓,還有助於免疫力的提高,抵禦多種致病因子。相反,消極的情緒則大大有損我們的健康。那麼周有光在調控情緒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鑒呢?

首先是不生氣。經常生氣傷害肝、肺,容易引發色斑,加速腦細胞衰老,誘發胃潰瘍。總之,生氣百害而無一利。現在有很多人經不起批評,一被戳到痛處就氣憤不已,那麼周有光是如何對待批評的呢。據其子周曉平回憶,「他(周有光)很喜歡看人家的批評,尤其看重真正有水平的批評,比如梁文道的批評,他認為是很嚴肅的批評。有一個人說周有光是既得利益集團的一分子,我們聽了都不大高興,都說叫他們來看看我們家,這是個什麼樣子的既得利益集團分子。連小保姆都生氣了,爸爸也沒有生氣。他給我看哪些地方批評得很好。爸爸在這個人大量『罵』他的文章里仔細地看,在他的批評上做了很多記號……對於那些亂七八糟的罵人話,他才不生氣呢,他就喜歡看罵他的話,捧他的人太多不用看,罵他的話要看一下。罵人話夾在好話中間,有時候我嫌煩,就都給他列印出來,已經打壞三台印表機了。」

其次是正視挫折,坦然面對。周有光曾說過:「活到這麼大,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服從自然規律。沉浮起落是自然規律,生生死死也是自然規律,都要服從。哪怕逆來,也要順受。人生就是一朵浪花,很多事就是這樣,你往傷心處想,越想越傷心,我和夫人允和結婚七十年,兩人可謂兩小無猜,相敬如賓,現在剩下我一個人,怎麼受得了?但是換一個想法,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對人生,對世界,既要從光明處看到黑暗,也要從黑暗處看到光明。事物總有正反兩面,同時存在。盛極必衰,否極泰來。道路崎嶇,但前面一定有出路……」如此豁達的心態,如此平和的心境,有怎能不長命百歲呢。周有光所說的這些話,很多人也會說,但真正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我們在生活中會面對著各種各樣的挫折,聯考失利、戀愛分手、下崗失業、親人離世,有的人經受不起打擊,選擇自殺這樣極端的方式來結束生命,有的人一蹶不振,終日鬱鬱寡歡。周有光曾說過「在世界上許多事情不可能樣樣都順利的,吃虧就吃虧一點兒,沒有什麼了不起。」「日本人打仗,把我們老家的底子都搞光了……家裡有些古董,古董也是很值錢的,結果日本人來了,什麼都沒有了。」周有光曾被下放到農村,他並沒有因此絕望,反而在那一時期治癒了自己的失眠症,且此後再未患過失眠;之後他和他的老伴都相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

人們遇到挫折幾乎都是既成事實,是無法改變的,無論你多麼悲傷,多麼痛苦,唏噓嗟嘆,也不能使時光倒流,扭轉乾坤。能做的只是改變對事情的看法、態度,就像周有光那樣,對困難和挫折泰然處之,苦中求樂,道路雖是曲折的,但前途終將是光明的。

以上便是周有光的長壽密碼,其實並不複雜,重要的是能堅持,我們或許未必能完全做到,但取其半,也足以讓我們延年益壽了。

首發於《團結報》「文史e家」微信號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歡迎關注「文史e家」(wenshiyijia2016)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