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行三會」去槓桿防風險

5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有關證監局近日督導部分證券公司對照法規要求開展資管業務自查,是前期監管工作的延續,並非新增要求

5月12日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對於近期出台的監管檢查要求,銀監會為各項工作落實時限設置一定間隔,實行錯峰推進

5月12日進行4590億元MLF操作,為市場流動性「解渴」。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表示,「縮表」並不一定意味著收緊銀根,實際效果可能是放鬆銀根

自去年初以來,「去槓桿」開始向金融領域延展,隨後「一行三會」集體出動,推出了一系列「去槓桿」舉措。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去槓桿」是一把雙刃劍,要把握好力度。如果過度「去槓桿」,也會給實體經濟帶來「傷害」。而在前期疾風驟雨的舉措后,監管層也釋放出溫和降槓桿的信號。

此輪「去槓桿」的思路在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之後,實體經濟部門通過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債轉股試點、資產證券化探索等多種措施,使債務成本有所下降,但槓桿率沒有停止繼續上升的趨勢,債務壓力並沒有充分釋放。

自去年「一行三會」集體出動推出多項「去槓桿」舉措。在貨幣政策上,自去年三季度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通過「縮短放長」抬升資金成本,進而促使金融機構「去槓桿」。去年8月,央行重啟了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向市場表明拉長資金期限來降低債市槓桿水平的意圖。今年一季度開始,央行將商業銀行表外理財資產增速納入廣義信貸增速考核,以約束銀行表外資產的擴張速度。

除了央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趨嚴、考核加碼外,今年4月,銀監會兩周連發7個文件,將這場金融「去槓桿」行動推向了高潮。銀監會密集下發了《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開展銀行業「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等多個監管文件,重點指向同業、銀行理財、委外等業務,引導資金更多地投向實體經濟,嚴控期限錯配和槓桿投資。

此後,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也陸續出台針對各自監管領域的「去槓桿」政策。

黃金錢包首席分析師肖磊表示,「去槓桿」是防範金融風險的一貫做法,各國在收緊監管方面都會「去槓桿」,比如2008年後,美國就開始大規模「去槓桿」,房地產等市場的信貸開始收緊。目前國內「去槓桿」是多方面的,包括資本市場,防範各類槓桿資金進入股市;房地產市場收緊信貸,債券、保險等市場也加強了監管,且逐步抬高了利率。

對於如何把握「去槓桿」的力度問題,分析人士指出,「去槓桿」應分部門操作,在多位受訪人士看來,金融市場的「去槓桿」仍需持續,不過將更加「溫和」。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去槓桿」作為經濟結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操作層面,必須了解哪些槓桿要去、哪些槓桿要穩、哪些槓桿要加。基本判斷是:政府部門的槓桿要加,否則經濟矛盾就會凸顯;金融企業和非金融企業要「去槓桿」,居民部門則要穩槓桿。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去槓桿」應該區分不同的部門,金融部門應該經歷「去槓桿」的過程,這也是當前監管部門正在積極推進的。非金融企業部門也應該面臨「去槓桿」或者「穩槓桿」,而在企業部門中,國有企業則是「去槓桿」的重點,民營企業應適當鼓勵「加槓桿」,金融機構在支持民營企業擴大投資中應有所作為,而政府部門特別是中央政府部門仍然有「加槓桿」的空間,居民部門在經歷過去一年多的快速「加槓桿」,今後一段時期應該是「穩槓桿」。

事實上,雖然金融「去槓桿」一直在持續,但近期「一行三會」頻頻釋放溫和「去槓桿」的政策信號。5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有關證監局近日督導部分證券公司對照法規要求開展資管業務自查,是前期監管工作的延續,並非新增要求;5月12日,央行進行4590億元MLF操作,給市場流動性「解渴」;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縮表」並不一定意味著收緊銀根;在5月12日的「銀監會近期重點工作通報」通氣會上,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對於近期出台的監管檢查要求,銀監會是有計劃地實施,有步驟地推進,做好工作步調和時間安排的統籌協調,為各項工作落實時限設置一定間隔,實行錯峰推進。

對此,黃志龍表示,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始終是平衡的藝術,既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累積,並最終導致金融危機,又要不影響金融體系配置資金的效率,監管部門始終要從中取得平衡。

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看來,強力監管和去槓桿會首先影響到直接接觸金融的消費者和投資人,主要是股市和理財市場。「投資人在理財市場中拿著幾倍於銀行利率的回報,從銀行拿不到貸款的企業在理財市場融資,但理財市場不是理財產品在創造利潤,而是『借新還舊』式遊戲,因為實體經濟根本不具備支持理財那類高利率。那麼,理財市場的風險就因此變成了銀行業的系統性風險,無論是表外資產還是信託理財,因為大多數理財產品都是通過銀行職員找到客戶,銀行自然要承擔風險。」

「這就是硬骨頭。一個項目破產一家銀行還能負擔,如果一系列這類項目破產,銀行是負擔不起的,而且就變成金融危機了。所以,金融去槓桿不能用休克療法,首先與理財市場相關的金融機構,包括信託機構、證券機構,間接連帶商業銀行,逐步將資金轉移,平穩過渡。」劉紀鵬說。

和理財市場類似,股市曾經一度宣傳吸引保險資金入市,在投資與保障的關係如何平衡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時候,萬能險來了,而且撬動市場走出行情,其中最知名的當屬寶萬之爭。從寶萬之爭的結果而言,「剎車過猛,對其中一些公司造成財務困難」,而且很多險資因此不能入市。

劉紀鵬說:「險資到底是歸證監會還是歸保監會管?險資也是以基金形式存在,短資長炒,就是本身是保險資金但是卻承擔著證券基金的風險。保險資金自己也分不清自己的定位,險資變賭資,股市變賭場,管家變成東家,這其中的關係如果處理不好會有很大的風險。這次寶萬風波處理得不好,問題還沒充分暴露出來就打住了。」

這些在槓桿之上活躍的市場,面臨去槓桿難。實際上,去槓桿本身也存在難點。

目前,金融去槓桿表現為行政和法律手段一塊使用。「手段的不清晰,就會導致要麼一棍子打死,要麼招致瘋狂爆炒。目前,股市首當其衝,保險資金、理財資金都受到重重限制,這是去槓桿后的結果。從投資人的角度,顯然是受損的。以至於現在大家很迷茫,銀行低利率難道還存銀行?」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疲弱不振,即便有雄安新區等重大消息刺激也難以聚攏持久人氣。市場因此指責是管理層的去槓桿和強監管導致資金流出,市場低景氣度。

從央行政策的本意來說,是防止金融去槓桿對實體經濟產生較大衝擊。研究人士認為,本輪「去槓桿」相較於2013年的「錢荒」,時間更長、幅度更大,金融監管保持溫和漸進節奏很可能持續1-2年,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或將弱於2013年(影響時滯約為半年)。

劉紀鵬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應在對金融風險充分評估的基礎上緩步推進,「去者如抽絲,不要操之過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后,也是用了近兩年時間去槓桿。甚至有機構認為,這一輪去槓桿也許將要持續數年時間。從監管來說,一行三會已經加強了監管協調,那麼會不會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大金融委」。劉紀鵬說,「理論上,央行保持獨立地位,三會應形成新的『金融委』,這對貨幣政策、監管政策實施都有好處。但「十九大」馬上召開,這之前應不會有大的調整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