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其實,岳飛背上刺的字並不是「精忠報國」!

提到岳飛,人們常會想到岳母刺字,但《宋史》及岳飛之孫岳珂的《鄂王行實編年》都不曾提到這一故事,也沒有比較有力的證據顯示出身農家、1136年(紹興六年)病逝於鄂州的岳母姚氏的確通曉文義,因此這樁佳話有可能只是後人的虛構。

岳飛的背上自然有刺字,但可能並非其母所刺。

兩宋軍人,一向有刺字明志的傳統。據《宋史》,宋初的呼延贊,以「赤心殺賊」遍文其身,呼延諸子耳後,也各刺「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十二字。南宋初年,名將王彥領導的八字軍,為表抗金決心,多於面部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岳飛曾是王彥的部將,他的刺字表忠,說不定就是受王彥等人的影響。

刺字之風在軍人里可說是源遠流長,直到近代,湘軍悍將塔齊布,還在自己的左手背上刻刺了「忠心報國」的字樣。

岳飛背上的刺字,本是「盡忠報國」,《宋史·岳飛傳》中寫得很清楚:「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不少人常將其誤作「精忠報國」,這一差錯流傳極廣,不少人至今仍在以訛傳訛。

精忠報國」與「盡忠報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古代的語境中,二者的分別其實是挺大的。從產生的年代看,盡忠報國要遠遠早於精忠報國,《北史·顏之儀傳》已有「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可見早在南北朝時期,盡忠報國已是一句成語了。至於精忠報國,則出現得較晚,明朝以前,精忠與報國更很少連在一起使用。

盡忠之「盡」,是力求達到最大的限度,《千字文》中有「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而精忠之「精」,則有完美、最好、精心之類的含義。《尚書·大禹謨》中有「惟精惟一」,《國語·周語上》有「長眾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信不行」。可見在古代的語境當中,盡、精二字是不可以混用的。

在古代,盡忠盡孝是為人臣子應盡的本分,而精忠、至孝則多為君主、朝廷、公議、時論對表現卓絕的忠臣、孝子的褒獎。就為人臣子者自身而言,只能用盡忠、盡孝來嚴格要求自己,勉勵自己,卻決不能用精忠、至孝來誇耀自己,標榜自己。二者的用途是有嚴格的界定的。

岳飛從軍以來,捨生忘死,赤膽忠心,宋高宗對他十分倚重。1133年,岳飛奉詔入見,「帝手書『精忠岳飛』,制旗以賜之」,從此以後,以宋高宗手書綉制的「精忠岳飛」大旗,成為岳家軍的主要標誌,後人因此而有「飛白精忠早賜旗」的詩句。由於岳飛曾經得到過這一殊榮,故而後世寫他的小說、戲曲便常常以精忠為名:唱詞如《精忠八角鼓》,戲劇如《精忠記》,小說如《精忠全傳》等等不勝枚舉,也正是由於這些作品的流傳,精忠與盡忠才漸漸被後人混為一談。

古時候的文人,對二者的區別還是比較清楚的,杭州的岳飛墓前,刻有明人洪珠的榜書「盡忠報國」。但對普通民眾而言,精、盡二字,發音相似,不容易搞清二者的區別,於是岳飛背上的刺字也漸漸地被誤傳成了「精忠報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