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在面試中讓自己看著像個職場老鳥?

看著微信朋友圈裡一窩蜂的扔帽子/露大腿的合影照,我才知道又到了一年一季的畢業和找工作的時間了。通常到了這個時候我都會忙上一陣子:幫MBA的小朋友們改簡歷;回答如何找工作;找什麼工作;該怎麼面試;不同公司在招聘的時候有什麼要求等等不一而足……

往年我都是通過電話、Email或者當面傳授心得,其實這樣的效果並不好(害得我要像祥林嫂一樣不斷的重複答案)而且受眾極其有限,幸好今年咱開了公眾號了,我看乾脆就在這裡統一答覆吧,省得又要再作一次答錄機。

坦率的講,如何進行一場成功的面試是一件挺複雜的事,很難用幾千個字完整清晰的表達清楚,乾脆在這裡我用一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吧: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故事,然後從中總結出面試招聘里的一些核心要素,希望籍此能讓Fresh Graduate多些思考。

記住:所有的TIPS都是因人而異的,「吾之蜜糖,彼之砒霜」,最好的方法不是多看面試秘籍而是多去實踐,參加的面試多了;見得面試官多了;遇到的尷尬局面多了,慢慢的你也就成職場「老鳥」了。

一、別把自己想的太聰明

好多剛畢業的小夥伴總是會問我一個非常「弱智」的問題:「Peter哥,我才剛剛工作沒幾年(MBA的學生現在普遍低齡化,大部分都是大學部畢業3-5年之後就上了研究所,可以說幾乎就是個嘎嘎新的職場Fresh Man),請問我要怎樣做才能在面試中顯得很成熟/很有經驗/讓面試官立刻就對我刮目相看呢?」。

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時我都很想笑,像極了我上高中時的著裝癖好:為了讓自己顯得成熟一些,我在15/6歲時最喜歡穿我爸爸的襯衣—越顯老的顏色越好,比如藕荷色、灰色、深藍色……

總之怎麼老氣怎麼來,潛意識裡覺得只要穿上爸爸的的衣服就能在別人的心目中留下一個老成持重的印象,而絲毫沒有想到自己那清澈、單純的眼睛其實早已出賣了自己真實的年齡。

在我的眼裡,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分兩種:

Trainable(可以培養的能力)

比如說會不會用電腦、有沒有會計證、了不了解公司文化、熟不熟悉行業知識…..

Born(與生俱來的能力)

誠信、操守、會不會做人、情商、學習能力、價值觀……

套用我太太的一句真理:這個世界上凡是用錢能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在職場中這句話就等於:凡是靠時間/經歷能培養出來的能力,那麼你都不用去擔心,因為早早晚晚你都會有,除非你是個弱智。

你以為面試官不明白這個道理嗎?你以為他們弱智到看不懂你的年齡和與之相配套的人生閱歷和應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嗎?

人人都知道「關公眼前耍大刀」是句諷刺人的話,可惜遺憾的是每個人又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耍這麼一回,何必呢?

既然自己的工作年限/年齡/經歷決定了自己不可能有所謂的「豐富/厚重/紮實」的Trainable的能力,那就老老實實地說真話,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別耍小聰明。

與此同時,重點去講突出自己的學習能力/性格/誠信這些能讓你在未來的職業生涯長跑中勝出的品質和保證。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或者和企業文化也有相關性吧,反正我是越來越相信: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你不懂/不會我一點都不擔心,反正你才剛畢業未來有的是時間讓你學,但是如果讓我發現你在誠信/價值觀/學習能力等這些Born的東西上有缺陷,那就是不同性質的事情了。

如果你的手中無劍,那就告訴別人你啥也沒有,但是肯學肯下功夫,請師傅賞你把劍;

如果你的手中已經有劍,那就更應該享受和高手過招時的樂趣不要自作聰明毀了前程;

如果你已經練到手中無劍而心中有劍,那就更應該享受和高手之間的過招,不要自作聰明毀了前程;

如果你已悟到職場真諦練就了「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的最高境界,那麼對你這種返璞歸真的人來說就更不用裝B扮天真了—因為你已經是「天然」呆了。

二、讓面試官多說話

相信每個對自己負責的人,在面試之前都會做精心的準備:我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分享/我都做過些什麼/我有哪些閃光的經歷和能力/我我我…….

基本上都是站在第一人稱的角度準備自己的「演講稿」,可你們有誰想過:懂得在面試中通過問「有趣」的問題,從而勾引出面試官傾訴的慾望,最終拉著你聊個沒完,其實這才是最成功的面試效果!

這些年給自己部門/幫別的部門進行的面試應該不下幾十次了吧,絕大部分的人和事基本上一聊完就忘了—太雷同了所以很難有印象,但是其中確實有那麼一兩個能讓人刮目相看的。比如說前年我遇到的一個項目經理的候選人,接下來就和你們聊聊這次不一樣的面試經歷。

一開始沒啥不同,按常規我問了他關於工作經歷/教育背景/領導力原則的一些問題—都是些常規套路,他的回答也還中規中矩因此幾乎沒有給我留下啥印象。但是整個面試到了後半部分時,突然因為應聘者的一個問題而引起了「軒然大波」。

通常當我想要結束整個面試時都會禮節性的問一下面試者:「我沒什麼要問的了,請問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這個時候大部分的面試者都會說:「噢,沒問題了,多謝」,可是那天情況卻和平時很不一樣。

當我問完這個問題收拾東西打算端茶送客時,這個傢伙冷不丁的來了一句:「太棒了,我都等了半天了,一直想問你一個問題—從昨天接到面試通知得知今天面試我的是您,我就上網瀏覽了你的微博和一些關於你講課的報道,再加上剛才和你的溝通,現在我非常好奇的想知道:在你的眼裡亞馬遜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同時令我感到困惑的是,一方面我覺得您十分Buy In和推崇這種文化;但同時您又動不動就吐槽對公司的一些做法好象挺有看法的,請問您對亞馬遜真實的解讀到底是什麼?」

額的親娘啊,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是太好玩太有趣了! 就像一把鑰匙一下子打開了我的話匣子讓我收都收不住地聊了快30分鐘,從我剛進公司初步感受她獨特的文化,再到親身踐行,但同時也發現了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我們之間的關係很快由一問一答變成了雙向的對話進而演變成了探討和交流,在不知不覺中我所講話的比例逐步提升最後幾乎達到了50/50,我對他的了解和印象也隨著談話的進行而越來越深入和正面,所以最後的結果是…….你們猜?

提前在肚子里準備幾個有趣或者具有相關性的問題(和面試官相關/和你正在面試的位置相關/和行業相關等等),這樣到時候才不會白白的浪費掉「問問題」這樣一個非常能為你加分的環節,做好準備了嗎?你在下一個面試中最想問面試官的那個「有趣」的問題是什麼?

三、講講失敗的案例

為了向面試官證明自己的能力,大部分的應聘者在面試前通常都會準備幾個成功的案例,希望籍此讓用人單位對自己的經驗/資歷/管理水平留下具體深刻的印象從而對面試結果產生正面的影響。這種想法本身沒錯,但是太過平庸,而且具有一定的風險—比如說你最好不要碰到我這種不喜歡聽「好消息」的面試官。

當我對一個面試者的評價在行和不行之間遊離時,我下一個動作通常是會問這樣一個問題:「請問你能否和我分享一個在你過往的職業生涯里最失敗的案例是什麼?同時請你告訴我你從中吸取的最大的教訓是什麼?」。

你們可能不相信,我老喜歡這道問題了,因為每次問完以後,我都會像看電影默片一樣一言不發地盯著面試者,看著他們抓耳撓腮局促不安的表情我內心的滿足感實在無法用言語表達—總之一個字「爽」!

笑歸笑,但在這裡我確實要好好解釋一下,讓我們來問自己一個問題:人,在什麼時候最不容易說假話?

我的答案是:當把他們放進一個未知的/猝不及防的環境下時,通常人們會本能的作出反應,而這種本能的反應通常不會是假的。

面試者之所以會緊張,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準備要在本該吹噓自己的時候講「壞」消息,因此本能的反應一定是:壞了,這可怎麼辦啊,我沒準備啊!如果講太真實的失敗案例,可這會不會讓對方留下壞印象;講不輕不重的吧,可這到哪裡現找現編啊。

然後他越是緊張就越會說實話,或者是說一眼就能被看穿的假話,而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會幫助你最終客觀的做出決定:這小子到底是不是 Right Person ?

其實說實話,與其說我想要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倒不如說,我想要的是他回答問題的態度/思路和方法—這些東西在我的心目中遠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拉拉雜雜的說了這麼多也不知道對職場新人們到底有沒有幫助,一句話:看再多的書,聽再多的講座其實都沒啥鳥用,多去面試幾場,多被奚落幾次,多碰點釘子比啥都有用。誰也不是生來就會和別人聊天的,練著練著經驗就出來了。

千萬別信那些所謂「職場前輩」、「成功人士」的瞎忽悠,你以為有人在前面用探雷針測一下你就不會被雷炸死了?

我以一個曾經被生活的大巴掌抽的死去活來的過來人的身份給你說個實話:你這一生該娶幾個老婆/生幾個娃/賺多少錢/吃多少苦都是早就定好了的,別指望誰能代替你吃苦受罪,也別夢想花兩個錢聽聽課就能讓你從此一帆風順,直達成功的彼岸。

坑我是已經給你畫出來了,可我建議你該跳還是要跳,懂不懂是一回事,經歷過沒經歷過又是另一回事,兩件事根本不挨著,你們千萬別搞混了。

很多人在盲目地被磚家叫獸牽引著往前走

最後套用我媽評價我的一句話:「我的這個三兒啊(我在家行三所以爹媽一直都叫我的小名),啥道理都懂,可就是不去做」。

我發自內心的覺得,這是到目前為止關於我「成功」原因的最好解讀,特此拿來與諸位職場同仁共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