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對話|全國政協委員王東林: 文化是骨子裡透出的力量

王東林,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江西省委員會副主委,江西師範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他長期致力於地域文化與文化產業發展的研究,十分關注文化遺產的保護。

記者:我們都知道,文化是一種「軟實力」。您是怎麼看待文化「軟實力」這個概念的?您認為文化有著怎樣的滲透力和感化力?

王東林:文化作為「軟實力」,其實一點也不軟。它就像水一樣,具有不動聲色的滲透力和無堅不摧的穿透力,正如老子所說的「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這裡的「馳騁」,就是穿透。任何一個個體,都有一個從出生時的「生物人」到長大后掌握並習慣他所屬群體生存方式的「文化人」的進化過程。正所謂「習慣成自然」。文化正是人所習慣的包括思維方式、觀念模式、審美趣味、心理狀態、性格偏好、行為模式在內的生存方式。這個過程就是在文化不動聲色的滲透力和作用力中完成的。

古代歷史中,一些征服者對被征服者使用「毀其宗廟、滅其文化」的手段,破壞既有的文化認同,植入新的文化因子。放眼當今世界,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有計劃有步驟實施的「文化滲透」,同樣利用了這種規律。而當一個國家的國民開始懷疑自己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活法」,去嚮往別人的「活法」的時候,這個國家的文化自信必然遭致深度動搖,文化必然出現危機。這裡所說的「活法」,就是一個國家、民族特有的生存模式,可以理解為「文化模式」。

思想觀念構成文化的核心內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旦改變,人的原則堅守和行為方式必定隨之改變。近年來,反腐敗鬥爭中查處的許多案件,無不證明了這一點。黨的十八大為什麼提出「文化強國」?我將這句話理解為「用文化的手段達到我們建設強盛國家的目的」。因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提升國民素質、增強國民的文化認同,從而更好地凝心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文化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展示的不是肌肉的力量,而是骨子裡透出的力量。

記者:「四個自信」之一就是文化自信。您覺得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內涵是什麼?文化自信對現實有著怎樣的意義?

王東林:文化自信就是中華民族對自我文化理想、價值、活力與前景的確信,對信仰的堅守,以及對推進本國文化創新發展的堅韌與執著,是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重要體現,是我們在時代風雲中立穩腳跟、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的重要前提。

文化自信首先是文化自知,也就是對本民族的文化有比較深層的認識,包括在世界維度上橫向的比較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自己對文化價值的深層理解上的,這個價值是面向世界的價值,更是引領中華民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可以說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智慧的新實踐。

有了文化自知,我們才可能懷著對歷史和創造歷史的先人的尊重,由衷地產生出一種對母體文化的感恩,形成文化自尊,而不是妄自菲薄,進而通過對本國文化的客觀認識,發現其價值,建立文化自信並信仰和傳承自己的文化。

記者:在堅持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就要求我們對文化有著正確的認識。您認為什麼樣的文化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在這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王東林:中華文化一貫奉行「文以載道、教以傳道、藝以弘道」的宗旨,即使是娛樂,也要兼具「寓教於樂」的教化之功。但當下有些文化作品不觀照現實,反映不了社會主旋律,而是一味地追求獵奇效應和點擊率,過於看重經濟效益,傳導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這就是文化價值的迷失。若不矯正這種迷失,就會導致受眾審美趣味的退化和心靈的荒蕪。這樣的文化,就背離了它應該負載的「道」,也放棄了它原本正確「嚮導」的責任,而成為低俗的「捧哏」、惡俗的「幫凶」。於是,傳統被剪斷了,歷史被惡搞了,價值被顛覆了,是非被混淆了。對這種現象,需引起重視。

合格的文化產品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對國內市場而言,文化價值要遠遠重於它的經濟價值;而對國際市場而言,一件優秀的文化產品對國家的貢獻度尤其重要。優秀作品不僅可以感染世界受眾、實現文化「走出去」的目標,而且可以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比如這些年,針對弘揚傳統文化而舉辦的成語大會、詩詞大會等,就具備將文化傳播到世界舞台的實力和魅力。能達到國內和國際市場兩個效益的增長,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文化。

我們的文化不能當「市場的奴隸」,應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和弘揚夢的時代主題。「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堅持文化是為人民服務的,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文化需要。以夢為時代主題,就是要發揮文化的宣傳動員作用,進一步增進全國各族人民的文化認同和目標認同,進一步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