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當年4.5歲嚎啕入園的我,如何讓2.5歲的娃安然分離

文/蒲葦當歸(簡書推薦作者)

以前每到入園季,我總被家人調侃當年入園時的糟糕表現。今年,憑著兒子的出色表現,我總算勝利扳回一局——

家人為兒子點贊:「真棒!和你媽小時候真是差別大了!」

我驕傲地懟了回去:「那是因為我媽跟他媽也差別大了!

1 數年前4.5歲的我

那時,學前教育就兩年——5歲讀幼稚園,6歲讀學前班,都設立在國小里,且就近上學,沒有選擇。某年寒假開學時,父母因太忙而臨時把4.5歲的我送到讀幼稚園插班。

看著周圍彼此之間早已熟絡、但對我來說無比陌生的同學的面孔,我一直抱著媽媽的大腿不放。爸媽狠心把我塞給老師后,飛快地騎著腳踏車離去。我掙脫老師的手,死死追著腳踏車後面跑。大吼大哭、不折不撓、充滿毅力地追了一段路后,心疼又無奈的爸媽只好停車,帶我去喝早茶,希望以此鼓勵我回來后入園。

誰知,喝完早茶回到幼稚園,我依然重演追車一幕,追著腳踏車跑回了家。

那是三十幾年來唯一的一次,爸爸拿著鉛筆芯粗的小棍子嚇唬著要打我。

不過,嚇唬嚇唬還是有用的。第二天,我不敢再追車了,但又上演逃課的戲碼。

上課鈴聲一響,我就跑到姐姐的課室門口,面對著偌大的課室和大哥哥姐姐,兩行淚珠源源不斷往下掉,可憐巴巴地跟老師說:我找我姐姐。(求我姐當時的心理陰影面積,估計當時她都不想認我了吧)

趕來的幼稚園老師勸說無效,只得跟姐姐的老師商量著放我進課室,讓我坐在姐姐和她同桌的長板凳中間「上課」。就這樣,學齡前兒童整整上了一周的一年級課程。

一周后,我終於肯回到自己的課室(老師為了鼓勵我,讓我這個「逃課黨」當了班代,從此踏進優秀學生之列。真心感謝我這位充滿愛心的啟蒙老師)。

2 當下2.5歲的兒子

臨近開學,自從告訴他準備提前半個月上適應班后,2.5歲的他天天吵著要去幼稚園,一去到幼稚園就宛如脫韁的野馬一樣。

第一天上親子課時,我臨時有急事要離園半小時。回園后,老師說,你不在的這半小時,寶寶比你在的時候乖多了。

第二天的親子課,開始在園吃早餐、午飯,兒子竟然全程自己取食物、用湯匙舀著吃完(在家他都是手抓食物吃),還吃得快、吃得乾淨,吃飽還按照老師要求把碗和湯匙放回原位;

第一次上寶寶獨立班,午睡時竟然史無前例地秒睡,平時在家就算我陪睡,他都得玩到三四點才入睡;放學看到我來接他時,很多小朋友一見到家長馬上大哭,他只是淡定地笑了笑,拿著小書包撲過來要我抱抱而已。

第5天一早送他到園,他硬要拉著我不讓我走,我以為分離焦慮開始爆發了。誰知,他拉著我去他課室,告訴我他的書包、拖鞋、被子、水杯怎麼擺放,還演示了自己上洗手間的所有程序,然後嘚瑟地拉著我下去操場,跟著同學愉快地玩耍去了。

第11天,經過周末的休息后,分離焦慮有爆發跡象,哭了,但是老師抱走不到兩分鐘,已經在安靜地看書了。

3 內心強大的寶寶

的確,兒子和我是天與地的差別。

雖然知道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但我沒想到,我和兒子的別離,竟然來得如此快,竟然如此乾脆利落。他才2.5歲啊,就已經用安然遠走的背影告訴我,他走向獨立,我不用苦苦尾隨了。

當然,心中這几絲不被需要的失落,很快被為之驕傲的情緒覆蓋。

我很早就知道,小小的他內心強大得很——

1歲開始,我上班時,他極少哭鬧,加起來大概也就哭了一周,還會主動跟我告別;

1.5歲時,我受傷打了破傷風,他被迫忽然離乳,他只是哭鬧了兩個晚上就一次性戒奶;

2歲時,他跟我回單位參加晚會,看見哥哥姐姐在舞台跳舞,就使勁掙脫我的手,自己跑上舞台1/3處安靜地站著,時而看看200人的觀眾,時而看看跳舞的哥哥姐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面喧囂的世界好像與他無關。晚會後,同事發朋友圈說他「主角壓軸出場,然後一直沒動」。

4 強大寶寶媽媽造

很感謝兒子能有這麼強大的內心,讓我充滿力量前行。朋友們紛紛問我,是怎麼打造出這樣的寶寶的?我覺得有三方面的招數:

第一,媽媽的覺醒和刻意改變。

如今,回憶起我自己入園時的追車和逃課,雖然覺得很童真搞笑,但在當時,「被拋棄」的不安感已經硬生生地烙在記憶深處,並在成長過程中不時出來搗亂。嚴重缺乏的安全感,讓我愛鑽牛角尖、偏執和敏感,給身邊的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逐漸地,我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並決定不讓這種性格缺陷代際傳播。

這樣的覺醒其實來之不易,這需要我們多多跟自己的「內在小孩」進行對話。每一個成年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孩,它時刻主導著我們的行為和感受。每當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向內尋找原因,看看內在小孩是否又在搗亂。只有媽媽覺醒了,才能有意識地採取措施去改變,這樣才能盡量避免原生家庭對孩子帶來的影響。建議多聽靈修的課程、學點心理學知識,很有必要。

第二,重視孩子長期的心理建設。

「養育」包括「養」和「育」,前者重在身體上的餵養,後者重在心理上的引導。老一輩覺得,把兒孫養得肥肥胖胖就是成功了,這是他們年輕時挨過的飢荒烙下的刻板印象,且一直沒有更新育兒觀;但我們年輕一代,溫飽問題早已解決,而隨著城鎮化加快、改革進入攻堅期等大環境的改變帶來的影響,兒童的心理問題層出不窮。其實,孩子作為動物一員,正常吃喝就行,無須特別開小灶對待;但是,心理上的建設,只要根基不牢,遲早會出問題的。

我相信,內心安全感強的孩子,日後的路才會越走越順利。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我兒子的出色表現是因為「他媽比我媽差別大了」。我們父母那一輩有多少人會為孩子進行心理建設?在那個年代,他們把我們拉扯大就不容易了。也正是意識到兒時的缺失,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讓孩子重蹈覆轍,不讓他們陷進心理陷阱中而苦苦掙扎。

第三,掌握幾個入園應急技巧。

長期的心理建設是根基,但現在都要入園了,來不及了,怎麼辦?或者你可以參考一下入園技巧。

比如,選擇有半個月適應班的幼稚園。在正式開學前,兒子的幼稚園開設了適應班,從「親子一對一」、「親子鐘點兩小時」、「親子半天班」、「寶寶半天班」到「寶寶全天獨立班」,無論從形式還是時間,都採用了循序漸進的辦法,讓他們慢慢學會適應離開媽媽的日子。在擇園的時候可以鎖定此類幼稚園,那種只有一天適應班的,可以pass掉了。

比如,用生物的屬性喚醒沉睡的孩子。兒子的生物鐘還沒完全調整好,早上起床的時候,我觀察他是否處於淺睡眠周期(表現是眼珠會動,輕輕一撫摸他就有回應,千萬不要在深睡眠期,若睡得香時被硬生生吵醒,Hello Kitty都發火),然後利用最原始的方法慢慢喚醒他。遠古時代以來,動物感應最強烈的莫過於光線。於是,每天一早,我收拾好所有東西后,拉開窗帘,讓光線刺激他的視覺神經;接著放兒歌或者輕音樂,用聲音助力;然後加以撫觸、親吻,兒子一般就會慢慢蠕動起來;最後加以「咦,鼻子眼睛嘴巴、小狗小貓小兔起床了」等心理暗示,兒子就會慢慢睜開眼睛。此時,重點要給他一點清理起床氣的時間,不要太趕。話說,大人都經常賴床呢,你就不能要求一個孩子馬上給你笑呵呵地起床上學。

比如,做個「一定會回來的」媽媽。「我一定會回來的」是大灰狼的名言,每次我離開的時候都會說「我一定會回來的」,無論入園前還是入園后,我都會跟他說,「媽媽答應你,等你睡醒午覺吃點心玩一會兒,媽媽就會回來了」,說完還會「Give me five」擊掌為證,用一個小小的儀式帶來大大的安全感。如果特殊事情無法及時回來,回來后我會給他解釋原因,我知道他能聽得懂,就算聽不明白事情原委,也聽明白我抱歉的語氣。

比如,提早告知流程。可提前跟老師諮詢,當天會有什麼課程、活動,有什麼好吃的,先給孩子做個簡短的告知,讓孩子心中有數今日會進行什麼遊戲,要上什麼課。掌控感一旦產生,孩子對未知帶來的焦慮也就隨之降低了。

比如,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我經常跟兒子聊幼稚園好玩的遊樂設備、有趣的夥伴、貼心的老師,然後送他入園離開時會說,「媽媽來接你時,你可以在操場玩一會兒,手機鬧鐘響了就要跟媽媽回家了,幼稚園雖然好玩,但是老師也要回家哦」,這樣的心理暗示,讓他覺得幼稚園是個好地方,而不是隔離他和媽媽的場所。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媽媽不能自己先焦慮起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適應新生活。不然,焦慮是會傳染的,孩子可是對媽媽的情緒極為敏感的噢!放手,讓他們自己飛!

希望所有寶寶都能縮短適應期,儘快快樂融入集體生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