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尋訪歷史記憶 山東大學志願者走訪瀘西抗戰老兵

原標題:尋訪歷史記憶 山東大學志願者走訪瀘西抗戰老兵

青年網威海9月4日電(通訊員 丁吉超)8月5日至7日,山東大學(威海)國家記憶尋訪團對老兵進行走訪。在瀘西縣委統戰部、縣台辦的大力配合支持下,隊伍共走訪了16位老兵。隊伍在向每位老兵送去實物及慰問金的同時,並完成了對16名瀘西籍抗戰老兵的信息收集。走訪老兵中,包括團隊在2016年走訪的馬沛三、宋希文和喻貴生三位老兵。

三天,十六位老兵

瀘西地區抗戰中最有名的將領就是張沖將軍,如果說將軍光芒萬丈,那麼站在他身後數千瀘西子弟兵便是發光的源頭。

人命危淺,連年征戰,倖存者寥寥無幾。如今,倖存老兵早已走到耄耋之年,但生活的苦難總是多與幸福,逃脫了戰火,也逃不掉窘迫的生活環境。雲貴經濟整體不發達,老兵的生活疾困交加。他們,亟待社會的關懷。

8月5日起,隊員陳曉寧與早已在瀘西等待走訪的隊員資韋菲在瀘西統戰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3天走訪了16位老兵。通過密集的走訪,隊員們感受到老兵生存狀況的艱難。

簡陋不失整潔的家居、穿了多年仍洗洗補補的衣襖、時刻不離身邊的破舊拐杖、一包包無商標廉價藥品……老兵很平凡,這就是戰爭結束后,他們所回歸的生活,簡單中帶著些許凄涼。他們是普通的老人,需要簡單的關懷。我們不止一次看到得到訪問消息后的老兵,他們特意穿上了以往志願者贈送的馬甲和帽子,也許在他們的心裡,馬甲和帽子代表莊重,藉此向志願者表達謝意。

隊伍看望老兵段秀文時,他一直沉默,不笑也不說話。從其兒子的口中,我們得知段秀文在朝鮮的3年,他經歷受傷回國得到二等功獎章,並在遼瀋戰役時屬林彪部隊。當兵經歷似乎引起了段秀文的興趣,他繼續說道「在朝鮮時飛機擦著屋子過,坐在剛剛結束第一輪攻堅戰的戰場上,一把雪一把乾糧的吃,就為了活下去」。隨後,他滔滔不絕講下去,其中涉及戰爭殘酷,但不乏戰友之間的濃厚友誼,「北方人到南方打擺子,水土不服,我帶他們買葯買李子……」他的兒女告訴隊員「爸有點迷糊,現在的事情全忘了,反而常常提前起從前。」

隊員看望馬錦華爺爺,統戰部來員在一旁陪同,隊員湊近與耳背的爺爺說著話。青年網通訊員 丁吉超 提供

一年了,爺爺更虛弱了

今年,老兵宋希文已經93歲了。

幾個月前,下雨路滑導致外出的宋希文在積水的路段摔了一跤,造成尾椎骨斷裂。看望當天,隊員觀察到,他的手臂只有薄薄一層蠟黃皮膚,皮膚下的青筋條條清晰,從床榻起身出門,都堪稱挑戰。他的記憶力已經退化,去年走訪中,那個健談身影早已不在,曾經歷歷在目的抗戰經歷業已忘懷。

距離那場戰爭已經七十餘年了,當年的熱血男兒現已衰弱不堪。類似於宋希文重病的老兵並不少見,隨後看望的老兵楊紹堂今年也生了一場重病,好在挺了過來。看望楊紹唐時,他站的筆直,很有精神的樣子。他見到隊員前來看望,十分高興。他拿出自己保留多年的證件和隊員分享,滔滔不絕說起自己曾經參加戰役時的情景。其中談話內容,多為反覆重複,但他還是慷慨激昂地說著那段歲月過往。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有人陪伴身旁,聆聽老兵故事,這是比物質關懷更有價值的精神力量——崇敬。

吳恩昌爺爺年輕時的照片,爺爺經歷了國家三次重大戰爭,然後暮年的他卻疾病纏身,經濟困難。青年網通訊員 丁吉超 提供

關愛老兵,關注歷史

8月5日,小分隊走訪老兵張福業。

「慘,太慘了」「錦州,錦州啊」張福業一直在重複這些話。他被抓壯丁入伍,替父從軍。當兵六年,在93軍時坐飛機運到河內后改編40軍,參加錦州戰役時腰部受傷。從機槍連到號兵,從國民黨到解放軍,用盡了一個少年全部的青春。

「爺爺,我們謝謝您」,「爺爺迷糊的很啊」。他不能正常表達,卻清楚地知道自己眼睛不好,後來他拉著隊員們的手說,「我想看見你們,想記得你們。」

在7月的校園義賣中,國家記憶尋訪團籌集了近兩千元的愛心善款。16位老兵,隊員們只能為每位老兵提供一百元補助,再加上從抗日戰爭紀念網申請而來的抗戰紀念T恤,可以說這份禮物過於單薄。但大多數老兵給予了我們無上的感激,這或許是英雄被認可的幸福。有些老兵因為複雜原因沒有得到民政部門的補貼,也有部分老兵補貼數額不等,即使是數額較大的補貼也只能在有幸逃脫天災人禍時維持生活。雖然有龍越慈善,北京志遠工程的援助,但仍不能有效解決老兵貧困現狀的問題。

宋希文爺爺在手印本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注意看爺爺蒼老的手,爺爺的左手食指已經嚴重彎曲。青年網通訊員 丁吉超 提供

從2013年第一支關愛老兵團隊建立,到2017年四代人的堅持如昔,國家記憶尋訪團一直秉持「尋訪國家記憶,弘揚民族精神」的宗旨,從威海到山東,到雲貴川,我們始終在路上。隊員們說,「老兵老去的速度和抵抗力超過我們的想象,他們要的不是我們帶去的東西,而是社會對他們的承認和尊重。」

「老兵在風中,我們在路上」是最好的詮釋。

他們是亂世的倖存兒,保留著鮮活的歷史記憶,不應再讓他們經受磨難。當代青年應關注戰爭歷史,關愛抗戰老兵,多少的金錢和物品都不及後人和歷史對他們的肯定,在老兵心裡精神藉慰遠比物質的關懷更重要。堅持老兵公益,緬懷先烈,感恩老兵,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國家記憶尋訪團與楊士公爺爺合影,爺爺身上的馬甲和帽子是關愛老兵的團體贈送的。青年網通訊員 丁吉超 提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