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17年英國法國德國數字新聞調查報告

歐洲總被人看做一個整體,但隨著英國脫歐事件的發生,人們開始發現這個看似統一的整體下涌動著如此多的利益紛爭、蘊含著如此多元的文化和社會。本文將聚焦於此次路透社報告中的英法德三個國家,深入窺探它們的數字新聞發展現狀。

英國數字新聞

英國的脫歐事件對其媒體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它導致英國受眾對其新聞業信任度驟減7%。一家獨大的BBC也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首先,審查制度越來越嚴;其次,轉型日益困難,因為每當BBC需要為數字轉型嘗試申請許可時,都要全民公投來表決。最後,輿論環境使得公眾對BBC越來越不友好。留歐派指責BBC一昧地恪守「不假思索的平衡報道」政策,未能讓公眾知道脫歐可能造成的後果,而脫歐派則質疑BBC一直具有留歐傾向。BBC所遭遇的窘境使以其為代表的英國主流媒體信譽度集體下滑,儘管如此,BBC仍可稱之為歐洲最成功的公共廣播,它每周的在線收聽率達47%、電視和廣播收視(聽)率達67%。

BBC信任度下降 新興數字媒體勁吸粉

同時,英國的社交媒體使用人數也在持續平穩增加,增長率為6%。而傳統的媒體品牌和新興的數字新聞品牌間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在線受眾佔8%的BuzzFeed憑藉著針對20-33歲受眾的政治新聞報道,有利地鞏固了品牌價值;在線受眾佔6%The Lad Bible主打年輕受眾喜歡的輕內容,在過去一年吸粉頗豐;在線受眾佔14%的赫芬頓郵報在英國的受眾也持續增加。

英國報紙、廣播、電視及網路媒體收視(聽)率排名對比

黨派左右媒體 假新聞愈演愈烈

這雖然使受眾有機會接收到多元的觀點及煽動性新聞,而在政治變革的大背景下,不少英國極端化媒體(左派媒體和右派媒體)也應運而生。隨之而來的,便是不可避免的假新聞,當然英國政客對巨變中的媒介生態自然無法坐視不理,針對愈演愈烈的假新聞,英國議會謀求解決措施,目前正處於聽證階段。英國保守黨也承諾將限制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的發展,以促使其有效制止極端勢力和非法成人訊息的擴張和傳播。

地方報遇寒冬 紙媒試多種營收方式

紙媒方面,總體而言,2016年,英國紙媒的收入和花費都下降了13%,Facebook和谷歌成了新聞電子化的最大受益者。為應對數字新聞趨勢,英國報業正努力尋求突破,一方面大刀闊斧縮減花費,另一方面謀求與信息分發平台的合作。例如,在過去兩年收入銳減了1億英鎊的《衛報》,於英國總部裁去了250個職位、在美國也同樣裁掉了很多員工;同時,該報也正與Vice等媒體展開合作。此外,多數紙媒都在多線作戰、嘗試各種營收方式,包括會員制、付費新聞、電子商務等。如《金融時報》宣布已獲得75萬付費訂戶,其中55萬來自電子訂閱平台;《泰晤士報》稱已有20萬數字訂閱用戶,且每周訂戶會為新聞付費6英鎊。

相比之下,隨著各大報紙紛紛減少對地方性新聞的報道,英國的地方報紙遇到了前所有未的寒冬。據悉,鏡報集團正準備削減2千萬英鎊支出;在英國國內擁有200多家小報的Johnston Press正出售多家小型周報;政府也正遊說BBC開設150個與地方報紙公用的記者職位。

法國數字新聞

對法國而言,2017年註定不平凡。剛過去的法國大選也同樣重塑著法國的媒介生態:突發新聞和競選人醜聞是2017法國總統大選的報道主基調,這讓這場大選變得更具新聞報道性、也讓其充滿了更多的未知性。因此,時事新聞在法國突然備受追捧,主打24小時直播的電視頻道BFM TV從中受益,受眾超過45%;在競選人François Fillon的醜聞曝光后,法國《世界報》的報道中90%的都是關於這起事件;此外,五位主要競選人的電視辯論也吸引了近1000萬人收看。但最重要的是,網路新聞首次與電視、報章一樣,被正式承認為新聞來源。

法國報紙、廣播、電視及網路媒體收視(聽)率排名對比

網路新聞首被承認 媒體聚焦年輕受眾

目前,作為法國受眾主要新聞來源的法國電視行業正努力吸引並培養著新一代的年輕受眾。24小時頻道Channel LCI從去年起開始免費對公眾播出,並嘗試聘請了一個年僅19歲的YouTube主播Hugo Décrypte,目前該主播因在YouTube上創立了政治講解視頻而在法國走紅;創立於1987年的法國公共服務廣播Franceinfo為滿足年輕受眾的收視習慣,也已經逐漸轉變成多平台的公共服務新聞機構,其新推出的手機應用App也開始收到良好效果,周到達率已達到12%。當然,紙媒也有所行動,《世界報》已開始利用Snapchat的Discover入駐來吸引更多年輕受眾;Le Figaro也計劃加倍投資網路視頻直播,以吸引以視覺感官為先的年輕一代新聞受眾。

受免費新聞衝擊 付費新聞難有市場

與大部分歐洲國家相同,法國紙媒的發行量也持續縮減,僅2016年一年就有740家報刊亭關閉,佔總量的4%。雖然,報業也曾嘗試開發新聞付費市場,如《世界報》的數字訂戶已達11萬,超過其紙質版用戶,但由於受到免費報紙、網路免費新聞等的衝擊,使付費新聞難以在法國難以成行。據悉,創刊於2002年的免費報紙《20分鐘》發現量已超過《費加羅報》,每日投放在公共交通上的報紙已近94萬份;同時,其在網路上的勢頭也同樣強勁,既有硬新聞也有軟新聞,且不設付費牆。此外,法國的電信商也開始加入新聞付費之戰,電信運營商SFR受亞馬遜的啟發(亞馬遜的Prime用戶能夠免費閱讀《華盛頓郵報》),創立了SFR Presse手機應用,凡是其用戶就可免費閱讀旗下所有媒體的新聞資訊。因此,在法國,為新聞付費的受眾仍為少數,除一些小眾專業化網站,如擁有12萬訂閱者的Mediapart。

法國願意為新聞付費的受眾僅為10%,同比下降1%。

德國數字新聞

在德國,社交媒體對於仇恨性言論(hate speech)和假新聞的傳播已被廣泛關注,特別是在聯邦大選即將到來之際。雖然德國早已對傳播仇恨性言論立法,但在社交媒體時代,有些法條急需更新。

假新聞、仇恨言論肆虐促社媒立法

德國政府正起草相關法條,要求Facebook等社交媒體及時刪除假新聞和具有威脅性的文章,否則將面臨最高5000萬的罰金。隨著過去兩年內一百多萬移民的湧入,一些種族歧視的言論在德國境內的傳播愈演愈烈,這使該立法變得極其迫切。此外,如不加以控制,社交媒體上的假新聞和政治偏差將可能會阻礙或操縱即將到來的聯邦大選。對此,Facebook已增派了駐德國的人員、和事實審查類的NGO增強管理。

收視(聽)新聞人數少 電視為主要接收途徑

總體而言,雖然德國媒體已開展一系列為適應新媒體發展的改革,但只有60%的受調查者每周會用網路、APP和社交媒體來獲取新聞。該數據遠低於本次調查的其他國家,此外,通過社交媒體獲取新聞率也只有29%,同樣遠低於其它國家,該數據較去年下降2%,通過即時軟體接收新聞的受眾也僅為7%。

德國報紙、廣播、電視及網路媒體收視(聽)率排名對比

相較之下,德國人更依賴於電視新聞來獲取資訊,特別是公關服務電視台的晚間新聞節目——Tagesschau and Heute。雖然電視的收視率始終保持穩定,但報紙的閱讀率卻快速下降。德國的報紙公司一方面著手向數字新聞轉型,另一方面更大力加大對傳統的新聞編輯室的投入。但廣告攔截軟體的大量使用(使用率28%)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目前,好幾家媒體和攔截軟體公司處於法律爭端中。

紙媒收入持續下滑 媒體嘗試新營收方式

為內容付費的意願在德國也持續走低,只有7%。但隨著紙質版收入的持續下滑,各大媒體正測試新的營收方式。最受歡迎的在線新聞品牌Der Spiegel在2016年推出了一項政策——現在閱讀,稍後付費。首先,它將部分完整文章藏起來,引導消費者花很少的錢去閱讀完整的文章(每天0.39歐元),然後只有當讀者閱讀的文章價格高於5歐元時才需要付費。Die Zeit也曾提供過免費的高級文章閱讀許可權,但前提是用戶必須先用郵箱註冊,只有當受眾閱讀了一定量的文章后才需要付費。

德國願意為新聞付費的受眾僅為7%,同比下降1%。

本次報告使公眾能深入地觀察到不同新聞媒體在互聯網時代的受眾評價。儘管不同的媒體間呈現出諸多差異性,但仍存在共性。大部分打開率高的歐洲新聞網站都關注主流的時政話題,這與喜好關注極端少數議題的美國媒體完全不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