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百花村市百年春

編者按 專業市場的發展不僅加強了自身市場的功能,也能帶動當地及周邊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輻射能力。一方面,專業市場能促進區域內商品生產和流通,吸引有創新能力的企業聚集,帶動區域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新的產業鏈,促進地區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完善的專業市場體系,可以及時、有效地反映市場供求動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大增強區域經濟活力。本版聚焦各地富有特色的專業大市場,探尋大市場背後的區域經濟活力。

晚上8時許,福建省龍海市的百花村花卉市場依然燈火通明,花卉交易甚是熱鬧。國華花卉店老闆盧美蘭和幾個員工正忙著接待前來買花的顧客。

「今年春節至今我們已經賣出蝴蝶蘭、韓國石斛蘭、馬蹄蓮、盆景杜鵑等十幾萬株,目前還處於供不應求狀態。」說到店裡的生意,盧美蘭眼裡充滿了喜悅,「只要是在百花村,我們一定是『四季如春』」。

行走在百花村花卉交易市場,既可感受蘇州園林的騎樓韻味,又可觀賞歐式風格的店招裝飾、休閑文化的長廊書畫以及古典的大紅燈籠等景色,更有各色花卉品種,吸引著無數的海內外遊客和客商,也使九湖鎮「花木之鄉」品牌愈發響亮。

市場所在的百花村,又名長福村,是全國聞名的花卉種植專業村,位於福建省龍海市九湖鎮。

「2000年1月份,為適應市場交易需求,我們村籌建了花卉市場,後來慢慢發展成漳州市花卉交易中心。」長福村黨支部書記朱子露說。

以百花村花卉交易市場為載體,村外散點種植區域為支撐,覆蓋全國的區域性特色花卉市場逐漸形成。目前,該市場已經是全國「雙百市場工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也是「雙百市場」中唯一的花卉產業市場和唯一的村級市場。

「百花村花卉產業的壯大不僅得益於公司化經營,也是我們主動探索打造立體產業的結果。」朱子露坦言。

自2012年以來,百花村花卉交易市場實行了集中整治,修繕村內騎樓建築,改造閩南文化生態走廊立面,交易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形成花卉交易中心「塊狀」集中和十里花卉長廊「線狀」輻射延伸的花卉市場,打造出一條集休閑觀光、花卉交易及物流倉儲於一體的「走廊式」綜合花卉市場。

隨著「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興起,百花村應勢謀划、順勢而為,又將線上銷售與線下經營緊密結合,打破時空限制,對接全國市場。

目前,全村發展電子商務農戶約500家,在全村佔比超40%,年銷售總額達2.6億元。其中,以多肉植物為主打產品的德隆園藝作為電商領軍企業,年銷售額高達9000萬元。該企業還是人蔘榕、發財樹、富貴竹等小型盆景出口龍頭企業,產品銷往日本、美國、東南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貨櫃約1000個,年銷售額超1億元。

「我們經營花卉生意至今有20年了,客戶較為穩定,每年1、2月為旺季。顧客經常來我們這裡購買,除了看中我們是花卉老店,更看重我們對花卉的熱愛。」提起自己的花卉生意,盧美蘭感到無比自豪。

有一位客戶由於澆水方法不當,導致花朵枯萎,就將花送回盧美蘭手中要求換花,看到一朵朵毫無生機的花,盧美蘭十分心疼:「養花學問多,不同品種對水的喜好都不同,這個鋪鵝卵石的國蘭要4天澆一次水,這個金錢樹要15天澆一次……」每個品種盧美蘭都記得清清楚楚,她還在客戶購買時詳細講解注意事項,藉助微信推廣養花知識,在線解答客戶的疑惑。隨著電商的發展,國華花卉店也開啟了微信和淘寶銷售。

「微信主要靠自己配送,只能送近的地方。淘寶可以賣得更遠,但是運輸過程中盆栽很容易破損,要是能有專門配送大型盆栽的物流就好了。」盧美蘭表達了自己的期望。

漳州花卉協會會長朱江興感慨道:「遙想當年,賣花依靠的是人脈,我認識的人多,花就賣得好,如今網路發達了,微信、淘寶賣花越來越普及。」如今花卉市場機遇與競爭並存,線上線下相結合,需要找准市場定位,加強科技管理,打造特色品種,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對於百花村內經營多年的花農來說,都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就是只要立足於現在的花卉市場,肯定會有喜人的發展前景。但是,年輕商戶們對此並不完全認同,他們也有自己的看法。

「80后」「90后」經營者們不再看中百花村花卉交易市場帶來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他們認為,傳統市場已被老品牌的花卉商戶壟斷,他們有渠道、有資源、有技術,能夠發展得比較好,年輕一代無法與之競爭,只有另闢蹊徑,開拓「新市場」,才能找到新出路。

「花卉市場有一定的局限性,每年春節期間購銷兩旺,但過後的幾個月是傳統花卉市場的淡季。如果能抓住市場差異化需求,打造新興花卉市場,四季都是旺季。」九湖鎮的葉建明,是當地最早一批種植多肉的花農。

2000年,他第一次在廈門見到了引自韓國的多肉植物,便被其外形吸引,之後在自家試種了4畝景天科多肉植物。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掀起了一股多肉植物熱。當時恰逢虎皮蘭、蕙蘭、紅掌等傳統花卉市場不景氣,葉建明等花農立刻意識到了多肉植物背後的商機,迅速擴大種植經營規模。

「我的兒子在昆明自己承包了一大片多肉種植園,他的市場已經不僅局限在老家這個花卉市場了。」葉建明說道,「他們這一代人跟我們有很大的不同,這是時代的變化」。

2014年底,常年種植虎皮蘭的葉春才將承包的10多畝土地改種多肉。「花5元購進一株母本,經過兩三個月繁殖后,便能分出10多個小苗出售,當時的利潤率高達1000%。」葉春才所指的還只是最常見的景天科多肉植物,高端品種則能賣出「天價」。他曾從日本購進一株萬象,「才3個葉片,花了6000元」。但在一線城市,被炒到上萬元的稀有品種屢見不鮮。

「雖然前幾年多肉植物市場緊俏,價格居高不下,但自今年開春,景天科等常見品種價格回落明顯。與高峰期相比,多肉植物價格平均跌幅接近70%。可以說,市場需求趨緩。」雖然市場遭遇了寒流,但葉建明還是充滿了信心,「以前我們是成車成車地出貨,現在我們主要依靠電商零售,產業的轉型提高了我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事實上,當前多肉植物產業的效益仍舊不差。「利潤率能夠達到20%以上,比不少花卉都高。」葉春才正在謀划將種植規模擴大到70畝。

「只有懂得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應對市場風險,不斷尋求產業突破,百花村花卉市場才會歷久彌新。」朱江興說到未來花卉市場發展前景,眼裡充滿了期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