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米飯吃得越多死亡幾率越高?中國人表示不服

本文專家:范琳琳,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食品安全碩士

本文審稿:劉少偉,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后

最近,飲食營養界又出了新話題,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刊登了一篇能夠顛覆你「飲食觀」的文章。很多人把它翻譯成:主食吃得多,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就會提高,死亡的幾率也會更高。

如此的長篇大論,真的用這幾個字就簡單概括了嗎?對於咱們熱愛主食的人,豈不是一個天大的噩耗!

說了什麼?

- 研究範圍:由於以前有關於大分子營養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更多的來自於北美和歐洲,為了能夠對全球人口有更全面的結論,這次研究的範圍十分廣泛和全面。包括了在18個國家超過13萬人,從年齡35-70歲,經過了4-7年跟蹤的膳食調查。

- 結果:調查主要針對兩個方面,一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和致死率,二是關於心肌梗塞、中風、心腦血管疾病和非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在調查過程中,記錄了5796例死亡和4784例心腦血管疾病患病。

結論1: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與總的死亡率升高有關,但與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率沒有關係。

結論2:全脂及各種不同類型脂肪的攝入,與總死亡率降低有關。

結論3:飽和脂肪攝入與患中風的風險降低有關。

結論4:總脂肪、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與心肌梗塞和心腦血管致死率沒有明顯相關性。

怎麼理解?

有關於以上這些科學性研究的調查結果,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理解呢?是不是簡單粗暴的理解為「油比主食好」就行了呢?

研究範圍:全球有10多億人,僅僅一個研究也許並不能代表全部人的所有情況,所以要進行更大差異化的選擇受試者。在這13萬多的受調查者中,包含了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和非洲的低、中、高收入階層,他們在同一地方的居住時間、社會經濟情況、生活方式、健康史和用藥史都有著詳細的記錄。所以在眾多的調查中,這個調查可以說是有足夠的說服力的了。

結論1:什麼是碳水化合物?糖是碳水化合物,主食也是碳水化合物,但是主食並不是僅僅是碳水化合物,它還是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也就是說,主食是一種含有各種營養素的混合物,而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來自於澱粉。此處說的高碳水化合物指的是糖類,也就是各種甜食、各種飲料中增甜的物質,還有加工過於精細的糧食,與澱粉有著天與地的差別。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確實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但並不都是得了心腦血管疾病。

結論2:脂肪一定要吃,但並不是讓你天天吃油炸的、吃大肥肉,在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中,最健康的還是多不飽和脂肪。

結論3:這麼說多吃肥肉能防中風?僅僅是有關而已。

結論4:脂肪的攝入並不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

該怎麼做?

碳水適量吃:根據此調查,亞洲人的碳水化合物攝入普遍偏高,而人吃的比例最高,有67%的佔有率。這並不是吃主食帶來的,更多的是糖類,所以控制糖類的攝入迫在眉睫。

食物多樣性:很多食物中都含有糖,然而吃糖只能給我們帶來糖的攝入,可是不同的主食則不一樣。穀類中,特別是沒有經過精細加工的穀類中,除了澱粉之外,還有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脂肪;薯類和豆類也是如此,它們都是主食變換的豐富選擇。

脂肪不能少:從研究中可見,脂肪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能為了健康及,簡單的遠離油脂。在我們的身體中,本來就有一部分機能需要油脂來維持,油脂更是脂溶性維生素的唯一介質。當然,飽和脂肪還是要控制的,在18%的脂肪攝入比例中,盡量從植物中攝取更多的多不飽和、單不飽和脂肪,更有必要。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