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7位藝術家,120餘件水墨作品,綻放銀川!

《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海報

水墨曾給我們留下一種清雅、傳統的古典印象,但你了解「當代水墨藝術」嗎?它們何以稱為「當代」?原來水墨也可以用裝置和影像的方式來表達!

展覽開幕式現場

銀川當代美術館於2016年6月18日呈現展覽《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本次有台灣著名策展人、藝評家王嘉驥邀約的東亞地區27位藝術家參與展覽。作品形式豐富,展出總數超過120件的繪畫、裝置及視頻作品,只此一次便可領略東亞當代水墨藝術的全景。

關於策展人

王嘉驥是台灣著名策展人、藝評家,他曾為重要藝術家策劃過大型個展,如徐冰、梁銓等。自1998年起,王嘉驥累積策劃當代藝術展數超過30場,曾任2008年首屆台灣美術雙年展、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第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等重大展覽的策展人。

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

東亞

本次展覽有一個特殊屬性——「東亞」,這與我們的身份息息相關,也可追溯到水墨藝術的地理來源。展覽力求鋪陳百年以來水墨藝術與西方物質文明、生活模式之間的碰撞以及藝術家對「現代性」思考滲透的回應與抗爭。

銀川當代美術館藝術總監謝素貞

「文化涵化」是21世紀初現的全球化現象之一,東亞地區的藝術家吸收各式各樣的西方元素或思考並融入了各自的創作中。面臨式微危機的水墨傳統和文化,他們選擇的不是逃避,而是重拾主動性與創新的動能,進而回應當代世界與現實。尚揚《董其昌計劃-3》,布面綜合材料,233×505cm,2006年

水墨

古代的水墨意境已經進入禪的層次,形成了深邃玄冥的境界,而當代水墨則呈現出了一個開放的狀態。觀看此次展覽可感受到當代水墨的創新與生命力,人們的觀念意識、文化信息猶如裂變又重組的細胞,在東西文化頻繁地交流、撞擊之下呈現出了當代再造。展覽現場我們可以將這樣的創作理解為一種文化關懷,各用其法不僅凸顯出當代社會因文化斷裂所導致的欠缺與匱乏,更殊途同歸地傳達出了終極關照。徐累《青花地》,紙本,250×175cm,2008年

再造

水墨藝術不是一成不變的,「再造」是時代更迭所發出的聲音。藝術家會隨著歷史變遷進行社會流動,外至形態內至思想,隨著生存時空與物質環境的變化,他們對時代的回應也會直接或隱晦地反映在各自的創作上。

展覽的主題「聲東擊西」意指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而在反思水墨藝術當代再造可能的同時,期待多重詮釋及創作上的可能則是它更深層次的含義。藤原志保《寧》,和紙、墨,66×200×330cm,2012-2014年「聲東擊西」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對話方式,藝術家通過思考水墨藝術及其文化傳統,藉由異質性的物質、觀念與形式手段提出問題並開拓當代水墨創作的視界,形成創新的另一種可能。展覽不局限於水墨紙絹作品,以「再造」作為思維的前提,重視藝術家創作的問題意識與觀念轉化。策展人王嘉驥

單元

展覽的理論支撐分為五個單元,分別是:1.質變而形變的山水 2.大陸現當代水墨藝術的新潮 3.復興或再生?──寫意與抽象在當代的匯流 4.台灣地區的水墨藝術發展 5.他山之石——以日本和韓國的幾位藝術家為例。宋陵《野生動物之-殘·食》,紙本水墨,172×86cm×5,2016年這五個單元分別闡述了幾個問題:1.隨著21世紀的到來,地球遭遇人類無止境的開發,發出岌岌可危的警訊。山水再一次讓我們感覺到它並不是亘古不老的,自然已質變為人類投射物質慾望的殖民地與試驗田。黃致陽《千靈顯·游聚 , 1306》,墨、礦物彩、絹,160×140cm,2013年徐冰《背後的故事》,綜合媒體材質、磨砂玻璃后的各種材料及裝置,畫芯尺寸330×1650cm、裝置尺寸330×1680cm,2015年徐冰《背後的故事》(局部),綜合媒體材質、磨砂玻璃后的各種材料及裝置,畫芯尺寸330×1650cm、裝置尺寸330×1680cm,2015年屠宏濤《你的深處》,紙上綜合材料,85×140cm,2012年2.「師夷長技」成為21世紀初到政治與文化精英普遍的觀點,美術革命或變法導向必須向西方學習。以寫實匡救寫意之失,自此成為藝術發展的核心思維。任戩《野聲回蕩》,《天狼星的傳說》系列之十六,布面墨彩,120×96cm,1983年王天德《後山系列》(帶碑帖),墨、皮紙、拓片、焰,121×198.5cm,2017年3.美術革命為藝壇帶來寫實與寫意對立的爭端,文人寫意過度被視為近世繪畫衰落的主要原因,這種影響也造成了藝術家對理解西方現代藝術的障礙。江大海《微茫之二》,布面丙烯,200×350cm,2014年在蔡元培認為畢加索的「立體主義」也犯了過度寫意的錯誤,徐悲鴻唯寫實是從,以至於對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等懷抱敵意。潘信華《燃火圖》,水墨設色、紙本,96×216cm,2015年王雅慧《問影#2》,微噴輸出藝術紙,100×100cm,2017年李義弘《揖讓咾咕石》,水墨設色、紙本(絹目洋金箋),94.3×188.2cm,2017年4.台灣在清朝時期的士紳階層薄弱,文藝發展遲滯,1895年以後被日本殖民,繪畫更是只分日本和西洋畫科。直到1949年且將「國畫」帶入台灣,水墨藝術才得以重新紮根與蓬勃。上原木呂《無題》,水墨、紙本,77×71cm,2016年

鄭光熙《人生》,紙本水墨,270×197cm,2013年

金浩得《驀然-劃出空間》,粉筆、墨、紙,209×95cm×33,2010年

5.早在上世紀20年代的藝壇,「國畫」一詞甚至帶有國粹與民族文化意識的。日本在更早的明治維新時代,也有「日本畫」的提出。隨著日本帝國主義擴張,「日本畫」進一步在20世紀初期以「東洋畫」這個名稱在殖民地推展,使得朝鮮都受其影響。

形式

從單語主義到複數元的視野, 「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策劃展邀請不同地理區域、不同歷史經驗、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專業訓練的多重世代藝術家,一同激蕩水墨創作的議題及可能。通過跨語境的對照,希望藝術家能在互為文本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互為主體的可能。張相宜《風與靈魂》,水墨、韓國紙,180×180cm×3,1995年水墨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與文化價值,倘若持續局限於區域性的單語主義狀態,勢必淪為固步自封、難以活化與再興大業。安美子《惺惺·寂寂》,布面水墨,181.2×91.2×9.5cm×12,2013-2017年全球化帶來了共通性與便利性更高的生活方式,文化與藝術的疆界也隨之突破。如果我們相信藝術確實是超越國界的,那麼當代水墨藝術面對全球化的語境就更需要放寬疆界,包括:建立複數元的視野、跨越傳統的區域藩籬、增進視覺能見度等。若是不能與當代世界接軌,水墨創作與審美很難看到世代更新的契機。李茂成《觸5-3》,水墨、紙本,247×124cm×5,2009年

策展人認為,「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所提出的並非結論,而是一個等待接續對話的提議。

創新

與以往傳統的展覽方式不同,本次提供公教活動「滴墨流韻」水拓畫工作坊,讓觀眾在觀展的同時以「玩墨」的形式動手繪畫。在遊戲中感受水墨,體驗傳統水墨的獨特韻味,從傳統水墨出發向觀眾詮釋水墨由傳統向當代的轉換。林延《細雨#2》,宣紙、墨、亞麻布,132×132×17cm,2015年除此之外,美術館「匠心手作」系列公教活動依然在開展,給喜歡織布、陶藝、木版畫的朋友們一次體驗手作的寧靜之旅。展覽現場

銀川當代美術館

銀川當代美術館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座落於黃河西岸且四周環繞濕地公園。基於歷史地理的年輪,銀川結合了中原文化、河套文化、絲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蘭文化等多種文化的激蕩融合,「東西方交流」對積澱葉產生的多元化包容性對寧夏文化特質。銀川當代美術館在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支持下,植基於本土文化,結合全球伊斯蘭藝術以建構一個嶄新的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平台。美術館著重與伊斯蘭國家當代藝術的交流、展覽、收藏、研究與公共教育,包含各式的視覺藝術、建築、設計、時尚等。美術館藏品目前包括200餘幅晚清時期油畫、有關中西方早期對話交流的地圖以及當代藝術作品。這些藏品將作為美術館研究東西方交流的基礎,進而延伸到與伊斯蘭國家的當代藝術研究課題。

銀川當代美術館

展覽: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

展期:2017.6.18—8.20

地點:銀川當代美術館1、2、5、6號展廳

精彩回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