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周一館——洛陽博物館(博物館標準參照物資料庫必備歡迎分享、關注)

洛陽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地方性的綜合歷史博物館。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40多萬餘件,展出文物1.1萬餘件館藏量處於全國博物館前列。

洛陽博物館位於隋唐里坊區西北隅,佔地300畝,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4.2萬平方米,地下2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建築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洛陽博物館北臨洛浦公園,南接植物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洛陽市的文化地標。

展廳介紹

河洛文明

珍寶館

漢唐陶俑館

唐三彩館

石刻館

書畫館

王綉牡丹藝術館

牡丹花都特產展廳

洛陽博物館新館建成於20093月,位於隋唐城遺址公園北側,與中原明珠電視塔、新區政府大樓等城市地標性建築遙相呼應,總佔地約300畝,投資4億元,建築面積62萬平米。整個建築由主樓和附樓兩部分組成,長230米、寬140米。展館設計突出人性化,專門設計了公眾互動區、公眾休閑區以及文物收藏、研究等。其功能設施包括1個基本陳列和7個專題陳列,常設展品約1.5萬件,內部設計有完善的公眾互動區和休閑區以及文物收藏、研究及修復區等。

為全面展示洛陽13朝古都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洛陽博物館在設計理念上突出了五個方面:

都城文化

洛陽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歷史文化名城。設計方案將屋頂按功能劃分為13個部分,象徵在洛陽建都的13個朝代。同時,連綿起伏的屋頂形象,也再現了洛陽歷史上作為都城的恢宏氣象。

遺址文化

由於歷史上戰爭及人為破壞,洛陽大量的文化古迹都沉寂於地下,通過後來的考古發掘展露於地,遺址文化是洛陽的重要特徵。方案通過在建築牆身及屋頂設置不規則的採光孔來暗示這一主題。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泉、河圖洛書是河洛文化的代表,被譽為先民心靈思維的最高成就。方案通過對屋頂的拓撲組合,變化抽象地表現了河圖洛書的意象,並在博物館南面設計了以「河圖洛書」為主題的綠化廣場。

園林文化

除了城市的輝煌成就外,洛陽園林也是古代園林藝術的奇葩。新館設計在空間布局上充分吸收了園林布局手法,結合展覽流向設置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內庭園和採光天井,使遊人在參觀中始終保持與自然的親密接觸。

地理形勝

附樓的形體處理採用地景手法,解決了主體與陪襯的形體關係,形象地再現了洛陽城市選址背負邙山、南望伊闕的地理特徵。

洛陽博物館集中收藏有洛陽地區出土的上自史前,下迄明清時期的各類珍貴文物,尤以夏商周三代青銅禮器、漢唐陶俑、唐三彩和宋代瓷器等,藏品數量較大,種類豐富,富有地域特色,在文物界佔有一定的地位。

乳釘紋青銅爵

名稱:乳釘紋青銅爵

時代:二里頭文化(約公元前21世紀-13世紀)後期

規格:高22.5厘米,寬31.5厘米。

出土時間地點:1975年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簡介:

乳釘紋青銅爵,飲酒器。 1975年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出土,現藏洛陽博物館。長流尖尾,束腰平底,三錐足細長。流折處有兩釘形短柱。腹部一面有凸線兩道,兩線之間橫列五枚乳釘裝飾。器壁甚薄。有「天下第一爵」之美譽。

方格紋銅鼎

名稱:方格紋銅鼎

規格:通高20厘米,口徑15.3厘米

簡介:

夏、商、周三代承替延續千年之久,創造了絢麗燦爛的青銅文化,在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中,鼎是青銅文化的代表,一般有圓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之分,被稱之為「國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

據有關文獻記載,氏族社會晚期,中原大地洪水滔天,華夏諸族共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因勢利導,鑿闕開河,經過18年的不懈努力,終於降服水患,實現了河晏水清,天下太平。於是,華夏諸族推大禹為領袖。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

這樣,『九州』就成為的代名詞,『九鼎』也就成了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千百年來,鼎被賦予太多的神秘色彩,已經濃縮成為一種抽象的文化符號,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

這件青銅器於1975年在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鼎收口、圓腹、平底、錐狀三足,沿上鑄二環形立耳,腹飾不規整的方格紋。該鼎合抱模鑄風格,端莊規整,但略顯稚拙粗糙,紋飾圖案具象樸素。方格紋銅鼎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鼎,號稱「華夏第一鼎」,堪稱國之重寶。

綠松石龍形器

名稱:綠松石龍形器

時代:二里頭文化(約公元前21世紀-16世紀)後期

規格:長約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狀各異、又細又小的綠松石片粘嵌而成。

簡介:

2002年春,在清理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南院的一座墓葬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這件綠松石龍形器——長約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狀各異、又細又小的綠松石片粘嵌而成,其中,最小的綠松石片直徑僅0.2厘米,厚度約0.1厘米。龍形器的龍頭呈扁圓形,並伸出許多條龍鬚或鬢,吻部微突出,額面中脊鼻樑明顯,梭形眼眶對稱。龍身略彎曲,中部脊線向兩側下斜,全身布滿菱形鱗紋,尾尖內蜷。在龍形器尾端不遠處,還有一個綠松石條形飾,與「龍體」近乎垂直。

與今人喜金好玉不同,夏商時期,綠松石一直被人們視為寶石,多為貴族所使用。因此,凡出土有綠松石飾物的墓葬,多是等級很高的墓葬。「在綠松石龍出土之前,二里頭遺址曾出土了3件鑲嵌有綠松石的銅牌飾,色彩絢麗、製作精美,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轟動。」市博物館保管部主任張玉芳說,這件綠松石龍形器宛若一條游龍,在早期龍形器中十分罕見,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國寶」,被命名為「龍」。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名稱: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規格:通高16.5,寬11CM

簡介: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1984年秋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為盾牌形,面微突起,它是先鑄好牌形框架,然後有數百枚方、圓或不規則的綠松石粘嵌成突目獸面。這件牌飾出土於死者胸前,很可能是一件佩戴飾品。是目前發現最早也是最精美的鑲嵌銅器,可以說他的發現開創了鑲嵌銅器的先河。

玉璋

名稱:玉璋

規格:長48.5厘米,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

出土時間地點:1974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簡介:

玉璋1975年出土於偃師二里頭遺址,玉璋主要盛行於夏商時期,是古人在祭祀、朝會、交聘等禮儀場合使用的禮玉之一。

夏商周時期,是中華民族禮儀制度的初步形成時期。在禮儀制度初步形成的過程中,玉逐漸被賦予越來越多的文化內涵,成為古人在祭祀、朝會、交聘等禮儀場合所使用的重要器物之一。1975年,出土於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玉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該玉璋長48.5厘米,呈扁平長方體狀,前端薄而寬,兩面扁平,刃口略凹呈弧形;後端兩側有齒飾,與兩面齒飾對應處留有平行陰線;長方柄,柄前正中有穿孔。玉璋始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主要流行於夏代和商代。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玉璋出土于山東的龍山文化司馬台遺址。而在出土的玉璋中,商代以後的玉璋較少,戰國以後的玉璋幾乎見不到。

母鼓銅方罍

名稱:母鼓銅方罍

時代:商代

規格:通高50,肩寬33厘米

出土時間地點:1963年洛陽市北窯出土

簡介:

母鼓方罍(léi),1963年,出土於洛陽北窯。母鼓方罍就是商代青銅器的典型代表。

罍是一種酒器,流行於商周時期。母鼓銅方罍方體溜肩,直口圍足,蓋子四阿屋頂形,獸首銜耳,下腹有獸首鋬頸和肩飾龍紋,腹飾長鳥紋和垂葉龍紋,蓋和圈足飾獸面和龍紋。蓋內器口各有「母鼓」二字。通體均飾以龍紋、雲雷紋組成的浮雕獸面,腹部飾有龍紋組成的垂葉紋,器蓋似四面起坡的屋頂,四角及罍中部有突起的扉棱,蓋內鑄有銘文「母鼓」二字,應是鼓國女子嫁與母氏男子所得的稱謂。整件器型外形穩重大氣,器身紋飾華麗,在商代晚期流行一時,是商晚期青銅酒器中的精品。

玉戈

名稱:玉戈

時代:商代

規格:長48厘米

出土時間地點:1985年洛寧縣陳吳鄉西寨子村出土

簡介:

1985年出土於洛寧縣陳吳鄉西寨子村的玉戈,長48厘米,鋒呈斜三角形,主要流行於商周時期,其形狀雖類似後來的匕首,卻實為禮器。古人將石之美者稱為「玉」,後來這些玲瓏剔透的美玉更是被賦予通達神明的內涵。戈是夏商周三代常用的一種兵器。其中,以玉為戈始見於二里頭文化,流行於商周。因此玉戈普遍出土於商周時期的墓葬之中。

玉戈形制的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夏商早期為玉戈興起階段,此時玉戈尺寸普遍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最長的出土於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長97厘米。同時,該時期的玉戈援部略呈弧度,多數無中脊,僅有鈍脊,紋飾簡單或無紋飾。

商晚期和西周是玉戈的流行時期,此時玉戈的尺寸明顯變小,大的有15厘米至20厘米長,小的有4厘米至5厘米長。玉戈分直身、彎身兩種,皆有中脊或三脊,紋飾也複雜化,有粗陽紋、獸面紋和變形雲紋等。西周以後,玉戈逐漸消亡,漢代以後基本絕跡。

作為一種禮器,玉戈主要用於祈求力量與勝利,彰顯威嚴與等級。大玉戈可以擺在屋子裡或者掛在牆上,用來辟邪;小玉戈可以掛在腰間或脖頸,用於彰顯威嚴或祈求勝利等。這種形制的玉戈也常見於四川金沙、三星堆遺址,應是中原文化同周邊地區文化交流的結果。

玉鉞

名稱:玉鉞

時代: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13]

規格:縱14.3厘米,橫11.3厘米,

1.5厘米,孔徑5.2厘米。

出土時間和地點: 1978年吉利區出土

簡介:

作為一種斧形玉器,「王」字之源,玉鉞是王權之象徵,代表著生殺大權。鉞應由石斧演變而來。

由於玉鉞具有寬大、厚重的特徵,所以成為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禮器之一,象徵著權力和威嚴。據《說文》載:「鉞,王斧也。」《尚書》載:「王左杖黃鉞。」這說明玉鉞象徵著王權,象徵著生殺大權,象徵著刑罰。「在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王』字就畫成『戉』形。」高西省說,最早的「王」字就是由「戉」演變而來的,表明在文明時代前夕的軍事民主制時期,軍事領袖和政治首腦合為一體,「而這些人手持之鉞,即成為權力的象徵物」。

在遠古時期,人們由於自然知識相對匱乏,常把最好的物品用來祭祀上天和神明。「玉就是人們獻給神明的最好祭品。」高西省說,不僅如此,古人還充分發揮想象力,賦予玉器很多內涵,如純潔、權力等,借玉器表達某種願望和思想,進而形成了源遠流長的玉文化。

獸面紋銅方鼎

名稱:獸面紋銅方鼎

時代: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規格:高36厘米;口長33厘米;口寬25厘米

出土時間地點:1977年洛陽北窯龐家溝西周墓出土

簡介:

獸面紋方鼎俗稱「洛陽鼎」,紋樣莊重威嚴,肅穆,是西周早期極難得的上乘之作。雙立耳,方腹,四柱足。方腹四面均為一高突棱為鼻樑的浮雕牛角形聚睛凝視、擴口露齒獸面侵占,均以非常工細的雲霧紋襯地,柱足頂端同樣飾浮雕獸面。鼎為炊具,也是等級、身份象徵的禮器。該件方鼎可稱為西周方鼎中的第三大方鼎。且鑄作精工,造型俊美。是商周青銅禮器具有典型意義的代表作。

叔牝方彝

名稱:叔牝方彝

時代: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規格:高32.6厘米,口長,23.5厘米

,19厘米.7.75公斤

出土時間地點:1960年洛陽郊區小李村出土

簡介:

1947年秋,在洛陽市郊小李村西南處,一座古墓被盜。古墓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包括青銅禮器鼎、簋(guǐ)、彝、尊、兵器戈、矛、鑾鈴、馬面飾以及玉器、玉刀等。這批珍貴的文物出土后,大多流失海外。1960年市文物部門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並收藏了這批文物中的一件青銅器——現藏於洛陽博物館的叔牝方彝。

叔牝方彝呈長方體,是一種典型的西周早期盛酒器,蓋、身、座飾以雲雷紋為地的三層半浮雕花紋,其蓋、腹主體花紋為饕餮紋,唯口沿下、圈足及蓋頂上飾一周鳳鳥紋,紋樣繁密工細,鑄造精工。

該方彝形制與著名的令方彝、折方彝極為相似。它的蓋及腹內鑄銘文312字「叔牝賜貝於王姒用作寶尊彝」,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據器型和銘文認為「當是武王或成王時器」,銘文中的「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當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叔武。這件器物即為王室重器,是西周時期青銅禮器的典型之作。國內僅此一件,彌足珍貴。

錯金銀銅鼎

名稱:錯金銀銅鼎

時代:戰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規格:高16.5厘米,腹徑13.2厘米。

出土時間地點:1979年洛陽市西工區地下窖藏出土

簡介:

1979年洛陽市西小屯村村民在勞作時,發現了一座地窖,文物工作者聞訊趕來,在地窖里發現了錯金銀銅鼎。銅鼎蓋器組成圓球形,附耳、短流。三獸蹄足蓋及腹背飾錯金細瓣花、三角雲紋,是一件罕見的工藝美術品。鼎,是用來盛裝流質食物的器具。鋪首銜環,是用來提攜的構件,常見於鼎、壺類器物的腹部。而以鋪首銜環做蓋鈕的形制,在商周青銅器中極為罕見。這種錯金銀的炊食器具,只有王室貴族家中才有,而出土此鼎的地點,恰在洛陽市的東周王城遺址區內。因此可以認為,這件精美華貴的器具,應是東周王室的用品。

古人的裝飾手法有多種。「鑲」是把東西嵌進去或是在外圍加邊,「嵌」是把東西鑲在空隙里,而「錯」則是用厝(cuò)石加以打磨使之光平。錯金銀,也稱金銀錯,是先在青銅器表面鑄出或鏨(zàn)刻出凹槽,然後嵌入金銀絲、片等,錘打牢固,再用厝石將其打磨光滑,使之與器物表面相平,最後用木炭和清水打磨,使青銅器表面和金銀紋飾各顯出不同色澤,映襯出瑰麗的圖案,達到突出圖案和銘文的裝飾效果。金銀錯這項精細工藝是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另一側面也展現了東周王城曾經的輝煌。

戰國玉人

名稱:戰國玉人

時代: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1年)

規格:通高7.50厘米青玉質

出土時間地點:1987年洛陽銅加工廠出土

簡介:

戰國玉人於1987年洛陽銅加工廠出土,作跂坐狀,雙手交叉置於腹前。跣足交叉於臀下。頭戴假面具,面具上附髮髻,粗眉大眼,如意狀鼻,高顴大口,唇上划須。面具以繩縛於腦後。頭頂短髮結辮,大耳。上身著雞心領短袖窄衣,下著短褲。飾以大小方格、三角和條帶紋。

圓雕玉人在晚商和西周時期墓葬重多有出土。多位跪坐和站立狀,其用途具有普遍的宗教含義。春秋戰國時期玉人的發現不多,且形制矮小。此玉人的出現在當時極為罕見。玉人的服飾及穿戴更是以往所罕見。頭戴假面具的形象尤顯其神秘莫測的身份,雖然至今對此尚無定論。但一般認為其身份應為驅鬼辟邪正行儺戲的方相士的形象。這為研究戰國時期服飾及宗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東漢石辟邪

名稱:東漢石辟邪

時代:東漢

規格:高1.9米、長2.9米,重達8噸。

出土時間地點: 199212月孟津油坊村出土

簡介:

1992年,孟津縣會盟鎮漢光武帝陵南1公里處,村民正在為挖水渠幹得熱火朝天。挖至距地表約5米深處時,一塊巨石致使施工的村民無法繼續深挖。該縣文物部門聞訊后,立即組織發掘。多個大型石雕殘件相繼呈現在考古隊員面前。經修復,一座高1.9米、長2.9米,重達8噸的巨型石獸傲然挺立,石獸身長雙翼,形似獅虎,威風凜凜。

這座石辟邪系用完整的一塊青石雕成,身若虎豹,頭類獅子,嘴大牙銳,身長雙翼,昂首怒目,長尾拖地,雙角直豎,造型非常奇特,似有正欲起飛之感。整個石獸身體比例、神態、肌肉線條恰到好處,形象渾厚凝重,神氣十足,極具想象力;從雕刻技法來看,圓雕、平雕、線刻自然融匯,點、線、面、體結合得天衣無縫,展現了漢代爐火純青的石雕藝術。

迄今為止,在國內出土文物中,體形這麼大、藝術手法如此精湛的石辟邪僅此一尊。

白玉杯

名稱:白玉杯

時代:曹魏(公元220年—265年)

規格:高11.5cm

出土時間地點:1956年洛陽市澗西區曹魏正始八年墓出土

簡介:

白玉杯是曹魏時期的飲酒器,1956年洛陽市澗西區曹魏正始八年墓出土,採用名貴的和田美玉琢制而成。杯體拋光細潤,線條流暢。雖沒有任何裝飾,卻給人以美在天然的感受,這與魏文帝曹丕極力推薦簡樸的社會風氣極為吻合。反應了玉器由濃重的政治等級化向世俗化轉變的重要史實。這件玉器精品出土有確切紀年的曹魏墓葬,墓葬雖曾遭到盜擾,但處於角落的玉杯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

正始石經

名稱:正始石經

時代:曹魏正始二年

規格:長75.4厘米,寬約50厘米[20]

出土時間地點:1922年洛陽市偃師縣佃庄鄉大郊村(今太學村)出土

簡介:

曹魏在洛陽立國后,太學再度繁榮起來。曹芳繼承皇位后,決心整理《熹平石經》碑石,並刻經石作為補充。於是就有了從正始二年(公元241年)開始刻制的《正始石經》。北魏時,地方官建寺缺乏石料,便就地取材,用了部分石經的石碑。東魏建都鄴城,統治者欲通過水路將兩種石經一起從洛陽搬遷到鄴城,但運至今孟州市境內時,遭遇塌堤,近半石經掉入黃河,運到鄴城時,《漢魏石經》只剩下52塊了。公元579年,北周統治者又將石經從鄴城遷回洛陽。隋朝建立后,統治者又將部分石經從洛陽運入長安,不久被隋朝某政府部門改製成柱礎。到唐朝初年,魏徵收集石經時,已「十不存一」了。目前,國內所有《正始石經》殘碑存留的文字也不過2500余字。

正始石經於1922年發掘於偃師市佃庄鎮太學村,出土后即被保存,它長75.4厘米,寬約50厘米,碑表刻《尚書》,碑里刻《春秋》,有600字左右。

三彩女坐俑

名稱:三彩女坐俑

時代:唐代

出土時間地點:1964年洛陽市瀍河區北窯唐墓出土

洛陽唐三彩在陶瓷史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它極為鮮明地反映了唐文化高峰時期博大清新,光彩照人的輝煌藝術成就,這件三彩女坐俑,是1964年洛陽北窯出土,高27厘米俑胎質堅硬,施釉均勻,無釉流痕,代表了很高的燒制水平,女俑頭梳單髻,面平頰豐滿,以墨細描曲眉,用朱紅點染嘴唇,這一「開相」工藝增了人物形像的質感。她身穿黃色長視襦衣,姿容豐腴,儀態嫻雅,代表了盛唐時期婦女的一種風範。是一件具有時代生活氣息的唐三彩代表作。

其他精品一覽:

青銅器

東王公西王母車馬畫象銅鏡

東漢(公元25-公元220年)

鎏金銅龍首柄

東漢(公元25-公元220年)

鏤空雙鳳紋蓋銅熏爐

西晉(公元265-公元317年)

三輪銅鳩車

「王作」銅鼎

時代:春秋

出土時間地點:2002年洛陽市西工區第27中春秋墓出土

玉器

夔龍瑪瑙璧

透雕龍鳳紋玉佩飾

東漢(公元25-公元220年)

伏人玉環

東漢(公元25-公元220年)

玉鴞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

1964年北窯龐家溝出土

三彩器

三彩獸面鎮墓獸

唐代

三彩騎馬男俑

唐代

三彩高胡帽男牽馬俑

唐代

三彩藍釉白斑馬

唐代

三彩騎馬女俑

唐代

1981年洛陽市龍門東山安菩夫婦墓出土

佛教造像

銀鎏金宗喀巴像

時代:清代

鎏金銅觀音

時代:清代

泥塑人面像

尺寸:殘高25厘米

出土時間地點:1980年洛陽偃師永寧寺塔基出土

石刻

石虎

北魏(公元493534年)

1980年洛陽邙山出土

106厘米

蹲踞狀,圓睜雙目,須作三縷,彎曲下垂,腹下未鏤空,尾巴浮雕在臀部。為北魏孝庄帝靜陵石刻。

陶器瓷器

八卦符號陶罐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1998年洛陽北郊五女冢村西周墓出土

14.8厘米

泥制灰陶。口微侈,圓唇,束頸,斜折肩,圓腹下收,平底。肩部刻畫一周八卦符號。肩上刻畫的八卦符號極為罕見。

青瓷雙耳簋

1964年洛陽瀍河區出土

16厘米

灰白色胎。敞口,卷沿,斜肩,喇叭形圈足。腹部兩側有對稱的「3」與反「3」字形耳。器內外施淡青色釉。釉面不勻,流釉現象明顯。

草葉紋釉陶罐

東漢(公元25220年)

1995年洛陽市吉利區大化纖工程漢墓出土

19.6厘米

小口,厚圓唇,豐肩,弧腹下收,大平底,肩部飾有四組橫置的白色「S」形草葉紋。

醬褐釉網格紋四系瓷罐

東漢(公元25220年)

1953年洛陽市郊燒溝漢墓出土

22厘米

直口,圓肩,鼓腹,腹上部有四個等距離扁形耳,耳部飾凸棱一周,肩、腹部飾細布紋。施醬褐釉。造型古樸,製作精細,為漢代瓷器中少見。

斗獸紋綠釉陶壺

東漢(公元25220年)

洛陽出土

44.5厘米

侈口,束頸,圓肩,深腹,平底,假圈足。外表施深綠釉,肩部一周半浮雕斗獸紋圖案,以兩個對稱的銜環鋪首為界分為兩部分,一是熊面人與獅形獸相鬥的場面,一是騎馬者拉弓射獸的場面。斗獸是漢代百戲中的一種,演員在表演時要化裝,戴上假面具。此壺浮雕中的斗獸者皆有假面具。浮雕斗獸紋在漢代出土文物中比較罕見。該壺繪畫形象而富有生氣,釉色清新明亮,光彩照人,是低溫鉛釉陶器中的精品。

其他: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洛陽市洛龍區聶泰路

佔地面積:300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夏季08:30-17:30冬季08:30-17:00

交通信息:在市區乘坐374968路公車,在「聶灣南」站下車后,再沿著唐聶七街向東步行約10分鐘即到。或者乘坐77路公車,在「洛陽博物館」站下車后,再向西走到聶泰路口轉向北,步行約15分鐘可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