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網紅打車「被迷」,所謂「迷藥」藥效真的那麼強大嗎?

出品:科普

製作:懸壺科普團隊

監製: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近日,一個「網紅打車被迷」的帖子在微博和朋友圈熱傳,該網紅即電商博主@滕雨佳Amiu。她在微博上發文稱自己在凌晨1點多打車回家時,疑遭司機下迷藥,讓她感到頭皮發麻,呼吸困難,很想睡覺,就像打了麻藥一樣。最後因自己機智,使用了各種方法,而得以安全下車並報警。

在微博發出后,她受到各方質疑,網友們稱這樣的「迷藥」根本不存在。目前,事件的真相還在調查中,我們不知道該網紅所言是否為真,還是只是為了吸引眼球,打廣告。

而從過去的類似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捷運上遭「迷藥」毒手的事件,最後都遭「闢謠」。

那麼,從純科學的角度來看,究竟存不存在這樣快速奏效的強大「迷藥」呢?

或許沒有藥效這麼強的「迷藥」

從醫學角度來講,麻醉藥物當然是可以製造出來的,但是其藥效多數沒有傳說的那麼強勁。

由於外科手術的需要,臨床中必須使用藥物作用於人體,產生鎮靜、無痛效果,方能進行手術操作。麻醉藥物主要包括鎮靜、止痛、肌肉鬆弛三類,大部分鎮靜藥物都是通過吸入呼吸道進入血液循環而起作用,達到讓患者深度睡眠的目的。同理,趁人不備而令其吸入高濃度的該類藥物,確實可以很快達到令人意識喪失的效果,而將強力肌松藥物皮下注射后,亦能在短時間內使人肢體無力、喪失抵抗能力。

市面上的「迷藥」會傷神經嗎?

與醫學上正規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不同的是,迷幻製劑所產生的效果難以預測,常常取決於使用者自身的心理預期與所處的環境。

研究表明,市面上出現過的麻醉、迷幻製劑主要包括惰性氣體(如氙)、簡單的無機物和有機物(N2O和氯仿)以及複雜的有機物(鹵化烴、醇、醚、甾類),這些藥物通過激活γ-氨基丁酸受體(GABA)受體、阻滯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而發揮作用。GABA受體是腦內抑制性神經遞質的作用位點,上述藥物通過增強GABA受體介導的電流降低神經元的興奮性,使人意識喪失;而NMDA受體是廣泛分佈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氨基酸受體,上述藥物作用於NMDA受體后,可以阻滯神經系統的信息傳遞,導致認知功能障礙。

雖然上述藥物不會對神經系統產生永久性損害,但可以一過性地使人意識喪失,在封閉環境下,容易受外界所支配。

「可能我被迷了」

好在市面上出現的迷幻藥物,多為純度較低、作用輕微且短暫的製劑,其作用強度並非之前的網路傳言當中所說的那般強大。只要我們提高警惕,就算吸入或者被注射少量藥物,也可以及時呼救或者抵抗,在藥物發揮最大作用前嚇退不法分子,並上報公安機關,隨後及時就醫,防治發生神經系統毒性損傷。

為什麼躺槍的總是神經系統?

為什麼在過去出現的「謠言」中,壞人用的藥物總是針對神經系統?人體的感覺和運動受神經系統(腦和脊髓)支配,神經系統是結構和功能最複雜、起主導作用的調節系統,人體內各器官系統均在神經系統的調控下,完成統一的生理功能。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形成了語言、意識、思維活動等高級功能,並由特定部位的神經組織完成。因此,之前我們聽到的「謠言」中,不法分子總是通過藥物作用於人體的神經系統,達到控制受害者的目的。

希望,最終這一「網紅打車被迷」的事件可以儘快水落石出,讓網友們可以知道真相。但是,不管這種強力「迷藥」是否真的存在,我們乘坐各種交通工具,或遇見陌生人時,都應該小心謹慎。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科普」是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