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孩子摔倒,三種不同的態度培養三種寶寶

文| 文章由「石家莊金貝佳」(同微信 sjzjinbeijia)整理編輯發布

寶寶摔倒了,扶還是不扶?關於這個問題相信媽媽們可以爭論很久,有的媽媽認為不扶是為了讓寶寶更堅強,有的媽媽認為不扶會讓寶寶很受傷。到底哪一方的意見是正確的,就連專家也爭論了很久。今天我們就來科學的討論一下寶寶摔倒了,該不該扶?

家長不良的三種態度

在寶寶學步期,學齡前,走路不穩摔跤是經常的事。這個時期往往是寶寶剛剛開始認知世界,形成性格的時期。在這樣一個敏感期,家長對於寶寶性格的形成起著深遠的影響。寶寶摔跤時家長不同的反應決定了寶寶不同的性格。作為家長,面對孩子摔跤總是會擔心。但摔跤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需經歷的歷程,只有通過摔跤寶寶才能鍛煉到自己的平衡性,協調性,學會評估環境風險,對於疼痛產生相應的恐懼。

家長影響孩子不良性格的三種態度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家庭相應的育兒理念,對於孩子摔跤這件事情,不同的家長也會做出不同的反應。第一類家長是驚慌型,這一類家長在孩子摔倒時會急急忙忙把孩子抱起來,詢問哪裡受傷了。這一種態度是不可取的,年幼的孩子對於外界認知少,孩子會根據摔倒痛不痛做出反應。寶寶摔倒了,不痛就自己爬起來,摔疼了會哭。

面對驚慌型的家長,孩子會被家長急切的反應嚇到,覺得摔跤是可怕的事情,從此每次摔跤不痛孩子也會因為恐懼而哭。這一類家長在孩子摔倒時的緊張表現會導致孩子對摔跤產生恐懼,從而影響孩子學步,不敢做有危險性的行為。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膽小怯弱遲疑,在面對新事物不敢主動探索。

第二類家長是傳統的老一輩教育,當孩子摔倒了,將責任轉移到物品身上。比如孩子因為凳子絆倒摔跤疼的直哭,家長為了安慰孩子就打凳子,責怪凳子為什麼要把我家寶寶弄摔倒。這一類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差且深遠,年幼的孩子處在思想認知時期,長期聽到這種話,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久而久之,孩子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認識不到自己不足的人。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會出現不服管教,認識不到自己錯誤同時不斷犯錯的惡習。

第三類家長是強硬型的家長,一般是爸爸教育孩子出現的明顯錯誤。當孩子摔倒時,這類家長不會去詢問,或者扶孩子起來。而是要求孩子自己站起來,以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這一類家長在孩子摔倒時表現出強硬的態度,甚至不允許其他人扶孩子起來。

這類家長的本意是為了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但往往適得其反。這一類家長引導出來的孩子往往比較冷漠,因為孩子在困難的時候得不到支持,對外界和家長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這一類孩子往往會變得軟弱粘人,扭扭捏捏,而這會引來家長更加強硬的對待,致此孩子會變堅強,但是同時也會變得冷漠,成長后不主動幫助別人,也不接受幫助,往往會受到極大的挫折。

孩子摔倒正確的應對方式

面對孩子摔跤,擔心是每個家長的正常反應。但是爸爸媽媽作為大人,需要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對於孩子一生都有幫助,而不良的性格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處處碰壁。在學齡前,孩子性格的形成與父母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

寶寶摔倒如何應對

當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倒,緊張焦急是人的正常反應,但媽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寶寶摔倒之後有一兩秒的時間是反應期,媽媽可以在這一兩秒內調節情緒。媽媽需要用盡量輕快的語氣詢問孩子,讓孩子意識到摔跤是生活中正常的現象。詢問的話是:「疼嗎?我們可以繼續玩嗎?。這句話可以讓媽媽知道寶寶是否受傷,同時可以培養寶寶的獨立自主性。在寶寶向媽媽尋求幫助之前,媽媽不需要主動去幫助孩子。

如果寶寶摔跤覺得疼,發脾氣,哭鬧,媽媽應該控制好情緒,不要責罵孩子。媽媽要告訴孩子:「媽媽在,媽媽知道你疼!」理解寶寶的情緒,疏導寶寶的情緒很重要。在孩子平靜下來的時候,媽媽可以以開玩笑的方式分析寶寶的摔倒過程。比如孩子因為凳子絆倒,媽媽可以假裝自己也被凳子絆住摔倒,以誇張有趣的方式告訴孩子走路要小心,絆倒凳子會摔倒這樣的教訓。

摔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故,爸爸媽媽要引導寶寶面對挫折,不能把錯誤怪到別的事物之上。研究顯示,孩子摔跤時,爸爸媽媽正確的處理方式可以幫助培養孩子促進寶寶運動、情緒管理、風險評估等能力發展,也能幫助寶寶養成勇敢、獨立的性格。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石家莊金貝佳公眾號 sjzjinbeijia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