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話說鳳凰山廟會

對於鳳城人來說,除過年過節之外的重大節日,莫過於鳳凰山廟會了。在很多人兒時的記憶里,進入農曆四月,周邊的人便早早地把日曆翻了又翻,屈指盼望著廟會的到來。這時,女人們相互串門,高聲招呼,打算著那一天結伴而行。男人們則把口袋裡閑錢數了又數,細細盤算著該領著家人吃點啥和買點啥。日子因為渴望和虔誠漲得滿滿的,人們猶如涌動的愛河水,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湧向鳳凰山下……

廟會的由來

五月的鳳凰山,綠韻跳動,鳥語花香。廟會這天,山下人潮湧動,熱鬧空前。一年一度的傳統民俗活動——鳳凰山廟會吸引著八方遊客。

鳳凰山廟會是丹東地區最為興盛的兩大廟會之一,因其歷史的久遠和曾經的興盛而聲彌遐邇。鳳凰山廟會是藥王廟會,是為了祭奠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中華民族的典籍中,孫思邈無疑是中華醫學的開山鼻祖。他博覽群書,廣泛收集藥方,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至今仍然是中醫的經典。

在鳳城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孫思邈曾隨唐太宗李世民來到鳳凰山,觀山之奇妙,便將隨身的醫藥種子撒在山間,從此這裡便有了救命濟世的神葯。人們感激他的功德,在鳳凰山上修建祠廟,焚香拜祭。

顯而易見,傳統的鳳凰山廟會,是為了祭祀藥王孫思邈的生日而興起的,是一種帶有宗教色彩的文化現象,有著濃厚的民俗文化底蘊。

有歷史記載的鳳凰山藥王廟,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間。據2003年版的《鳳城縣志(校注本)》上記載,斗母宮旁有一處遺址,係為藥王廟。具體的修建的年月已無從查證。但有碑三塊,乾隆十八年(1753年)、嘉慶十四年(1809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皆曾重修過。「文化大革命」期間,藥王廟被損毀。民間也有藥王廟建於唐朝或明朝的說法,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史實作為依據,不足以採信。

從2003年版的《鳳城縣誌(校注本)》記載來看,從1753年至1840年,每隔40多年,藥王廟就被重新修繕一次,足見當時其香火的旺盛。由此不難想象,旺盛的香火自然吸引了許多香客紛至沓來,小商小販也尾隨其後,逐漸形成最初的民間性集會活動。如果以1753年第一次修繕藥王廟時間推算的話,鳳凰山廟會至少也有250多年的歷史。

鳳凰山廟會曾有藥王出巡的宗教祭祀活動,據1997年版《鳳城市志》記載,藥王出巡是在農曆4月27日。所謂出巡,即是將藥王神像從廟內請到轎上,再由專人抬游全城。藥王出巡是極為隆重的,儀仗所經之處,號炮聲聲,隊列兩旁人群攢動。從鳳凰山到鳳凰城的沿途中,人群簇擁叩拜,祈福平安。神像進城巡遊一周,臨街的商家、店鋪和住戶,都在自家門口備好香案、祭品,祈求藥王庇福。巡遊結束,將神像請回廟內。於次日子時(現在的半夜11點至零晨1點),方圓數百里的人們爭相趕到廟內,進廟燒得頭一柱香,進獻第一桌貢品,以求健康平安。出巡活動從前清一直延續到民國1921年後停止,但廟會活動依然興盛,聲名遠播域內外。

據老人們回憶,舊時的趕廟會的人,除求子、焚香還願、求醫祛病、卜問吉凶外,較突出的還有「跳牆」、「叩長頭」等帶有迷信色彩的古老習俗。在封建社會中,這些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習俗,非常典型地體現了當時民間百姓的生活觀念和心理。但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這些陋習已逐漸被人們所摒棄。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對健康平安的渴望。

廟會的興衰

一般說來,廟會都是在戰亂過後突然來臨的和平年代才興盛起的。不是太平盛世,一般是沒有廟會的。在老鳳城人的記憶里,剛解放的那些年,廟會空前興盛,聲名遠播,最高日人流量達到25萬人次。解放后,鳳凰山廟會曾改稱為鳳凰山山會,但人們仍習慣於稱之為廟會。1968年,鳳凰山廟會因「文化大革命」停辦。1979年5月21日至24日,農曆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接連四天舉辦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鳳凰山廟會。

最被鳳城人津津樂道的要屬80年代初期的那幾場鳳凰山廟會。那時,「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蟄伏已久的人們從「禁錮」的思想掙脫出來,如同過年般企盼廟會。還沒到農曆4月28正日子,十里八村的人們就拋卻了手中的諸多雜事,三五成群的從百裡外趕來。這個季節的鳳凰山正值花紅葉茂,翡翠般碧綠的草,葳蕤蔥蘢的樹,芬芳爭艷的山花。孩子們如野馬般,時而在山野間瘋跑,時而在人流中竄動。大姑娘和小媳婦們穿上當下最時髦的衣服,像鳳凰山上那撩人情思山杜鵑,吸引著男人們的目光。從鳳城到鳳凰山的沿途中,人潮湧動,各式的衣妝匯織成一幅橫亘大地的彩虹,展現出一幅生動的浮世繪長卷。

據上了年紀的人回憶,舊時廟會吸引了很多省內外的香客、商販雲集於此。附近的居民,更是傾城出動。耍槍、耍刀、耍猴兒、耍戲法,還有拉洋片賺足了孩子們的眼球。廟會裡的老人們則急不可待地奔向戲場,提前佔個極佳位置,等待演員披紅挂彩、粉墨登場。三五人組成的地蹦子(二人轉)唱起來,皮影戲舞起來,扁擔戲、京韻大鼓、露天電影,還有鳳城縣歌舞團表演的時尚輕音樂,吸引了上萬人觀賞。一時間喝彩聲、掌聲、笑聲響徹雲霄,彷彿整個山也跟著動起來。

捏麵人的老大爺,畫糖人的小夥子,還有現場刻印和作畫的民間藝人,各展才華,讓人目不暇接。葫蘆、草帽、筐筐簍簍也來趕廟會,鄰縣人坐上一輛三輪車,將一件件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手工品換成了一張張鈔票。這邊看著,那邊吃著。渴了,喝一碗甜絲絲的糖水。餓了,有大碗的羊湯,有天津大麻花,有東北釀皮子。大老遠來的男、女、老、少齊聚在攤位前,嘮叨間,一碗碗釀皮子,一盤盤炸醬麵便下了肚。從小到針線大到電器……一時間廟會裡各式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眼花繚亂。各地香客一路風塵,乘興而來,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匯成了一條人流,在山間中涌動。

據1997年版《鳳城市志》記載,僅1986年和1990年,參加廟會人數就分別達到了35萬和45萬人次。廟會吸引了丹東、大連、鞍山、遼陽、瀋陽、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河北等省內外多個城市的400多家工商業戶前來參加。

廟會的未來

熱鬧了幾百年的鳳凰山廟會給鳳城人帶來了太多快樂的同時,也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性——祈福健康、營造祥和,彰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與傳統鳳凰山廟會相比,現代廟會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擔當起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重要角色。相比較而言,人們更關注於廟會的文化色彩和民俗特色。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鳳城人都能夠憑著記憶,說出一兩件廟會裡印象深刻的事物,有吃的也有玩兒的。其中,不乏那些曾在傳統廟會中展演過的皮影戲、扁擔戲、耍戲法等諸多民間藝術,它們就像一壇壇陳年老酒,現如今聞起來,依然香醇濃厚。令人惋惜的是,這些寶貴的民間藝術已逐步消失現代廟會上。

鳳凰山廟會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資源,只有緊緊抓住廟會文化的精髓,挖掘其內涵以增強影響力,有效地將人與自然、現實與歷史、宗教與世俗、娛樂與旅遊融合在一起,這樣既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能體現出鳳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從而獲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