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華裔精英看不起華人新移民…哈?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魔王】

「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會長吳華揚(Frank H. Wu)教授在《赫芬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關於新移民——給美國亞裔活動家的一封私信》的文章,被海外華文媒體解讀為批評新移民,引起了很大的爭論。

「百人會」究竟是什麼東東?據資料顯示,「百人會」被認為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華人組織之一,社團中大約只有150人,但都是由美國業界的華裔精英和成功人士組成,如美國首位華裔州長及前商務部部長駱家輝、雅虎網站創辦人楊致遠、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及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諾貝爾物理獎或化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丁肇中、李政道、李遠哲等都是該組織成員;文化界精英則包括華人女作家張純如、導演吳宇森、演員陳沖、劉玉玲等。這麼多重量級人物雲集的美國老華人社團,其會長出來指責來自的新移民,分量很重,聽著還真可怕。

懷著對名人敬仰的心情我拜讀了吳教授的文章,發現吳教授大約表達了如下幾個意思:他們新移民素質低拖累了我們的名聲、我們嘗試教育新移民懂規矩但無法溝通、他們新移民與聯繫緊密所以無法融入美國文化、我們之間除了長相什麼都不一樣、他們新移民數量太多了,馬上要把我們擠兌成小眾了,我們的地位要尷尬了,美國主流文化要受衝擊了,大家要重視啊。

瞧這一口一個「他們」、「我們」的,既然是新移民,那也已是自己的美國同胞了。把屬同一國籍而且還是同民族人民粗暴地分為「他們」和「我們」,不知這位教授生活在美國這麼多年,是如何理解美國精神之一的大熔爐理想的?美國連如此精英的人物都沒有包容精神,難道美國的大熔爐是真的破產了,只是一碗民族大拼盤(salad bowl)而已?連同民族的人群都不願包容,吳教授又是怎麼做到真正地與白人和黑人們融合呢?

在滿篇的「我們」和「他們」之中,隱藏著一個詞:「你們」——這就是這篇文章的讀者,美國的「主流社會」。「主流社會」讀者們像高高在上鐵面無私的老爺一樣,看著階下的管家哭訴,「他們這些外來人,長著跟我一樣的臉,不守這裡的規矩,還很高調地搞自己的圈子,不融入到您的勢力圈,與您分庭抗禮,連累我的形象,我可是您勢力圈裡的人啊,這讓我還怎麼在您這裡混,您可要為我評評理。」

這些讓我想起了一個人物——奧斯卡獲獎影片《被解救的姜戈》里的黑人老管家。當他看到自由黑人姜戈騎馬而來(在當時的社會,黑人沒有資格騎馬)時表情是這樣變化的:

感謝老戲骨薩繆爾在這裡奉獻的精彩絕倫的演技,讓我看到了一個「精英」是如何敵視一個擁有自由身份的同胞。老管家在南方莊園中掌管一切事物,深受主人信任,在黑人同胞之中可謂「人上人」的成功精英。

他是一名黑人,卻在蓄奴制中成為受益者,那麼他維護蓄奴制甚至表現得比白人更積極也就好理解了。所以當他看到一個黑人居然挺直腰桿騎在馬上,先是表現驚訝,之後轉驚為怒,並上前與之怒懟,然後在主人面前告狀和表達不滿。這樣類似的情況其實哪裡都有,比如在,許多支持重男輕女傳統的人,自己也是女人。可能吳教授並沒有像黑人管家這麼不堪,但道理類似,我這裡只是打個比方而已。

這篇文章出自老華人社團的領袖,可見不僅很多美國「洋人」無法理解並接受的崛起,連融入美國文化的美國老華人們也無法理解。

其實,新移民是崛起的縮影和窗口,一些人素質低下,那是因為崛起得太快,以至於30年前還生活在低收入社會,沒有經過良好的現代系統教育的人也變富了,在外就顯露出了很多壞習慣,並隨著發達的社交媒體壞事傳萬里;而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一代人的素質就要好很多,北京的廁紙事件就說明了這點。

由於人口基數大,低素質的人數量絕對值也大,再加上一些人用放大鏡審視和主觀地擴大偏見,新移民就被掛上「素質低」這一標籤了。其實如果按比例看,人的素質並不是美國各民族裡最差的。退一步說,部分新移民素質低沒錯,但這並不是文化的問題,而是暫時的經濟問題,要怪只能怪崛起得太快。而崛起得快是壞事嗎?至少對人來說肯定不是,不知道對吳教授而言是不是。

新移民群體(尤其是21世紀出國的移民)與老移民相比,確實是有巨大的變化的。老移民因語言不通和沒有技術,大多在美國從事苦力和低級勞動,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拚搏終於培養出了全套西方文化的美國精英,這些精英融入美國社會,成為美國主流社會價值觀和體制的受益人。但無論他們如何優秀,他們其實仍是美國體制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變革者。而新移民以及其身後的資本力量強勢入駐美國,使得華人以一種嶄新的面貌重新進入西方社會:不再像過去那樣唯唯諾諾、低聲下氣地被動接受西方價值觀和體制。

本土經濟和文化的強勢使得這些新移民一直都與有密切的聯繫(而不僅僅是吳教授認為的信息技術發達),許多新移民的謀生業務開始仰仗的公司和市場,因此新移民雖然英語水平很好,但從文化、價值觀等方面一直主要受影響而不是西方國家,使得新移民們一點都不像西方人。即使他們持有的是西方護照,即使他們有很多西方國家的朋友同事,即使他們對西方規則、法律和文化了如指掌,他們仍然一點都不像西方人。

正如黑人管家無法接受隨之而來的解放黑奴運動一樣,吳教授也無法接受文化和經濟自信的華人同胞,無法接受「身邊騎馬的黑人」越來越多。只能說吳教授是個保守派,而他的保守心態可能存在於任何舊時代的既得利益者身上。我只希望這樣的保守人士真的只有一百來人而已,希望「百人會」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保守派。

話又說回來,什麼才是美國人最愛標榜的所謂「美國精神」?我覺得是自由。美國的所謂主流社會、價值觀和文化,其實都是由其成員們自由地從世界各地遷徙而去,自由地住在一起自然而然形成的,很少有人敢跳出來說,這是我們美國的主流文化定式,新來的美國人必須遵守,不得改變。

其實,美國建國至今,其價值觀和文化一直在改變,現在新時代的移民來了,自然也會有所改變。移民將在美國置業安家,將在美國佔據重要的經濟地位,將在美國參政議政乃至通過政治獻金影響美國政治,中美之間規模龐大的貿易和交流將在文化和生活上影響美國。強勢崛起,一年增長出一個俄羅斯,四年增長出一個日本,給世界帶來巨大的變化,那麼美國作為開放的國家,自然也會受這種變化的影響。如果美國哪天不變化了,才真的值得愛美國的吳教授擔憂,因為這意味著美國閉關鎖國,這是美國要落後挨打的先兆。

吳教授們也應該挺直腰桿,改改過去的老觀念了,不要總想著被動地「融入」美國社會,華人移民越來越多,華人文化和經濟也越來越強勢,中美文化的「互相融入」才是最自然的。就好像你以前窮,去朋友家時拿不出什麼禮物,現在有點錢了,去朋友家時給朋友帶點伴手禮。朋友接受禮物,將禮物擺在自己家裡,成為朋友家的一部分,這不是最自然的嗎?

如果吳教授們不願意改自己的老觀念,那也沒有關係,吳教授們即使伸出手來阻擋也會最終被無情地被歷史車輪碾過,正如吳教授所預見的:「If we do not win them over or ally with them, they will overtake us numerically and render us politically irrelevant.」所以,吳教授也應該遵守美國標榜的另一個精神:民主。新移民將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保守派,吳教授們還是少數服從多數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