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低度酒能否成為中國白酒的下一個風口?

白酒消費以高度酒為主流的時代已經遠去,市場需求逐步多元,白酒低度化代表著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未來風向。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論壇活動現場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楊天丨北京報道

「白酒低度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 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宋書玉說。

「目前,在42度以下的白酒佔據了50%的市場份額。」2017年7月28日,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上,宋書玉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採訪時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論壇上也表示,「從國際國內消費大勢、產業演變規律、行業戰略布局等多維度考量,大力發展低度優質白酒必將成為釀酒工業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似乎可以視作對李曙光判斷的註解,作為國內最早啟動低度白酒研發的企業之一,五糧液已經率先在國內開創了低度白酒的規模化生產和銷售,將白酒低度化視作了「二次創業」、實現千億元目標的重要支撐。而從全國情況觀察,近年來一些白酒名企也紛紛開始「試水」低度白酒。

低度白酒流變

低度白酒其實並非一個新鮮的概念。

唐代詩人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曾言:「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按照當時的計量單位,李白的「斗酒」最少摺合成今天的四斤,這酒量讓人咋舌。但事實上,因為古代釀酒技術的限制,李白當年所喝酒的酒精含量並不高,正是一種低度白酒。

此後,隨著釀酒技術的不斷提高,白酒的度數不斷攀升,高度酒漸成白酒市場的主流。

「與古時不同,現在我們所指的低度白酒主要是從高度白酒降度而來。」宋書玉告訴本刊記者,國內1989年形成的現行的低度白酒標準是乙醇含量40%以下,而40%~50%之間的白酒被稱為降度酒。未來對低度白酒的標準體系要重新思考和定義,目前新的濃香型標準將要頒布,低度白酒的標準定在酒精含量45%以下。

上世紀70年代中期,白酒大都在60度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70度,為達到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把白酒推向世界」的要求,改變白酒 「燒刀子」「悶倒驢」的印象,五糧液、張弓酒等企業率先開始了低度白酒的研製。

1975年,時任張弓酒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郭宗武,採用低溫法和提高基酒質量、加香泥板、回酒發酵、中高溫曲配合使用等措施,成功研製出第一瓶全新意義上的低度白酒——38度張弓酒。

1972年至1978年,五糧液受華羅庚「優選法」啟示,攻克了低度白酒技術難關,完成了實驗研究,將52度五糧液成功降到38度和35度。

1979年,在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雙溝酒廠生產出的39度雙溝特液被評為國家優質酒,這為低度白酒的發展拉開了序幕,奠定了基礎。

上世紀80年代是低度白酒釀造的快速發展階段。

80年代中期,當時的國家經委、輕工業部、商業部、農牧漁業部在貴陽聯合召開「全國釀酒工業增產節約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蒸餾酒向釀造酒轉變、糧食酒向果類酒轉變、普通酒向優質酒轉變」等四個轉變。

白酒「十五規劃」也確定了「優質、低度、多品種、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方針。

為此,以五糧液為代表的酒廠加速了低度酒產品的開發步伐。1986年,「五糧液系列低度酒的開發」項目正式列入國家科委「星火計劃」,五糧液公司成立了專門的低度酒生產車間,率先在國內開啟了低度白酒的規模化生產和銷售。

1991年五糧液研製的25度五糧液被授予國家金質獎,成為酒度最低的國家名酒。

2013年,五糧液又推出了全新的35度、39度、42度三款低度白酒。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加碼低度酒戰略,是五糧液向業內發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引領未來低度化需求」的戰略信號。

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股份公司黨委書記李曙光致辭。

要「走出去」必須發展低度酒

「白酒低度化,首先是要打開國際市場,與世界接軌。」宋書玉對本刊記者說。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種延續了2000多年的自然發酵、固態蒸餾的酒精產品,白酒具有工藝最複雜、生產周期最長、活性物質最豐富等特點。

但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布的數據,雖然白酒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酒精飲料,但大部分消費者都在本土,其他國家的人很少問津。

酒精度數過高往往是外國人難以接受白酒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宋書玉介紹,從國外的飲酒習慣來看,世界上一些主要蒸餾酒的酒度大部分在43度以下,外國人飲用時還要加冰加水,進一步降低度數。相較之下,動輒五六十度以上的白酒往往讓他們望而生畏。

另一方面,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對進口酒的度數作了嚴格的規定:日本要求進口酒的酒度為35度以下;美國要求不超過50度,並規定酒度誤差範圍為0.3%;德國規定不得超過55度,否則即使質量再好也不允許出售。

因此,高度白酒要走出國門難上加難,要打開國際市場,必須降低酒度。

就國內市場而言,白酒低度化發展的歷程也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真實寫照。

與白酒打了67年交道,見證了白酒產業半個世紀發展歷程的著名白酒專家高月明向本刊記者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白酒探索低度化之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節約糧食、增加產量。

「當時國內物質匱乏、糧食緊張,而生產低度白酒的糧耗要遠低於高度白酒。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作為國有企業的酒企,為響應國家號召,在低度白酒的研發上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推動了白酒低度化的發展。」高月明說。

而自白酒行業推向市場以後,通過市場的推進和作用,很快由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成為了白酒企業創新的動力。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性飲酒成為主流,喝酒頻次增加、飲酒量提升,白酒的消費文化、消費需求發生了變化,由『不暈不是好酒』演變成『不上頭、不口乾、低醉酒、醒得快』等消費訴求。所以,低度白酒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必然。」宋書玉分析說。

2016年,一份由權威媒體聯合開展的「全國百萬讀者酒類消費大數據調查」中,參與調查的讀者中72.65%為男性,48.72%集中在26~39歲,54.7%月薪集中在2001~4999元。

上述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近55%的讀者認為白酒的主流度數不應當固定為52度;在對「購買白酒時,您一般選擇多少度」的問題上,選擇40度以下的消費者佔據了近4成,其中有29.06%的消費者偏向於選擇21度至40度的白酒,甚至有11.97%的消費者偏向選擇10度以下的白酒。

從調查結果來看,消費者對白酒降度的需求趨勢非常明顯。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於白酒產品的需求趨向多元化、個性化,理性消費理念逐步形成。

在高月明看來,如今的白酒消費群體已經出現了較大的分化:

「老酒民」習慣喝高度酒;但目前30~50歲的人群是酒水的主力消費人群,他們大多是在社交宴飲狀態下喝酒,屬於被動飲酒,所以希望酒水「好喝而不醉人」;

而年齡更小的「80后」「90后」,是在啤酒、紅酒、洋酒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他們更喜歡低度酒水,當這一代人成為主力消費群體時,白酒低度化趨勢也將更加明顯,並成為一種時尚。

低度並非低質

「低度白酒就是高度白酒加水勾兌的,因此品質不如高度酒」「低度白酒很難貯存」……

長期以來,人們對低度白酒的誤解為低度白酒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白酒的低度化過程中的確出現過一些技術問題,比如加漿渾濁、風味寡淡等,但隨著白酒釀造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解決。」宋書玉說。

他認為,優質低度白酒是稀缺中的稀缺,因此,穩定和提升品質,打造優質低度酒將是白酒低度化未來的努力方向。

「能做高度酒的不一定能做低度酒!」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釀酒大師趙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優質低度白酒絕不是簡單的加水降度,從技術角度講,低度白酒更難做,對工藝要求更高,成本也更高。

「白酒風味的構成,依賴於白酒中非常多的醇溶性物質,如果降低酒精度也將會變相降低白酒的口味和品質。」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會長王國春表示,基酒中風味物質的多少和濃度對降度后的產品影響至關重要。

以五糧液為例,其基酒含有遠超普通標準的風味物質,為「降度不降味」提供了優良的「基因」。

在生產過程中,五糧液秉承「優中選優,花中選花」的工藝標準,並且建設了獨立的低度酒生產車間和生產線。

據趙東介紹,目前五糧液採用「澱粉吸附——低溫過濾」法進行除濁的技術也已經更新到第三代,更具集成化、節約化、節能化優勢,能更好地滿足市場對低度酒的需求。

「未來,優質低度白酒更應樹立品質自信。」宋書玉呼籲,「能否更具品質自信,敢於為自己的產品正名,這是需要我們的名酒企業好好思考的。」

而在趙東看來,藉助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藉助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提升白酒的知名度,積極實現低度白酒走出去,是包括五糧液在內的白酒企業的未來發展目標。

在此過程中,還需不斷進行白酒低度化的創新,釀造出更加優質的低度白酒。「創新是為了更好的傳承。」趙東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