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每秒猝死一人,你學會急救了嗎?

據互聯網調查數據顯示,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達到54.4萬,即平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在所有猝死的患者當中,有70%是因為沒有有效的急救而去世;更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

包頭一驢友登山時,突發心臟病去世

2016年12月17日,包頭市一行28位驢友到土右旗九峰山哈喇溝登山,其中一名53歲的男子突發心臟病。由於山路崎嶇難行,患者無法運送下山,驢友們撥打了119求助。12名消防隊員趕到現場,用了6個多小時將被困驢友運送下山。遺憾的是這位驢友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緊急救援,后經120救護人員確認,該驢友已無生命跡象。

海南老人突發疾病,錯失黃金急救時間遺憾離世

2017年2月20日,大慶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醫藥器械監察室的一位女幹部,在去海南度假期間,遇到一名突發疾病的老人,暈倒在度假村的更衣室里。當時正在洗浴的她,聽到有人說更衣室有個老太太暈倒了,立馬就跑出去查看情況。跑出去發現,一位老人身著泳衣,平躺在地上,旁邊沒有家屬陪伴。此時,老人暈過去已有10多分鐘了。女幹部發現,老人已經喪失了意識,沒有了心跳,嘴唇呈青紫色,頸動脈幾乎摸不到,呼吸也探不出來。於是,她立即對老人進行了心肺復甦,直到120急救車趕到,才離開。遺憾的是老人暈倒后,無人為她及時施救,導致老人錯過了最佳搶救期,雖然後來做了CPR心肺復甦,但老人還是去世了。」

以上的兩個案例也只是每年眾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心臟病突發死亡率高居不下,但若是能得到及時緊急救援幫助,突發心臟病患者的死亡率是可以被大大降低的。

捷運站女白領突然心跳停止,及時施救撿回一命

2017年2月17日,捷運二號線陸家嘴捷運站內一名29歲女白領突發疾病暈倒,倒地后呼吸心跳停止。危急時刻,捷運站工作人員立即對其施以心肺復甦搶救,同時迅速撥打120,火速轉診至上海市東方醫院。目前病人病情逐漸平穩,已轉至重症監護病房進一步診治。

老人騎車栽倒心跳驟停,心肺復甦撿回一命

2016年11月28日,山東煙台68歲的孫大爺騎機車回家,在國稅局十字路口附近突然暈倒,一頭栽在地上。附近居民李女士看到這一幕,趕緊上前救助,並呼喊路過的市民一起幫忙。參與救治的市民綦女士正好懂一些急救常識,她一直給倒地的孫大爺做著心肺復甦,直到120急救車的到來,眾人齊心協力用最快的速度把孫大爺送進了醫院。主治醫生說,幸虧孫大爺發病後短時間內得到了及時的心肺復甦,第一時間挽救了生命。經過救治,孫大爺很快脫離了生命危險。

急救技能普及緩慢,「第一目擊者」缺乏培訓

生活中有很多意外讓我們猝不及防,尤其是心臟驟停。心博驟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預計的情況和時間內心臟突然停止搏動,從而導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環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組織細胞嚴重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如不及時搶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搏驟停不同於任何慢性病終末期的心臟停搏,心臟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鐘內實施初步的CPR,在8分鐘內由專業人員進一步心臟救生,死而復生的可能性最大。若及時採取正確有效的復甦措施,病人極有可能被挽回生命並得到康復。無論你是醫生,還是普通人,心肺復甦(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很有必要了解和學習的一項技能。因為你不知道在明天的路上會有什麼等待著你,或許是長途的列車,或許是海洋的上空,或許是突發事件的現場。看了以上的按理,不得不發現:學習CPR,真的很有必要。

是否讓你觸目驚心呢?因為意外隨時都會發生,你我或者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都有可能是那百分之幾裡面的一份子。那麼,當我們在路上遇到有人心臟驟停的時候,如何正確的施救呢?

1. 判斷環境是否危險(Danger)

現場急救的第一原則是:保護自己的安全!因此在發現傷員后應首先檢查現場是否安全。

若安全,可當場進行急救;若不安全,須將傷員轉移後進行急救。

2.判斷患者反應(Response)

判斷意識:輕拍重呼—可輕拍傷員肩膀,大聲呼喊傷員名字,如未獲得回應,則表明其意識已喪失。此時應立刻高聲呼救,尋求其他人的幫助,撥打120。

判斷呼吸:一聽二看三感覺—將一隻耳朵放在傷員口鼻附近,聽傷員是否有呼吸聲音,看傷員胸廓有無起伏,感覺臉頰附近是否有空氣流動。

判斷循環:觸摸頸動脈搏動—頸動脈的位置在氣管與頸部胸鎖乳突肌之間的溝內。

判斷患者意識

注意:禁止搖動患者頭部,防止頸椎損傷!

3. 呼救/報警(EMS系統)

1)病人如無反應,馬上大聲呼救,請求周圍的人協助,並啟動EMS(打120);

2)對淹溺、窒息病人或昏迷兒童:先給5個周期CPR(約2分鐘),再去啟動EMS;

急救呼救(120)

準備復甦:首先要將患者擺放在正確的體位:應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堅固的平(地)面上,頭部不得高於胸部,以免腦血流灌注減少影響CPR的效果;雙下肢抬高15度,利於下肢靜脈迴流,以增加心臟排血量;若要在床上進行搶救,應撤除患者身下的軟墊或在患者背部墊以硬板。解開患者的衣物暴露前胸。施救者位於患者一側,兩腿與肩同寬,跪貼或站立於其肩、胸部旁。

4. 人工循環(Circulation)

按壓體位:靠近患者胸部一側,保證按壓力量垂直於胸骨,可採取跪式、立式等;

按壓部位: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

正確的按壓部位

按壓方法:雙掌疊加,手指不觸及胸部,肩膀與手臂連線垂直患者胸骨;

正確的按壓手法

按壓頻率:至少100次/min,不論單人還是雙人均為30:2按壓比例。即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

按壓幅度:成人4-125px,幼兒至少2.5-3.5厘米,嬰兒至少1.5-2.5厘米;

正確的胸外按壓姿勢

注意:持續的胸外按壓能確保有效的血流灌注,要儘可能避免中斷按壓!

5. 開放氣道(Airway)

清理呼吸道:頭側位,清除口異物,開放氣道:

1)壓額抬頦法:如無頸椎損傷可首選此法。站立或跪在患者一側,用一手小魚際放在患者前額向下壓迫,另一手食、中指併攏,放在頦部的骨性部分向上提起,使頦部及下頜向上抬起、頭部後仰,氣道即可開放。

2)抬舉下頜法:可避免加重頸椎損傷。站立或跪在患者頭頂端,肘關節支撐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兩手分別放在患者頭部兩側,分別用兩手食、中指固定住患者兩側下頜角,小魚際固定住兩側顳部,拉起兩側下頜角使頭部後仰,氣道即可開放。

3)壓額托頜法:站立或跪在患者一側,用一手小魚際放在患者前額向下壓迫,另一手拇指與食、中指分別放在兩側下頜角處向上托起,使頭部後仰,氣道即可開放。

開放氣道的方法圖示

注意:無論採用何種開放氣道的方法,均應使耳垂與下頜角的連線和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氣道方可開放!

6. 人工呼吸(Breath)

判斷有無呼吸,若無呼吸即行:口對口/鼻呼吸

1)連續吹2口氣

2)緩慢吹氣,每次持續>1秒

3)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

4)通氣頻率:一般:10~12次/min; 若<8歲者:12~20次/min

口對口人工呼吸

注意:有高級氣道、雙人施救時:8~10次/min,通氣時不終止按壓。

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將重點放在高質量的CPR上。

2、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cm。

4、按壓后保證胸骨完全回彈。

5、胸外按壓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

6、避免過度通氣。

7. 急救終止

出現以下情況時,可終止急救:

1)患者自主呼吸及心跳獲得良好恢復,甚至恢復了意識,此時可結束心肺復甦。

2)由其他急救人員接替搶救,或者專業急救人員到場,承擔了復甦工作。

3)心肺復甦持續30分鐘以上,心搏驟停前10分鐘未進行復甦,仍無心搏及自主呼吸,現場又無進一步救治或者送治條件,可考慮終止復甦。

4)腦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將病人頭向兩側轉動,眼球原來位置不變等,如無進一步救治或送治條件,現場可考慮停止復甦。

5)當現場出現危險,威脅到搶救人員的安全(如雪崩、山洪暴發)以及醫學專業人員認為病人死亡,無救治指征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