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地球將不適宜人類生存:世界末日可能比你想像得更快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飢荒、經濟崩潰、高溫天氣造成的氣候影響,可能比你想像得更快。目前,美國《紐約雜誌》撰文深度剖析全球氣溫現狀,表明未來人類將很難在地球上生存。

1、「世界末日」

我保證,這比你想像的更加糟糕,如果你對全球氣候轉暖的憂慮受海平面升高的恐懼主導控制,那麼你對全球變暖所帶來的災難和恐懼,只是淺嘗輒止,即使十幾歲的青年人在有生之年也很難全面認知全球氣候轉暖。然而,不斷升高的海平面,可能被海水淹沒的城市,將在未來全球變暖過程中佔據主導地位,同時,我們對於氣候變化已不知所措,它超越了我們對其它威脅的感知,目前由於氣候變化產生諸多威脅已悄然近在咫尺。事實上,海平面升高是非常糟糕的,但是遠離海岸線是遠遠不夠的。

的確如果不對數十億人口的生活進行重大調整,最早將在本世紀末,地球部分地區很可能不適宜人類居住。即使我們關注全球氣候變化,也無法理解它的影響範圍。2016年冬季,北極地區出現氣溫比往年更高,融化了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種子銀行」周圍的永久凍土地帶,這個全球性種子銀行被稱為「世界末日」,用於確保農業種子倖存於任何大災難事件,然而在種子銀行建成不足10年裡,全球氣候變化已顯著改變種子銀行存在的意義。

目前「世界末日」種子銀行狀況較好,其建築結構能夠確保種子處於安全狀態。直到近期,永久凍土層並不是氣候科學家所重點關注的,因為正如它的命名,它的土壤保持永久冰凍狀態,然而北極永久凍土地帶包含著1.8萬億噸碳,這是當前地球大氣層碳含量的兩倍以上。當永久凍土層融化,很可能會釋放出甲烷氣體,在一個世紀的時間尺度上,甲烷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4倍,如果在20年的時間尺度上,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86倍。換句話講,北極永久凍土層存在著大氣層兩倍的碳含量,目前這些溫室氣體釋放速度越來越快。

或許你也知道,每天都有令人擔憂的氣候因素,例如:今年6月份,衛星觀測數據表明,自1998年以來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是科學家預期的兩倍。此外,今年5月關於南極洲的一則新聞顯示,僅在6天時間裡一處冰架裂縫延伸了17.8公里,之後裂縫仍在繼續延伸,目前僅延伸了4.8公里,這可能已開始融化開闊水域,將逐漸分離形成歷史上最大的冰山之一,這一過程叫做「裂冰作用」。

當前的氣候變化對未來的影響將是非常可怕的,許多人認為美國邁阿密和孟拉加國「倖免遇難」,但是多數科學家猜測,即使未來十年我們停止燃燒化石燃料,很可能在本世紀邁阿密和孟拉加國將面臨著氣候災難。全球溫度升高兩攝氏度通常被認為是災難的臨界值,在各國政府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將出現數千萬計的氣候難民。目前依據巴黎氣候協議,我們的目標是控制溫度升高2攝氏度之內,而專家認為我們成功的概率非常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一系列報告,它們常被稱為氣候研究的「黃金標準」,最近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我們仍堅持當前的生活方式,預計下個世紀初全球氣溫升高4攝氏度,但這僅是一個中間值。概率曲線頂端高達8攝氏度,並且當前科學家仍沒有解決永久凍土層融化的有效方案。同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研究報告也未完全解釋:星體反照率效應(較少的冰意味著反射率較低,更多的吸收太陽光,從而溫度逐漸升高);更多的雲層覆蓋(可以捕獲熱量);森林或者其它植物頂梢枯死(它能夠從大氣層提取碳)。這些「承諾」每一條都意味著未來全球將加速升溫,同時,地質紀錄顯示在10年時間範圍內,溫度將會升高10攝氏度或者更高。

此前地球經歷了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當前我們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都完全改寫物種進化記錄,其作用就像重置行星時鐘。許多氣候科學家會告訴你,它們是我們深入研究所態未來的最佳類比對象。除非你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你可能在高中教科書看到導致恐龍物種滅絕的原因是小行星碰撞。事實上,恐龍滅絕的一個原因是溫室氣體產生的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是2.52億年前,地球升溫5攝氏度,加速升高導致北極大量甲烷釋放,最終導致地球上97%的生命死亡。

我們當前以驚人的速度向大氣層釋放碳,最樂觀估計是10倍以上的速度,並且逐年增長。今年春季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稱,未來100年地球人類需要在其它星球上建立殖民基地。同時,今年6月,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揭曉了一項最新計劃,打算在40-100年時間建造一個火星人類基地。

許多清醒冷靜的權威資深科學家很少認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出的建議,他們默然接受一個災難性結論:僅是合理的減排計劃也很難預防未來氣候災難。在過去幾十年裡,「人類世」已經從學術話語中顯現出來,並進入大眾的想象空間。「人類世」是指地球人類當前生活的地質時期,這是地球的一個新時期,人類介入將深度改寫地球歷史。但是該名詞意味著人類對地球大自然的征服和統治,而事實上,人類正在蹂躪著自然世界。

2、高溫死亡

人類像所有哺乳動物一樣,都是「熱能發動機」,他們要生存下來,必須不斷地對身體降溫,就像氣喘吁吁的狗一樣。因此他們需要足夠低的溫度,從而使空氣能作為一種製冷劑,從皮膚吸收熱量,從而使「發動機」保持抽吸狀態。當溫度升高7攝氏度,地球赤道帶大部分地區將變得不適宜人類生存,尤其是熱帶,濕度也是一個問題,例如:在哥斯大黎加叢林中,濕度通常高達90%,在46攝氏度的高溫下僅是在室外走動一下,就很可能會致命。而且這種高溫效應變化很快,在幾個小時之內,身體將從里至外被「蒸熟」。

氣候變化懷疑論者指出,此前地球歷史上曾多次變熱和變冷,但是滿足人類生存的氣候窗口非常狹窄,即使依據行星歷史的標準。當溫度升高11-12攝氏度時,按照當前人口分布狀況,超過地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將直接被熱死,當然本世紀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本世紀的氣溫不會這麼高,儘管不減排的生活模式最終會帶來這一結果。本世紀,尤其是熱帶地區,其痛點將很快超過氣溫升高7攝氏度所帶來的災難。最關鍵的因素是「濕球溫度(wet-bulb temperature)」,這是家庭實驗室設備的一種術語:當在空中擺動襪子時,包裹在濕襪子中溫度計的熱量很容易被看出來,因為襪子蒸發的濕氣很快進入乾燥空氣,這能直接反射出熱量和濕度狀況。當前許多地區濕球溫度達到26-27攝氏度,人類宜居的紅線標準是35攝氏度,所謂的「高溫脅迫」將很快到來。

事實上,我們之前曾提及過,自1980年以來,地球一些地區危險或者極端高溫的次數增加了50倍,預計未來增加的次數將更多。自1500年以來,歐洲夏季溫度最高的5個地區都出現在2002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警告稱,對於全球多數地區而言,僅是一年的時間裡在戶外活動,人們就變得不健康。即使我們達到了巴黎協議中全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範圍內,像巴其斯坦卡拉奇和印度加爾各答市將接近於不適宜人類生活,以上兩個城市每年夏季都會出現致命的熱浪。2003年,歐洲夏季致命的熱浪每天導致2000多人死亡。

3、食物恐慌

氣候不同,則該地區種植農作物會有顯著差異,在最佳溫度條件下種植主要農作物的基本法則是:每升溫1攝氏度,糧食產量下降10%,一些評估數據顯示糧食產量會下降15-17%。這意味著如果本世紀升溫5攝氏度,地球可能多達50%的人口需要養活,而糧食產量會下降50%。同時,蛋白質攝入狀況更加糟糕:16卡路里穀物產生的蛋白質僅相當於牛肉漢堡包中的1卡路里,但是一頭牛的生命之中會一直排放甲烷氣體,對氣候構成污染。

盲目樂觀的植物生理學家羅莎蒙德·奈勒(Rosamond Naylor)和大衛·巴蒂斯迪(David Battisti)指出,禾穀類作物只適用於那些已到達高峰生長溫度的地區。同時,他們認為,溫暖的氣候將使格陵蘭島很容易種植玉米。當前熱帶地區太熱,無法有效種植穀物,一些種植區現已達到最佳種植溫度條件,這意味著即使較小的升溫變化,將降低糧食產物。人們很難將耕地向北移至數百公里,因為加拿大和俄羅斯偏遠地區受到土壤質量的限制,這需要種植農作物數百年,才能形成最肥沃的土壤。

乾旱可能是比炎熱更嚴重的一個問題,世界上許多耕地將很快變成沙漠。眾所周知,降水量是很難模式化預測的,但是預測數據一致表明,本世紀後半期幾乎所有當前糧食耕作區都面臨著空前乾旱。預計到2080年,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效果不顯著的話,歐洲南部將陷入永久極端乾旱狀態,甚至比美國的沙塵暴更嚴重。同樣的情況還將出現在伊拉克、敘利亞和其它中東地區,以及澳大利亞、非洲和南美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還有產糧地區。然而現今這些地區生產了全球大部分糧食,它們是最穩定可靠的糧食產地。

至於風沙侵蝕區,美國平原和西南部的乾旱情況將比上世紀30年代更糟糕。2015年,美國宇航局研究預測稱,這是近一千年以來最乾旱的時期,甚至超過了公元1100-1300年之間的乾旱狀況,當時內華達山脈以東所有河流乾涸,導致阿納薩齊族文明消失。

我們應當銘記,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里,事實並非如此,初步估計全球營養不良人數達到8億,此外,今年春季非洲和中東地區已出現4次前所未有的飢荒。聯合國警告稱,索馬利亞、南蘇丹、奈及利亞和葉門,因缺少糧食導致每年2000萬人死亡。

4、氣候瘟疫

正確位置的岩石記錄著行星歷史,在數百萬年地質年代里,岩石被壓平,導致地質層僅有幾厘米的幅度變化。遠古冰層也是這樣,它能夠記錄地球氣候歷史變遷,但同時也能凍結歷史,當遠古冰層融化時,將復活一些神秘物質。在北極冰層中,病毒不會在空氣中流通數百萬年,但在某些情況下,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存在某些病毒細菌。這意味著人類免疫系統無法抵禦遠古冰層中凍結的史前瘟疫。

同時,北極遠古冰層中也凍結著一些可怕的病毒細菌,目前,研究人員在阿拉斯加發現1918年殘留的流感病毒,當時這場流感導致5億人感染,1億人死亡(大約佔當時全球總人口的5%),同時,這一死亡人數接近戰爭死亡人數的6倍,成為人類歷史上一種最可怕的瘟疫災難。今年5月,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科學家猜測天花和黑死病可能曾經凍結在西伯利亞冰層之中,這是人類疾病史上最具毀滅性的疾病,很可能是由於西伯利亞冰層融化,導致這些致命病毒釋放出來。

專家警告稱,許多微生物無法倖存於解凍冰層之中,並指出在嚴格的實驗室條件下,能夠復活一些微生物。2005年,研究人員能夠復活32000年前的「嗜極生物」;2007年,一種800萬年前的細菌成功復活。一位俄羅斯科學家出於好奇,在自己身體上注射了350萬年前病毒,他認為這是復活遠古病毒的必要條件。2016年,這位男性死亡,另外出現了20名炭疽熱感染患者,研究人員分析稱,炭疽熱病毒來自永久凍土層消退暴露出75年前感染死亡的馴鹿屍體,目前有2000隻馴鹿被感染,攜帶和擴散病毒範圍超過了凍土地帶。

流行病專家關注更多的是由於全球氣候轉暖將復活一些遠古瘟疫病毒,其產生的第一個效應是地理學,在近代早期之前,當冒險帆船探索新大陸時,他們曾提防其他種族攜帶的流行性疾病。現今是一個全球化時代,人類種群混合生活在一起,我們的生態系統非常穩定,但是全球氣候轉暖將打破這種生態系統的平衡性,促使疾病病毒突破限制,入侵人類免疫系統。如果你生活在美國緬因州或者法國,你不會擔心登革熱或者瘧疾,但是熱帶逐漸向北移動,大量蚊子也隨之向北遷移,幾年前你也不會過多地擔心寨卡病毒,但是現今,這些病毒似乎已近在咫尺。

全球氣候轉暖復活遠古瘟疫病毒將產生第二個效應——疾病突變,一個原因是此前人們對寨卡病毒了解甚少,因為寨卡病毒僅出現在烏干達;另一個原因是直到近期人們才發現寨卡病毒會導致出生缺陷。科學家仍無法完全理解其發生原因,或者他們忽略了什麼。但是我們的確知道氣候如何影響某些疾病,例如:瘧疾,瘧疾不僅存活於較炎熱的地區,但所在地區每增溫1攝氏度,瘧疾病毒生殖能力將增強10倍。

5、不宜呼吸的空氣

我們肺部需要氧氣,目前人類呼出二氧化碳的比例正在逐漸增多,當前僅是400PPM,基於當前的趨勢推算,預計2100年將達到1000PPM。依據這一濃度,對比我們目前呼吸的空氣,預計人類的認知能力將下降21%。

其它物質在高溫空氣中會變得更可怕,污染物質微量增加,將縮短人類壽命10年時間。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預測稱,隨著地球逐漸變暖,更多的臭氧形成,預計本世紀中葉,美國人吸入不健康的臭氧霧霾將增加70%。預計到2090年,全球多達20億人所呼吸的空氣質量將超過「安全標準」。今年6月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空氣污染還會產生其它效應,導致兒童孤獨症患病概率增高(結合其它環境因素,兒童孤獨症患病率升高10倍),這讓人們聯想到美國加州西好萊塢市孤獨症盛行的情景。

目前,每天有1萬多人死於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微小顆粒,每年有33.9萬人死於野火煙霧,部分是由於延長了森林火災季節(美國自1970年以來森林火災季節增加了78天)。美國林務局數據表明,預計到2050年,野火出現數量的破壞程度將是現今的兩倍,在一些地區,野火燒毀範圍將增大至5倍,更讓人們擔憂的是,火災的釋放物質,尤其是泥煤地產生的火災。例如:1997年印尼發現的泥炭地火災,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更多的火災意味著全球氣溫更高,這樣促進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同時,這種可怕現象也出現在亞馬遜雨林地區,2010年,該地區遭受了第二次「百年乾旱」,在5年時間裡,亞馬遜雨林地區十分乾旱,很容易出現森林火災,這不僅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進入大氣,還將嚴重減小森林面積,這將是非常糟糕的,因為亞馬遜雨林所產生的氧氣至少佔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

此外,還有更常見的空氣污染形式,2013年,融化的北極冰層改變了亞洲氣候模型,喪失了工業賴以生存的自然通風系統,它覆蓋在北部多數城市,由於氣候變化,導致北部城市籠罩在無法呼吸的霧霾天氣之中。

6、持續的戰爭

氣候學家在討論敘利亞時非常謹慎,他們希望你知道,氣候變化產生的乾旱將促進內戰的發生,戰爭衝突歸咎於全球氣候轉暖似乎並不公平,例如:黎巴嫩也遭受了相同的農作物減產。但是研究人員馬歇爾·布爾克(Marshall Burke)和所羅門·赫祥(Solomon Hsiang)試圖量化氣溫和暴力事件之間的不明顯關係,他們指出,每增長0.5攝氏度,武裝暴力衝突將增加10-20%,在氣候科學中,數據計算是非常殘酷現實的,一項分析結果顯示,地球升溫5攝氏度,將比現今增加50%的戰爭。總的來講,本世紀社會衝突事件將增加一倍。

這是原因之一,差不多與我交談的每位氣候科學家都指出,美國軍方對氣候變化頗為關注——如果海平面升高,所有美國海軍基地都將被海水淹沒,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但是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很難解決這一問題。當然,並不僅僅因為氣候變化導致敘利亞軍事衝突。一些人推測稱,過去幾十年裡中東地區軍事衝突不斷升級反映了全球變暖的壓力,這一假設是惡性循環,當工業世界開採並燃燒該地區的石油,這將加劇了全球氣候轉暖趨勢。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氣候和衝突之間產生關係呢?部分原因是農業和經濟問題,這與人們被迫遷移密切相關,目前人類遷移已達到歷史紀錄,目前至少有6500萬人流離失所。同時,還有一個簡單的事實——個體易怒性,高溫天氣增加了城市犯罪率,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肆意謾罵詆毀。空調也無法解決發達國家夏季「犯罪熱潮」。

7、經濟下滑

在冷戰末期和經濟大蕭條初期,全球新自由主義的口號是——經濟增長可以從任何危機中拯救我們。但是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研究他們所謂的「化石資本主義」,發現整體經濟增長苗頭突然開始於18世紀,這並不是創新經濟、自由貿易或者全球資本主義動力所驅動的。只是我們發現化石燃料和所有原始動力,對世界經濟系統注入新的「價值」,在化石燃料出現之前,沒有人比自己的父母、祖父親或者500年前的祖先生活得更好。

最激動人心的氣候轉暖經濟研究來自於赫祥和他的同事,他們不是化石燃料資本歷史學家,卻提供了一些非常殘忍的分析數據:每升高1攝氏度的平均成本是全球GDP的1.2%。同時,他們的中性推測表明,到本世紀末,全球人均收入下降23%(這是由於農作為產物、犯罪率、風暴、能量、死亡率和勞動力等方面變化所致)。

8、中毒海洋

海洋將變成一個「殺手」,除非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本世紀末海平面將升高4-10英尺。全球三分之一的大城市都位於沿海地區,更不必說沿海地區的發電站、港口、海軍基地、農田、漁場、河流三角洲、沼澤地,如果海平面升高10英尺,將很容易淹沒這些區域,現今至少有6億人生活在海拔10米之內的地區。

海水淹沒一些住宅僅是一個開始,當前全球三分之一的碳被海洋吸收,否則我們的氣候會變得更加溫暖。但是海洋吸收大量碳的結果是「海洋酸化」,該因素可能促使本世紀全球氣溫升高0.5攝氏度,你或許聽過「珊瑚白化」,也就是珊瑚死亡,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消息,因為珊瑚供給四分之一海洋生物生存,海洋酸化將直接殺死魚類種群。同時,科學家還不清楚海洋酸化對我們所吃的海洋食物產生怎樣的影響,但他們知道在酸化海水中,牡蠣和貽貝類生物將試圖生長它們的外殼,這將導致海洋pH值逐漸降低,同時人們食用海洋食物之後血液中的pH值也會下降,從而導致下一代人出現癲癇、昏迷和突然死亡。

這並不是海洋酸化所能實現的,碳吸收可以引起一種反饋循環,產生低氧化水養育不同類型的微生物,使海水更加「酸化」,首先,深海區域出現「死區」,然後逐漸上升至海面。導致小型魚類死亡,它們無法呼吸,意味著食氧細菌大量繁殖,使這個反饋循環增倍。在這一過程中,死區生長就像癌症一樣,窒息了海洋生命,並對海洋養殖業進行重創。(葉傾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