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朱元璋設立明朝科舉制,怎料90位狀元郎成文官集團主力,與皇帝為敵

朱元璋為何事情科舉考試製度開科取士,而不是像之前一樣靠老鄉熟人朋友彼此推薦呢?假如通過推薦能夠獲得李長善、劉伯溫這樣的人才,那麼明朝快速發展也不盡然,且不說能把明朝建設成小康社會,至少能夠人才濟濟,遠征漠北喀爾喀蒙古不成問題。而且最初朱元璋起事立國的時候,你是通過彼此推薦,獲得了不少人才,追隨朱元璋打天下,一時間,朱元璋手下是人才濟濟,打敗元朝軍隊,掃平其他起義軍,建立了大明王朝。

(影視劇中的明太祖朱元璋與劉伯溫、李長善)

但是一旦國家建立之後,論功行賞,封官進爵,文武百官們自然需要拉幫結派,明朝初期也不例外。朱元璋這邊剛建了明朝,屁股還沒坐熱呢,這朝堂下面,百官們便亂鬨哄,該站隊的站隊,該鑽營的鑽營,迅速分成了兩個大的團體。一個是實力強勁的淮西派,一個則是呼聲很高的浙東派。

兩派的實力都不俗,搞得朱元璋很被動,他心想我這皇帝才做幾天,你們就拉幫結派了,你們這個幫派那個幫派做老大,完全沒有把我這個老大放在眼裡,哪一天你們不願意居我之下,是不是也要謀反呢?是不是也要起事造反呢?朱元璋這麼聰明的一個人,對於朝廷之上派閥爭端也是頭痛不已,但是精明的朱元璋,已然看到了,他們爭奪的核心東西便是權力。

於是朱元璋採取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摒棄之前舉薦人才的方法,選拔官吏的時候,需要按照統一的標準,而不再需要他人舉薦,完全需要考生憑自己的實力考取功名,由此規章,權臣們則無法決定官員的免用,權力都收歸皇帝一人,爭端便小很多。

(明朝科舉考試的現場)

朱元璋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他說干就干,在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便頒發聖旨,按照前朝的科舉制度,開科取士。相對於唐朝和宋朝的科舉制度,明朝的科舉制度摒棄了之前的選拔人才數量較少的弊端。朱元璋彷彿知道幾百年之後的朝廷也要像他一樣擴招,於是率先試行了科舉制度的擴招,大量的選拔人才,而且給予了他們相當大的權力。例如,只要考上秀才,並可免除徭役,甚至見到縣長之類的領導都不用下跪。

(古代殿試皇榜)

而朱元璋為了使得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的人才,不像他的老部下們那樣,更是採取了八股文的考試方式,考生需要死記硬背,通過君君臣臣這樣的綱常之道,束縛文人,從而有效的加強了皇權專制。而且新選拔的官員,感念皇恩浩蕩,定然對皇帝忠心耿耿,不會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朱元璋開始科舉考試,確實從一定程度上能夠瓦解開國元勛們拉幫結派,但是通過八股文的取士制度,極大地束縛了文人的創造能力,使得文人思想僵化,固守傳統,甚至當皇帝要求變通,他們寧死不妥協,造成了君權與相權對立,搞得明朝很多皇帝與文官們勢如水火。

(影視劇中的萬曆皇帝)

例如明神宗朱翊鈞就非常厭惡文官,寧願二十幾年不上朝,也不願見那些嘴臉。他的祖父明世宗朱厚璁,更是痛恨文官到了極致,狀元毛澄就極力反對他將藩王生父謚號皇帝等決定。

而到了明末,皇帝們不得不藉助太監宦官們的力量來對抗文官集團。可見英明神武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未曾遇見過這種,他的末代皇玄孫,甚至被文官集團坑害等只能弔死殉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