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日本職場過勞死頻發 因日本人不會休閑娛樂?

文/光明日報駐東京記者 張冠楠

在日本,加班對於每一個職場人士來說是「家常便飯」,乃至於「過勞死」成為日本加班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徵。日本政府近日開始討論修改法律,為加班時間設置上限,並規定違反上限后的懲罰措施。首相安倍晉三近日也就此事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稱,加班「最起碼不應觸及工傷認定標準,努力確保健康是理所當然的」。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工傷認定標準,發病前1個月加班大約100小時,或2~6個月內平均每月加班超過80小時,是基準之一。厚生勞動省去年發表的《過勞死白皮書》顯示,加班時長超過過勞死標準線的企業占企業總數的20%以上。針對這一情況,日本政府正在協調將加班時間的上限設為月平均60小時、全年720小時,忙季的上限為每月100小時。

然而,在日本,加班文化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並不是立法了就能解決問題。為了抑制加班風氣,日本政府曾提出過「零加班費法案」,但不少人擔心,這反而會為企業拒付加班費提供借口。

在日本,想要不加班確實比較難。首要原因是工作量太大,由於連年的經濟不景氣,日本公司一再縮減人工規模,隨時可能裁員,導致剩下的員工不得不處理大量的工作任務,加班不可避免。其次,日本的終身雇傭制度使得就業市場缺乏活力,員工很難跳槽尋找更好的工作,被迫工作更長時間。再者,日本很多大企業一直實行工齡薪酬制度,工作時間更長意味著更易獲得成功,每周多工作10小時的員工被提升到管理崗位的機會更大。

綜合來看,日本常年加班的人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對公司忠誠度高的人群。這類人受公司氛圍影響,講究「團隊精神」或「團隊合作」,即便自己的工作已經做完,也要陪同事加班到底。

二是工作效率低的人群。這類人工作時間都在「磨洋工」,儘可能放慢工作節奏,一直把工作拖到晚上才做。這樣在同事看起來,他就是一直在拚命工作。

三是不知道怎麼放鬆的人群。這類人從兒時開始就圍繞著學生俱樂部、學校、補習班轉,很小就開始按「上班族」的時間表作息,因此他們不知道休閑時要做什麼。

在人們的印象里,日本的娛樂產業和夜生活極其豐富

四是下班后被強迫去參加活動的人群。日本職場習慣定期舉辦各種酒會活動。在日本人眼裡,參加此類活動與職場人脈關係息息相關,抱團意識嚴重的日本人通常都很難也不敢表達出拒絕參加的意願。

下班后與同事們在一起的「N次會」成為一種日本職人的習慣

日本有輿論支招說,減少加班次數,或縮短加班時間,員工不是沒有辦法。首先,要正確規劃工作內容和工作時間,按時完成工作。其次,要糾正「加班等於認真工作」的錯誤觀念,工作該講究的是效率與質量,而非時間的長短。三是要勇於發出不同聲音,不要屈服於不正確的團體意識,不要跟著加班的人做無謂的「被加班」。四是平衡好工作與生活,工作給人帶來快樂,但生活不止有工作,要學會從其他地方找到樂趣。沒有一件工作是「曠日持久」的,除非還不夠用心

責編/西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