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微信病人」,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在微信時代,絕大部分人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時間管理挑戰。我們的調查顯示10%-15%的中高層管理者屬於「微信病人」,對微信「相當上癮」,甚至「欲罷不能」。另一方面,他們卻感覺信息過載,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同時,他們對於自己面對微信的時間管理能力評價很低。必須謹記的是:時間管理就是人性管理,是管理自己的慾望,對抗自己懶惰的惡習。

對於現代人來說,時間是最稀缺的戰略性資源,要想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並且脫穎而出,高效的時間管理是一個關鍵問題。

德魯克先生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首先討論的自我管理技能就是時間管理:

時間的供給,絲毫沒有彈性。不管時間的需求多大,供給絕不可能增加。時間的供需沒有價格可資調節,也無法繪製邊際效用曲線。而且,時間稍縱即逝,根本無法貯存。昨天的時間過去了,永遠不再回來。所以,時間永遠是最短缺的。

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時代的來臨,微信、微博等社交網路的泛濫,幾乎每個人隨時隨地都盯著手機屏幕,生怕錯過新的信息和社交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時間變得日益碎片化,人們的心態也變得日益焦躁不安。

微信的「罪與罰」

總體上來說,微信主要用於熟人之間的交流,屬於人際關係網路中的強鏈接,傳播的內容大多是正能量,有助於社會風氣的好轉,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工具。

但是,萬事萬物,有一利必有一弊。微信作為一種社會工具,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問題。例如,微信上癮所引發的時間管理問題、信息焦慮和工作-生活失衡等。

總的來說,微信所帶來的挑戰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

01 信息焦慮還是信息過濾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觸手可及和廉價的,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性的信息(如新聞、微信圈裡轉發的文章等)不再是戰略性資源。因為戰略性資源必須滿足如下條件:稀缺的、有價值的、難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

在這個時代,如果一味追求捕捉更多信息,只會造成信息焦慮。相反,如果淬鍊出在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時有效過濾信息的能力,則能夠將這種能力內化成一種戰略性資源和核心競爭力。

這種過濾信息的能力,需要大家在面對真假難辨的信息時秉持批判性思維,面對信息爆炸時氣定神閑的情緒管理能力,從快速生成和破滅的信息泡沫中洞察深層次發展趨勢的能力等。

批判性思維、智慧、定力和對趨勢的把握等要素的結合,才真正是成為一個管理者的戰略性資源和核心競爭力。

02 動如狡兔,抑或靜若處子

信息爆炸所帶來的群體性焦慮將如海嘯一樣席捲全球,很少有人能幸免於難。正如一位企業家在接受調查的時候說:「微信中的那個小紅點不斷地在刺激著神經,令人上癮,欲罷不能。」

事實上,當外部世界變得越發動蕩時,靠不斷獲得新的信息來抵抗這種不確定性,只能是飲鴆止渴。

管理手機依賴症和微信上癮,事實上就是管理自己的慾望,讓自己能夠「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許多企業家開始追求從心向內的修鍊。例如,馬雲喜歡太極拳和禪修打坐,講究以靜制動,就是為了在驚濤駭浪之中讓自己這個當船長的靜下心來,看清和錨定波濤翻湧的互聯網大潮中企業的未來航向。

03 工作隨身帶,家庭可安好

工作-家庭平衡在微信時代會變得越發失調。網路世界和線下世界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網路世界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羅里達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部分腦力勞動者開展工作的方式──下班后很長時間仍在用iPhone、iPad查看老闆發來的電子郵件,並隨時回復同事發來的郵件──最終會使他們的工作效率下降。

這個問題在會變得更加嚴重,因為不同於英美德等國家,文化傾向於關係彌散(diffused culture),習慣於將工作和生活攪和在一起。有的公司領導甚至要求下屬7天24小時隨時開機待命,否則就會被解僱,下屬完全沒有在休閑時間拒絕工作任務的基本權力。

事實上,科技進步帶來的不只有便利,同時也會泯滅人類的許多美好感情,造成很多混亂和衝突。關於工作-家庭平衡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兩者需要相對區隔,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兩者可以融合。事實上,整合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應對的五策略

由道及術,容易。只要明白了以上的基本思想,以一而貫之即可。時間管理最核心的邏輯是「目標設定-記錄測量-執行過程-評估反饋」(圖1)。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是主要把微信當作社交工具,還是當作一種內部管理工具、學習工具抑或營銷工具?如果僅從辦公角度來看,微信真的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其實,微信最大的問題是它的定位不是工作,難以承擔提高工作效率的重任。有數據顯示,超過70%的員工對微信工作群開啟了消息免打擾。所以即便你激情四射在微信里安排工作,對方很可能根本不關注。而且微信里還有親朋好友的對話、公眾號里的文章、朋友圈裡的動態等各種「騷擾信息」,必然佔用員工時間、影響工作效率。

想解決微信帶來的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讓微信與工作分開,選擇一款針對企業內部的管理軟體,像奇魚微辦公將任務、內部溝通、審批、彙報等工作需要全部放在一起,只要打開網頁就能進行各項工作,不僅不會錯過內部的信息,還避免了非工作信息的打擾

此外,我們在使用微信時,可以按照以下五種策略來管理自己的時間,從而提高工作績效和生活質量。

01 記錄花在微信上的時間

進行時間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是儘可能準確地記錄自己時間的分配情況,記錄自己的「時間去哪兒了」。

您可以自己先估計一下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時間和頻率,然後再找一個關係親密的人,讓TA暗地裡進行客觀記錄,兩相比較,相信結果會令許多人大吃一驚。

根據筆者的觀察,如果沒有重大工作任務或者外力的強制要求,患有微信上癮的人很少有超過10分鐘不使用手機或者微信的。以每天清醒的時間為16小時記,假設我們每10分鐘使用一次,每天平均登錄微信的次數將近100次。假設每次平均使用時間3分鐘,那麼,平均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時間就將近300分鐘,也就是5個小時。

當然,這包括閱讀文章、發表文章、聊天溝通等。如果我們把每天使用微信超過3小時的稱為輕度患者,4個小時的為中度患者,5小時以上的為重度患者的話,請反省一下,您屬於哪一種?

02 善用低效零散的時間段集中處理微信信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習慣於集中精力處理重大的工作事項。所以,他們會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處理一些重大的文件起草,接待和拜訪重要客戶,處理內部管理事宜等工作;而在效率比較低,時間碎片化的時候處理微信上的溝通。

例如,每天午飯和晚飯之後及晚上休息之前,抽出一點時間,集中回復別人的問題,閱讀一些有價值的文章;也可以在旅行途中,在候機等車的閑暇時間查看微信。總之,如果你不打算把微信當作重要的營銷工具來賣東西,請慎重分配花在微信上的時間。

不妨嘗試一下為自己準備一張具有提醒功能的電子日程表,將每一天要做的事情全部記錄在上面。當你這一天很忙的時候,就可以根據時間表的空餘來安排回復工作外的微信信息;而當這一天空餘比較多時,可以在不是很重要的時段設置回復微信信息的時間,按照時間表的提示去做,就可以有一個合理的時間安排計劃。

03 優化你的人際關係網路

根據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對大腦的研究,在任何人生活中的任何一段時間內,能有效率地保持個人人際關係的數量的上限是50人左右。

因此,你需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對自己的人際關係網路進行優化管理,將時間用於可以產生高績效的人際關係網路中。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功利,但是,這是一個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者所必須做的抉擇。

一個做銷售的朋友說他在工作中會對自己的客戶數量進行控制,保證同一時段客戶數不超過50人,如果數量超出,他會對這些客戶進行把控,篩選出最優質的進行跟進。因為常年堅持這樣高效地工作方式,他在公司做得風生水起,年紀輕輕已經是團隊leader的層級。同時,他也對他的團隊進行把控,將辦公系統中客戶最高錄入量定為70,即為其他銷售留出了空間,也保證客戶跟進及時。

心理學研究表明,那些高自我監控的人,能成為比較優秀的管理者,創業也相對成功。所謂的高自我監控,指的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和對象,有意識地、動態地調整自己的行為,達到與人溝通並且影響他人行為的一種人格特質。

04 想清楚你的時間重點是花在朋友圈還是聊天工具上

朋友圈更像一個廣場或者舞台,猶如一群人開大會,你發言的時候,輻射面廣。但是,朋友圈人多嘴雜,責任分散,沒有人必須要做出響應。除非你打算通過朋友圈塑造某種個人形象,廣泛傳播某種價值主張,或者進行內容營銷,否則,請適當減少朋友圈的使用。

而聊天工具,不管是小窗私聊,還是多人群聊,更像是一對一面談或者在小會議室開會,每個人都需要全神貫注,必須就某些具體話題做出響應。

對於每個人來說,具體的工作任務的溝通和任務分配通過小範圍的聊天工具進行,溝通效果會更好一些。針對不同目的選擇不同的工具,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如表1)。

人們喜歡使用朋友圈將身邊事分享,了解朋友的趣事,對自身也是一种放松。其實擁有一個屬於公司的朋友圈倒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公司的每個同事都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周圍的新鮮事、推薦歌曲、電影或文章,也可以評論點贊,即推進了大家的感情,又對公司舉辦的活動有深入的了解,何樂而不為呢?

05 精心選擇信息來源管理好你的訂閱號和公眾號

微信可以是一個學習工具,適合進行社會化、泛在化、碎片化、快速而膚淺的學習,特別適合管理者沒有整塊時間,無法對所有事進行深思熟慮的工作特點。

但是你需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能駕馭那麼多的訂閱號和公眾號?哪些是與自己的工作有關的?哪些需要重點關注?而哪些又可有可無?對於高質量的文章,可以採用「收藏功能」,反覆閱讀或者有空時仔細閱讀。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時過境遷,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碎片和具體知識帶給人們的不再是力量,而更多的是迷惑。

『認識你自己』這句充滿智慧的哲言,對我們一般人來說,真是太難理解了。可是,『認識你的時間』卻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這是通向貢獻和有效性之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德魯克在1966年寫下的這段文字,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越發顯得擲地有聲。未來屬於那些既能緊跟時代變革的節奏,同時,又能氣定神閑、回歸事物本質的人。

作者:趙向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