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昭君出塞」與漢元帝的不幸婚姻有何關聯

漢朝秘事:昭君出塞與漢元帝的不幸婚姻有無關聯?

漢元帝好色,但婚姻卻很不幸。不幸的婚姻與「昭君出塞」有沒有關聯呢?請看下面的故事。

宣帝時期,隨著漢朝國力的增強,匈奴力量一再削弱,漢匈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以後,匈奴統治集團內部出現權力之爭,初有「五單于爭立」,互相不容,屠戮兼并,西漢「單于天降」瓦當,最後,形成呼韓邪單于與郅支單于的對立。在漢元帝期間,在漢匈關係上出現了兩件大事,一件是陳湯平滅郅支單于,一件是昭君出塞。

漢元帝剛即位的時候,匈奴郅支單于自以為與漢朝距離遙遠,加之怨恨漢朝支持他的仇敵呼韓邪單于,就有與漢絕交之意,並與康居王勾結起來,在都賴水(今恆邏斯河)畔興建了一座郅支城(今哈薩克的江布爾市),作為自己進一步擴張勢力的基地。郅支將勢力向漢西域發展,直接威脅漢朝在西域的統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新一任西域太守陳湯對匈奴發動攻擊,獲得大勝。至此,漢朝最後消滅了虎視西域的敵對勢力。以後近四十年,西域維持著和平狀態,絲綢之路也暢通無阻。陳湯為官雖有不少劣跡,但他矯詔興兵平滅郅支的功績應當肯定。

昭君出塞:郅支被滅之後,呼韓邪單于既為消滅政敵而高興,又畏懼漢朝的威力。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韓邪單于第三次入長安朝漢,並表示願娶漢女為閼氏(皇后)。元帝也願意用婚姻的形式鞏固漢、匈之間的友好關係,就以宮女王嬙配他為妻。

王嬙,字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秭歸)人。昭君雖儀容雅麗,舉止端莊,但因未受皇帝封誥,所以在後宮的地位極其卑微,不受重視。如同當時絕大多數宮女一樣,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但當歷史提供機會時,她主動請行,自願遠嫁匈奴。在臨行前舉行的歡送儀式上,元帝見昭君丰容靚妝,光彩照人,顧影徘徊,竦動左右,不禁大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讓她隨呼韓邪出塞而去。

漢元帝認為,這次政治聯姻可使「邊陲長無兵革之事」,特意把年號改為「竟寧」,意即邊境安寧之意。呼韓邪單于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寧胡」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國家就安寧了」。從此,漢匈長期戰爭狀態宣告結束,雙方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昭君的事迹在正史記載中,僅有幾十個字,但在稗官野史中的記載卻非常多,而且更富於傳奇色彩。《西京雜記》中有這樣一段傳說:「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由於畫工毛延壽的卑劣行徑,耽誤了王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離鄉,遠嫁異域。

漢代出塞和親的女子比比皆是,且大多是金枝玉葉宗室公主。但她們的為人行事,很快都隨著歷史的長河流逝了,唯獨「良家子」出身的昭君卻流芳千古,讓人們懷念不已。

不幸婚姻:漢元帝還是皇太子時,最寵愛的姬妾是司馬良娣。不幸的是,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司馬良娣一病而逝,臨終前她悲傷地對劉奭說:「我的死並非壽數已盡,而是其她那些良娣、良人們嫉妒我,輪番詛咒的結果啊!」那一年,劉奭才二十五歲,對這話深信不疑。司馬良娣死後,劉奭傷痛欲絕,大病一場,病好以後也一直悶悶不樂,而且痛恨那些姬妾,一個也不肯見面。時間一長,連漢宣帝也知道兒子仇視自己的姬妾,為了幫助兒子從痛苦中解脫,就命令王皇后挑選幾個出身良家、年輕貌美的宮女去服侍皇太子,以求博得太子的歡心。

王皇后挑選了王政君等五人,乘太子來拜見宣帝時,叫人悄悄地問太子:「這幾個宮女怎麼樣?」太子由於思念司馬良娣,對她們一個也不感興趣,然而,既是皇後派人詢問,只得勉強答道:「其中一個還可以吧。」當時王政君坐得離太子很近,又獨獨穿了一件與眾不同的、鑲著絳色邊緣的掖衣,那人以為是指她,就稟告了王皇后。王皇后立即令人將王政君送進太子宮中,當上了太子妃,不久,生下兒子劉驁,這就是後來的漢成帝。

堂堂大漢王朝的皇太子,能夠如此鍾情於一個「良娣」,令人頓生憐憫之情;而他最心愛的這個「良娣」卻又不幸早逝,使「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劉奭,幾乎對所有美女都喪失了興趣,也是一種不幸。

那麼,後來漢元帝只憑圖畫選人,以致畫工毛延壽有機可乘,方造成「昭君出塞」,這之間,與早年不幸婚姻有無關聯?您且去悟。

(本篇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