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策劃】仰望星空,馬永生遇見那個最好的自己

我是誰?是時空坐標上的一個小點,是萬丈紅塵的一粒塵埃?

仰望星空,從無盡的時間空間之中與天地精神往來,總會令人深感個人遭際堪稱滄海一粟。有人由此感覺自己的存在對宇宙毫無意義,所以渾渾噩噩虛度一生;有的人卻從「小我」的局限之中抽出身來,轉向思考國家發展、時代興衰、人類價值、宇宙演化等更宏大的命題,從而找尋宇宙中自己的位置。

馬永生屬於後者。仰望星空,他不僅在象徵意義上找到了存在的價值,而且在自然意義上找到了自己的坐標與軌跡。

7月27日,經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推薦、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申請,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編號為210292號的小行星正式被命名為「馬永生星」。

馬永生是工程院院士、沉積學家、石油地質學家,是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勘探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也是普光氣田、元壩氣田發現的主要貢獻者。他在長期的油氣勘探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為促進石油行業發展、保障國家油氣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崇高榮譽。古往今來,帝王將相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廟建祠,但哪一塊碑哪一座廟能高過星空、永如宇宙呢?所以,馬永生說:「『馬永生星』於我而言,已經遠遠超出了獎勵與光榮的意義。它更意味著鼓舞和激勵,意味著責任與使命。」

正是「責任」與「使命」,驅使著馬永生一直在尋找自己。

馬永生認為,創新型人才必須具有:「充分的知識儲備、發達的智力和能力、強壯的體魄;協作精神、團隊精神及組織能力;大無畏的創新進取精神,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相對比較完備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攤開他學習、工作、生活的經歷,我們發現這些條件正好是馬永生遇到最好的自己,成為歷史的天空里一顆熠熠的星辰所具備的條件。

拓荒者

「未來油氣資源的希望在海相。發現不了海相油氣田,我死不瞑目!」

——已故科學院院士、著名地質科學家、大慶油田的主要發現者之一朱夏

「馬永生」的星光,最初因海相油氣田而閃耀。

海相曾是一片荒原,是馬永生讓荒原上開滿了花朵。

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油氣儲量90%存在於海相地層。而發現的大型油氣田比如大慶油田和勝利油田多是在陸相地層里找到的。的海相地層寶藏在哪裡?

這個問題難倒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

四川盆地作為南方海相重要的海相盆地,一直是關注的焦點。「六五」「七五」「八五」期間都組織了科技攻關。上世紀50年代到2000年,先後經過了4輪大的油氣勘探工作。在普光地區,前人已經鑽了各類探井21口,所有構造高部位都已打井,但是未發現氣田,勘探工作停滯了十年之久。

世界難題,久攻未克。的海相地層難道就真的如此貧瘠?

馬永生不相信。

1998年,石油、石化兩大集團實施重組,石化開始介入上游的油氣資源勘探業務。為了儘快在資源方面獲得突破,石化將目光投向了南方海相。馬永生挺身而出,出任南方海相油氣勘探項目經理部負責人,全面負責石化南方探區十餘個省區海相油氣地質研究與勘探工作。

這一次,在高校從事地質學教學工作的妻子仲力沒有支持馬永生的決定。「幾代人搞了四五十年也沒搞出個名堂,你就那麼自信?」

馬永生回答道:「前人沒有實現夢想,是受當時的勘探理論和技術所限,也可能有認識不到位的地方。」

1998年,馬永生帶著榔頭、指南針和放大鏡三件寶,和團隊一頭扎進了難於上青天的巴山蜀水。毒蛇與猛獸隨時可能來襲,惡劣天氣經常不期而至,野外勘探的艱苦可想而知。

時任勝利物探公司267隊測量組長的馬新澤,跟著馬永生跑遍了四川周邊的山山水水。他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正在施工,一個同事聽見身後有動靜,側身一看一隻狗熊正向他肩膀撲來。他向後一縮身,黑乎乎的熊掌在距離他不到10厘米的地方掠過。這名同事因為站立不穩,從懸崖上一腳蹬空,多虧抓住了樹才沒有掉下去。所有施工的人嚇壞了,15分鐘就從山上撤下去了。而上山,他們花了兩個小時。下山後,幾名外聘人員連工資都不要就走了。然而,我們的職工一直在那裡堅持了好幾年。

經過實地考察與多年鑽研前人的研究資料,馬永生提出了與前人迥然不同的觀點和認識。

首先,他調整了勘探思路,把井位部署的落腳點由高部位向低部位轉移。

按照傳統勘探理論,井位布置都是瞄準構造的高部位,這裡是油氣富集的位置,過去的勘探都是這麼做的。馬永生說,南方海相地層在幾億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具有多旋迴疊加、後期強烈改造的油氣成藏特點,油氣的保存條件和油氣成藏定形定位十分複雜。現在的高點可能是歷史上的低點,反之亦然。這樣就解放了過去沒有人探索的「低部位」。

其次,他改變了沉積相分佈格局,建立了有利沉積相帶模式。在一項獲得了國家科技二等獎的成果中,一批專家將普光地區劃入所謂「開江—梁平海槽」,並明確指出普光地區不可能發現礁灘相氣田。馬永生認為,該地區不存在「海槽」發育的地質背景,現有資料不支持前人的結論,研究區恰恰處於有利於礁灘相優質儲層發育的台地邊緣區。這完全推翻了前人的論斷。

基於這些顛覆性的認識,馬永生把第一輪預探井選在了碳酸鹽岩層埋深達5000多米的普光地區。

仰望天空

「我勸你們放棄吧,一口井幾千萬元,這錢還不如給大家發獎金!」

——一位勘探老前輩私下提醒馬永生

「有位天文學家習慣每天晚上出去觀察星象。有一天,他來到郊外聚精會神地觀察天空,一不小心掉進一口井裡。附近的人聽到呼叫聲后便嘲笑說:『喂,朋友,你用心觀察天上的東西,卻沒有看地上的事情。』」

雖然這位天文學家摔了一跤,但正如黑格爾所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因為他們不畏世俗,不懼人言,敢於追求真理、發現真理。

馬永生就是這樣的人。

2001年8月,馬永生和他的團隊提出了普光氣田的發現井——普光1井部署方案。與位於構造高點上早期打過的川岳83井相比,普光1井低了1400米。

世界上60%的大油氣田是在碳酸鹽岩中發現的,且埋深普遍在3500米以內。傳統理論認為,隨著埋深加大,岩石緻密化,可能儲有油氣的孔隙變小,超過3500米后這些孔隙基本不存在。普光地區目的層埋深普遍超過5000米,如果簡單套用這一理論,這裡無疑成為了勘探的禁區。

作為一名年輕的學者,馬永生不想輕易順從所謂權威的聲音:「我們尊重前人,包括我們希望後人尊重我們自己。在學術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要背離科學的本質,而在無形中製造一些神話也好、神秘的人物也好,不存在。」

馬永生有自己的學術底氣。他從基礎入手,通過成岩歷史恢復、構造應力場和硫化氫等酸蝕模擬試驗,以及沉積與成岩環境、構造流體、流體與岩石這三組主要因素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三元控儲」模式,據此預測只要這些要素存在,500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孔隙度和流動性依然存在。

該井在論證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質疑。他曾連續三次向專家組做彙報,最終得到了專家和石化總部領導的認同。

認同歸認同,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裡,鑽井一點點地打下去,馬永生的心一點點提起來:「目的層到底有沒有氣?有多少氣?」

馬永生不是神仙,也打過空井。

科學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錯覺和失敗的歷史,是偉大的頑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進行工作的歷史。1999年,馬永生帶著團隊在同屬海相地層的雲南楚雄打了兩口井,結果都是空井。近億元的資金砸進去,所有的人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為了保護團隊的工作積極性,馬永生安慰同事說:「空井並非空無一物,加深地質認識是重要經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私底下對自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大家都會說。但是,你要善於思考這些井打完之後,給你留下了什麼。

這一次又會如何?

如果預測失敗,一切都得從頭再來。放心不下的馬永生一次次跑到井場觀測,度過了不少在車裡和衣小睡的日子。

科研工作者只要尊重科學規律、靜下心來做事,必然會達到成功的條件。

這一次也不例外。

2003年5月,鑽頭到達地下5700米。279米的超厚氣層!當測試點火成功的那一刻,守在現場的馬永生喜極而泣:「這可是被『冷水』澆出來的『金娃娃』啊!」

隨後,馬永生提出了普光氣田整體部署方案,共部署並組織實施探井29口,勘探成功率高達93%,引起國內外震動。

就這樣,馬永生帶領團隊,發現了最大的整裝海相氣田、「川氣東送」工程的源頭——普光氣田。這一年,他42歲。至此,在駁斥「貧油論」的功勛名單里,除了像李四光這樣赫赫有名的先行者,又多了像馬永生這樣的後起之輩。

美國《GEO EXPro》雜誌用題為《改進了我們對深層海相油氣藏的認識》的封面文章,介紹了馬永生及其團隊在海相深層天然氣勘探理論和技術方面取得的新認識和進展。

腳踏實地

「在海相碳酸鹽岩超深層油氣勘探理論和實踐方面領域,你們已經在引領世界。」

——國際著名地質學家金斯伯格這樣評價普光氣田的發現過程及其形成的創新性理論成果

如果因為馬永生敢於質疑前輩、推翻定論,就認為他是一個桀驁不馴、孤標傲世的形象,那你就錯了。因為這樣的人無法融入集體,更無法領導一個高學歷、高智商的集體。

馬永生雖然是一個仰望星空的人,但他沒有拔起頭髮離開地球,而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幹家與組織者。

1998年歲末,石化南方海相項目經理部開始運作。石化公司領導授權馬永生從相關油田選調20多位科技骨幹組成經理部。作為同事和朋友特別是作為師兄,時任南方勘探項目經理部副經理、現任石化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總地質師的戴少武,對馬永生面臨的困難和肩負的責任難免擔憂。

希望之地,眾望所歸;如何開局,機構如何搭建,隊伍如何組成?

一次飯後,戴少武和盤托出了諸多擔憂:「馬博士,面對世界級的複雜對象,多學科的技術要求,大跨度的管理流程,大體量的事物,如何塞進小容積的框架之中啊?」

馬永生說:「複雜對象的複雜,是我們還沒有認清它。用比它還複雜的思維,就會讓它變得簡單。多學科就是我們的十八般武藝。業精於一身不可能,我們可以藉助於交叉火力的方式,協同攻關;再大的管理跨度,圍繞同一目標總可以取得一致。小機構的困難,應該靠精幹主體、內引外聯、廣泛借力就能夠解決。」

經理部機構雖小,管理起來難度卻大。

南方海相範圍寬廣、領域很多、類型多樣、涉及學科較多。所以,南方海相項目部理性與感性、外向與內向、溫和與暴躁等等多類性格特徵的人都有。

通常說文人相輕,科研人員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也不會輕易地服人。馬永生要怎麼管理?

馬永生很輕鬆地說:「知識分子最大的特點或優點就是明事理,既然意識到了一人不可能包打天下,就只好合作共擔。人不可能全能,就只能相互交叉互補。有了共擔的意願、交叉的共識,剩下的就是管理者的責任了。」

馬永生提倡交叉與融合,專業交叉、性格交叉,融目標、融專業、融性格。交叉與融合,為經理部順利實現了良好開局。

依靠交叉與融合,在開展理論探索和勘探實踐的同時,馬永生組建和培養了一支理論功底較紮實、實踐經驗較豐富的勘探科研團隊。該團隊2005年被中石化命名為「最佳創新團隊」,2007年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先進集體」稱號。

在這個集體中,馬永生是帶頭人更是主心骨。

2007年五一節期間,元壩1井鑽達原來的設計井深,沒有獲得大家期待的高產天然氣流,測試現場的氣氛凝固到了冰點。

難道是礁灘相帶的認識出問題了?元壩1井下一步怎麼辦?元壩地區勘探到底如何?大伙兒把焦急的目光聚焦到馬永生的身上。

馬永生組織大家重新分析了已有的基礎資料和剛剛得到的測錄井數據,同時把新採集的元壩一期三維資料調來,進行反覆對比研究。隨著分析的深入,馬永生緊鎖的眉頭漸漸展開了。他用堅定而自信的語氣向總部領導彙報:「向南側鑽800米,大場面應該在那裡。」

此時,負責鑽井工程的宗總激動起來說:「老馬,儘管我的鑽機是7000米的,鑽機負荷有限,但我會想辦法實現你的目標。」

元壩1井2007年7月18日如期開始側鑽鑽進,9月14日鑽至井深7427.23米完鑽,測試獲得日產氣50萬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氣流。至此,元壩大氣田被正式發現。

作為卓越的組織與領導者,馬永生始終保持著冷靜:「我最擔心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口井取得突破后,頭腦一熱,油氣勘探全面鋪開,很可能給國家和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另一種情況是,幾口井失利后,勘探家們失去信心,不敢繼續堅持探索,不再可能有新的發現。」

管理科研團隊如此,管理工程也是如此。

2007年8月31日,總投資626.76億元、國家「十一五」規劃重大項目—川氣東送工程正式開工。川氣東送工程西起四川達州市,東至上海,途經六省兩市,幹線長度1700公里,年輸送天然氣120億立方米,相當於2009年天然氣消費量的1/7。

這條繼西氣東輸之後興建的又一條能源大動脈,對促進能源結構調整、推動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具有重要意義。馬永生不僅是工程副總指揮,而且是工程主力氣田——普光氣田的締造者。

幸運兒

「搞科研不是單打獨鬥,靠一個人的能力是完不成的。我們所有成果,都是在前輩及同行專家工作的基礎上取得的。」

——馬永生

2004年,石化南方勘探公司向國家儲委上交探明天然氣儲量1144億立方米,普光氣田成為迄今為止投產規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碳酸鹽氣田,也是世界第二個年產能百億立方米級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天然氣資源量達3.8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可采儲量高達6000億立方米以上。其儲量價值達1929.83億元(據2007年國家儲量公報)。

普光氣田的發現,被科學院和工程院565名院士評為2006年度科技十大進展之一,2012年被人民日報評為能源十年之最。

隨後幾年中,馬永生不斷完善已有的理論和技術,率領團隊相繼取得通南巴、元壩等大型氣田一系列重大發現。

無論是發現普光氣田,還是發現元壩氣田,乃至成規模油氣帶被陸續發現,馬永勝說得最多的就是「我是個幸運兒」。

馬永生幸運嗎?

似乎是。1980年至1990年,他一口氣完成了學士、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習,成為那個年代國內培養的為數不多的博士;45歲榮膺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6歲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和李四光地質科學獎;48歲當選為能源領域最年輕的院士;53歲入選國家首批「萬人計劃」傑出人才;如今天上的星辰又以他的名字命名……可謂光環籠罩。

是,也不是。

馬永生生於內蒙古大青山腳下。13歲時,母親不幸去世。兩年後,父親病故。看著孤苦無依的弟弟、妹妹,成績優秀的馬永生退了學,希望代替父母為家裡撐起一片天。在人生成長的黃金時期,馬永生一直被貧窮所羈絆、為學費發愁。

不是,也是。

苦難的少年經歷,磨鍊了馬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他在逆境中堅守信念和追求,從小就養成了不向命運低頭、不向困難屈服的堅強性格。「後來不論是求學還是工作,我都從少年時代的這一段痛苦經歷中受益。這是書本上學不到的人生感悟!」馬永生回憶說。

輟學半年後,在當地政府和鄉親們的關心支持下,馬永生這個生於貧家的學子重拾課本,一口氣念到了博士畢業。隨著學位層次的提升,馬永生不僅在專業上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而且開拓了視野。就是在此時期,他建立了對海相油氣未來的信心。十幾年後,憑藉在這一領域的突出造詣,馬永生開拓了碳酸鹽岩油氣勘探的新局面。

在艱難的少年、青年時代,馬永生得到了來自政府、師長、朋友、愛人的支持和愛護。馬永生永遠記得大學老師的話:「在人生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困難都是暫時的。讀書的機會轉瞬即逝,你家裡的情況我也清楚,你讀博士,我們幫你。」

追憶起那段往事,馬永生回憶說:「這個博士學位,是村裡鄉親們和國家幫助我念完的。如果沒有國家和組織上的培養照顧,我就不可能走到現在。沒有他們,我現在也許只懂種地。」

馬永生得到的遠不止是金錢上的支持,更是人生道路選擇上的扶助。

1990年夏天,懷揣著為祖國獻石油的理想,博士畢業的馬永生放棄了在高校教書和去外企的機會,走進了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的大門。以戴金星院士為代表的一批老專家建議他:「作為目前國內石油界少有的幾個博士之一,你的理論知識非常紮實,但要想有所建樹,必須到一線去實踐!這對你的成長以及我們的事業都有益處。」

馬永生遵從了前輩們的教誨,並取得了妻子的理解,告別了3歲的女兒,於1992年5月毅然遠赴新疆庫爾勒,參加塔里木石油會戰。在這之後,他先後13年遠離家庭,深入基層,紮根邊疆,堅持在科研生產第一線,虛心向一線的技術人員學習,彌補自己實踐經驗的不足,逐步成長成熟。

家國滿情懷

「『馬永生星』的命名,是對馬永生院士多年來矢志不渝、潛心研究的認可和肯定。」

——石化集團董事長王玉普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伴隨著事業的成功,一系列的誘惑隨之而來。但馬永生常懷感恩之心,並沒有為豐厚的待遇和職位而心動,始終堅守在石化油氣勘探的崗位上。

1998年,石化在推進南方海相勘探之初,曾計劃就其中一些項目同國際公司進行合作。馬永生精彩生動的發言、深厚的理論知識和具有前瞻性的遠見,吸引了某國際知名公司獵頭經理的目光。「馬博士,我們注意你很長時間了。你之前發表了很多相關論文,你上次的介紹給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即便在世界上,像你這種專業科班出身、理論知識深厚、專業技術紮實同時還有過勘探一線歷練的人才非常少。我們公司也有開發海相碳酸鹽岩的打算,希望你能夠參加到我們的團隊中。」

隨後,對方以年薪60萬元人民幣邀請他加入。這在當時可是一個誘人的數目。

少時的清貧,馬永生吃了不少苦。然而,金錢從來不是他人生中過度關注的東西。

馬永生不假思索地拒絕了:「目前石化已經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平台,讓我能夠從事我所鍾愛的油氣勘探事業。我願意為實現南方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勘探大突破這一幾代人的夢想不懈努力。」

2007年9月的一天,馬永生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得這個獎勵需要承諾三年之內不離開,得知此事的馬永生深情地說:「我從小到大,都是靠國家的特殊困難補助和助學金成長起來並完成了學業。我取得的成績,都是組織培養和團隊努力的結果。我的事業在!我一輩子也不會離開祖國。」

每一滴油,每一方氣,都是馬永生對祖國深沉的愛與承諾。

如果說馬永生的成功是因為國家與社會之愛結出的果實,那麼馬永生把這顆果實的芬芳更多地傳播到四方。在緊張的勘探科研工作之中,馬永生不忘為的油氣勘探事業培養接班人。他既平易近人又循循善誘,把學術研究上嚴密的思維和嚴謹的學風傳遞給學生。

每當學生提出一個學術研究的結論與觀點時,馬永生並不是首先對提出的結論進行評價,而是仔細地詢問:「你的這一結論是在什麼工作基礎上得出的,你觀察了多少岩芯、看了多少薄片、多少化驗分析資料支持你的觀點。」

馬永生希望學生們提出的每一個結論都要有數據、資料做支持。石化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高工趙培榮說:「他鼓勵自己的學生要獨立思考,對前人研究成果不盲從,在踏實研究的基礎上,要有質疑的別人成果的勇氣,甚至包括他本人的學術觀點。」

就這樣,馬永生先後為油田企業和相關院校培養了急需的碳酸鹽岩油氣勘探領域博士23名、碩士5名。

追夢人

「理論創新永無止境,科學探索沒有句號。它需要一磚一瓦的積累,需要一往無前的執著!」

——馬永生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2017年的春天,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將河北雄安新區設立為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從現有規劃部署不難看出,綠色是雄安新區的特點之一。事實上,雄安新區所涵蓋的雄縣等區域,早已在清潔能源供暖領域走在了規劃實施之前。

由北京城區向南108公里即可到達河北雄縣。該縣城建成面積19.23平方公里,城區人口8.9萬。歷經7年多時間建設,目前雄縣擁有地熱井68口,其中回灌井24口,建成供暖能力470萬平方米,基本實現了城區地熱集中供熱全覆蓋,堪稱第一個「無煙城」。國家能源局多次實地調研后指出,「雄縣模式」技術上成熟、經濟上可行,可推廣、可複製。

馬永生就是「雄縣模式」的推動者之一。

作為海相油氣勘探領域的專家,馬永生沒有固步自封。在做好原有領域深入研究、培養人才的同時,馬永生又把目光投向了包括地熱能、頁岩氣在內的非常規能源領域。

2012年初,馬永生組織六位兩院院士,同時聯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一起向國務院提出大力發展地熱能源的建議,獲得了溫家寶、李克強同志的肯定和支持,對有效利用清潔可再生地熱資源起到了推動作用。

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毋庸置疑的,但註定會經歷相當長的過程。曾經的石油峰值論、能源代際演變的事實,都驗證這一點。其原因就在於,每一種能源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優點和不足,因此要客觀、全生命周期進行評價,才能確定其在能源歷史長河中的位置。

所以,在地熱真的「熱」起來的時候,馬永生冷靜地說:地熱等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需要大力發展,但是希望很短時期內一蹴而就,替代化石能源,也是不現實的。因此,要明確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定位,在實施路線圖的時候預留位置、保證空間,但不應希望「十三五」末達到很高比例。

進入新世紀,以頁岩油氣為代表的非常規油氣資源的成功勘探開發,是全球油氣工業又一次理論技術的創新與跨越。它的意義在於突破了常規油氣儲層下限和傳統圈閉成藏觀念,增加了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類型與資源量,實現了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的升級換代。

2009年,馬永生與十多位工程院院士聯名向黨中央、國務院上書,提出大力發展非常規能源的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支持,對推動非常規油氣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2年底,中石化在四川涪陵焦石壩地區的焦頁1HF井實現了戰略突破。國內首個大型頁岩氣田——涪陵頁岩氣田由此誕生,掃除了籠罩在頁岩油氣開採行業的陰霾,點燃了頁岩油氣勘探開發的新希望。這標誌著頁岩氣提前加速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發展階段,比原先預計的10年實現規模開發的時間大大縮短。因此成為國際上繼美國、加拿大之後第三個實現頁岩氣商業開發的國家。2014年,第五屆世界頁岩油氣峰會授予石化「頁岩油氣國際先鋒獎」。時任董事長傅成玉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對能源結構調整,緩解中東部地區天然氣市場供應壓力,加快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行者無疆!

馬永生說:「實現夢離不開堅實的資源基礎,更有賴於強大的能源支撐。建設穩定充足的能源供應體系,是實現夢的物質基礎。」

在實現夢的路上,馬永生和千千萬萬個有志者一起在貢獻著智與力,用創新性思維和扎紮實實的科研態度開展工作,解決面臨的一個個技術難題。

靈魂在高處

「我相信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擔當。」

——馬永生

從發現最大的海相氣田到先行開展地熱能的試驗,馬永生以「哥倫布」式的拓荒精神,三十多年來奔走在勘探一線,為每一場能源革命丈量著祖國的土地。他常把「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這句話掛在嘴邊。在他看來,行動和思想並重才是「知識分子」的應有之義。

2007年初,著名石油地質學家、科學院戴金星院士推薦馬永生為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候選人。這是一個由香港愛國人士捐資設立的獎勵基金,旨在獎勵取得傑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在國內外科技界享有盛譽。

馬永生得知后,馬上致信基金秘書長段瑞春,表示感謝專家們的賞識,希望不要把他作為該獎候選人。「此前獲得這一獎項的21位前輩是包括錢學森、錢偉長在內的大師級科學家,獲獎年齡平均70歲。這對我來說,分量太重了。」

段瑞春代表基金會回復說:「基金委員會做出這一決定是慎重考慮的。」在中石化領導的勸說下,馬永生代表自己的團隊乃至石油化工領域捧回了這一獎項。回到家,馬永生和妻子仲力商量100萬元獎金怎麼辦。仲力讓馬永生來安排。馬永生說:「留小部分作為這麼多年對你和女兒的補償,其他都給一線的同志們吧!」

還是在這一年,一位老前輩建議馬永生參評工程院院士。馬永生婉拒了:「一個是比較忙,再一個我資歷還比較淺。」這種「不識抬舉」的做法,惹得老先生頗為不快。直到兩年後,馬永生終於參加了院士評選並獲得一次通過,以48歲之齡成為能源領域最年輕的院士。

在他當選工程院院士接受採訪時,馬永生說:「我這次能夠當選院士,是前輩的肯定、組織的培養和團隊努力的結果。現在我更強烈地感受到了一種信任與責任,一種壓力和動力。面對國家和社會對科技界越來越高的期望,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傳統,堅持在油氣勘探一線踏踏實實地工作,嚴格要求自己,恪守科學倫理和道德準則,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不管獲得多少榮譽,不管身份怎麼變化,馬永生永遠不變的是:把名利看得很淡,把事業看得很重,將油氣勘探工作融進生活、融入生命。馬永生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純粹的人。

事實上,一個仰望星空的人只有擺脫名利的羈絆,不被現實與權威所束縛,靈魂擺放於高處,才能總是著眼未來。是馬永生們,讓我們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裡看到一顆寧靜的心、一種高尚的精神。這種來源於科學和道德的正能量,正在照亮我們的未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