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南京南站猥褻女童案」四大輿情特點:該反思什麼?

在每一起敏感的熱點事件中,都包含著無數個社會痛點,對於易於接收碎片化信息的網民們可能無暇求證真相便按下了那推波助瀾的「轉發鍵」。放棄了對真相的追問,疲於在完整語境下對事件進行整體了解,也就不難理解網路空間充滿情緒宣洩或網路暴力。

8月12日20時46分,認證為「作家陳嵐」的微博用戶發布一條網友投訴的當眾猥褻小女孩的微博,微博迅速引起網友關注。截至17日16時,該微博已被轉發14萬次,點贊達15萬次。猥褻事件發生在南京南站候車室。

8月13日8時18分,南京鐵路公安處南京南車站派出所的官方微博@南京鐵路公安處南京南所發布轉發@作家陳嵐的微博稱,已安排人員開展相關調查。並於當日晚間17時38分重申對此次事件的重視。8月14日12時09分,其發布微博表示已找到相關人員,調查工作正在開展,並呼籲廣大網友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8月15日11時27分,南京南車站派出所在官方微博回應,已將嫌疑人段某某(男,18歲)抓獲,對其依法刑事拘留,並證實女童為段某某父母的養女。

@江寧公安在線也在微博中跟進此次事件進展,對@差評君發布的人肉搜索闢謠進行官方回應,並就網友關心的問題:「養女」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猥褻兒童案件是否為自訴案件不告不理;猥褻兒童罪是否在8歲以上有相關法律規定從輕、自訴、不告不理等情節;嫌疑人的有關法律責任是否會因為年齡、與受害人關係等從四個方面進行法律層面的回應。並呼籲不要擴散未成年人隱私、也不要以訛傳訛、讓無辜人員「躺著中槍」、肆意歪曲法律。

從傳播趨勢來看,南京猥褻女童的傳播熱度出現了兩次高峰,8月14日 12時左右根據警方通報,已將涉事男子抓獲;8月15日12時左右南京警方證實女童身份。此事件的一波三折匯聚多個輿論敏感點,根據輿情反饋,此次事件折射出的社會痛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人肉搜索中傷無辜,網路暴力威脅人身安全

8月14日,一篇自媒體文章《如果沒在媒體工作 我這輩子都洗不清猥褻女童罪名》被廣泛轉發,畢業於哈爾濱理工大學的李炳鑫,因長相與猥褻女童男子相似,被「校友」人肉出來曝光姓名學校,目前轉發該條謠言的微博帳號「古風同志」已被禁言30天。文中李炳鑫聲稱自己「坐在家裡就被從天而降的鍋砸了」。從該事件72小時的「關鍵詞雲」圖中可以看出,原本與事件並無關係的「李炳鑫」卻成為了被提及頻次最高的詞語之一。

圖:「南京猥褻女童案」全網72h詞雲(來源:微輿情)

界面新聞評論以《不是「李鑫」的我們如何自證清白?》為題,反問到「當充滿敵意和戾氣的『鍵盤俠』們在逐漸毀掉互聯網曾經許諾的崇高理想時,不是李炳鑫的我們,躺了槍會清白嗎?」評論員認為李炳鑫被網路暴力的「誤傷」是「後事實」「后真相」時代的特點,「網民更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真正的真相和追問已經不重要了。」

在每一起敏感的熱點事件中,都包含著無數個社會痛點,對於易於接收碎片化信息的網民們可能無暇落實真相便按下了那推波助瀾的「轉發鍵」。放棄了對真相的追問,疲於在完整語境下對事件進行整體了解,也就不難理解網路空間充滿情緒宣洩的網路暴力。此次事件引發的網路暴力不僅在所謂的「捍衛正義」的過程中錯傷了無辜,也在「反正義」的畸形視角下惡意中傷了秩序維護者。

8月15日上午,最早發布南京南站女童遭猥褻事件的@作家陳嵐發布微博稱,個人信息及家庭住址被曝光在網上,同時在私信留言中收到的死亡威脅高達2000餘條。據央廣網的報道,陳嵐已經報警。人民網8月16日文章《「猥褻女孩」事件引發的網路「兇器」應警惕》表示,無論這些言論和行為出於怎麼的目的、持怎樣的觀點,但無一例外都過了火,最終升級為具有破壞性的網路暴力。

二、猥褻、性侵兒童再次引發對相關法律的討論

2017上半年發生多起女童遭性侵事件,據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髮布的《女童保護2016年性侵兒童案件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媒體公開報道性侵兒童的案件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遭遇性侵的女童人數佔九成,但性侵男童的案件因具有隱蔽性,現狀同樣不可忽視。

微信公眾號「人民法院報」文章稱性侵兒童如今已成世界性難題,各國對兒童性侵案的相關法律都相當嚴苛,目前在立法領域對性侵兒童的犯罪的關注也越來越多。文章認為,對於性侵兒童問題,司法領域面臨的最大的難題是在司法審判中存在認定困難。

《檢察日報》和微博@江寧公安在線都對該起事件進行了問答模式的解讀,從檢查官、警方的角度來向公眾普及猥褻、性侵兒童案件的法律和司法知識。澎湃新聞等媒體則普及有關猥褻兒童的相關刑法規定。據澎湃新聞報道,刑法修正案(九)對猥褻兒童犯罪新增了「其他惡劣情節」的規定,被採訪律師表示,「惡劣情節」實際上包括了「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的情形,而此次南京猥褻女童案就發生在車站這個公共場所。

三、收養關係助推輿論升溫,熟人性侵屢見不鮮

早在警方確認該女童系同行成人養女之前,就有網友爆料。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員作案的隱患性,再次激起輿論的熱議。

據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報告顯示,在2016年公開報道的433起性侵兒童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有300起,佔總案件的69.28%。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並取得受害者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及身份地位等優勢,使得性侵案件更易發生。

圖:性侵女童犯案人身份(來源:《2016年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同時,《報告》還顯示,家庭監護是保護兒童安全的最重要方式,但有些性侵兒童的惡性案件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往往具有長期性和隱蔽性。目前,家庭成員的性侵案件情況也更為複雜,涉及到受害兒童的撫養、親人倫理等問題,受害人往往更難以維權,亟待法律和政策保障方面的完善。

四、反思兒童性教育缺失,應避免「不知情」傷害

據網友描述的事件細節,男子對女童作出不雅舉動時,女孩一直在低頭玩手機,沒有反抗。一些關注兒童性教育的自媒體猜測「一是不敢反抗,二是不懂這是侵犯,所以沒有反抗。」 據「女童保護」發布的報告顯示,近九成兒童沒有上過防性侵課,7.17%的兒童有過或經常遭遇未經本人或家長同意被碰觸隱私部位,存在被性侵的風險;被問及「未經同意被碰觸隱私部位是否知道如何應對」時,30.48%的兒童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7月9日下午,南京一名十歲女孩在書店看書時,被七旬老漢連續猥褻三次竟絲毫不反抗,因為女孩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因為「不知他在幹嘛」。

澎湃新聞和參考消息分別發出了「性教育需反思」和「『性教育』缺失的代價已夠大了」的評論文章,呼籲家長和社會關注兒童防性侵教育,青年網認為「公眾對於『猥褻兒童』的概念並不清晰,對於未成年人的性保護、性教育又確實存在嚴重短板。」最高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全國法院2013年至2016年審理的性侵兒童案件達10782起,平均每天審理的案件就超過7件;也就是說,至少每天有超過7名兒童被傷害。

媒體和一些兒童教育網站,也藉此公布了基本的兒童性侵知識,這些都需要學校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指導,正如澎湃新聞評論所言:「孩子的是非觀都是從成人世界習得的,如果沒有教育,他們的世界就是混沌一片。」

輿情點評

涉事當地警方快速反應,積極負責,聯動配合,就社會關切及時偵辦案件。此外,在涉及人肉搜索、網路暴力、未成年人受侵害和隱私泄露等存在巨大隱患,特別是構築未成年人保護的綜合體系方面,涉及法律、行政、教育、傳媒、公益等多方面,社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延伸閱讀:大數據分析與心理疏導建議

有多少被性侵的孩子「選擇」沉默,如何通過心理疏導,改善這些案例中受害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況,減少次生傷害,消除不利影響。通過網路檢索和大數據分析,讓我們關注如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相關話題。

最近的兩起案例,當人們都在討論性侵兒童者的可恨、監護人的冷漠和無知、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的淡薄時,還有一個同樣重要但可能被忽視的話題,就是被性侵的孩子他們怎麼看待自己遭遇的事件。通過檢索全網關於兒童性侵話題的文章和網友留言,不少網友也很關注為什麼他們「選擇」沉默。

一、全網72h熱度走勢和峰值信息聚類

(數據來源:微輿情)

從指數變化趨勢來看,兒童性侵話題的熱度在8月15日20時達到了32.19的峰值。其重點信息聚類如下:

(數據來源:微輿情)

可以看到主要刷屏的信息包括「媲美欣的兒童性侵系列視頻」、「這幾個國家的兒童性侵保護法案」、「兒童性侵話題再度成為關注焦點」等。

二、全網信息關鍵詞雲

(數據來源:微輿情)

以上是全網關於兒童性侵的文本信息的關鍵詞提取。除了兒童性侵外,相關辭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江蘇的事件有關,比如江蘇、網警、舉報、調查等;另一類是與最近兒童性侵事件反應出的問題有關,比如熟人、意識、避免等。

三、遭遇性侵的孩子為何「選擇」沉默

根據人民在線數據,近一個月來與兒童性侵相關的微博數量為5644條、微信文章數量為7524篇。熱門微博話題主要集中在「江蘇劉老師」兒童性侵系列視頻案、如何預防兒童性侵、呼籲加強兒童性教育等,熱門微信文章有《再不給孩子性教育就晚了!這麼多悲劇還不夠嗎?》《被性侵的孩子在獨自走向熔爐。他們不知道怎麼開口,所以我們得知道》《我16個月大的女兒被強姦了》等。

關於兒童性侵話題的微博印象(來源:新浪微博)

通過對微博、微信上關於網友表述的兒時被性侵或者他人童年遭遇性侵的故事,對於「當孩子遭遇性侵時,還遭遇了什麼」,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

  • 遭遇性侵時,有人看到卻無人相助;

  • 父母嫌丟人,不讓說出去,也不報警;

  • 報警后,沒有破案,事情不了了之;

  • 被四處宣揚,人們在背後指指點點;

  • 不敢告訴任何人,自己又沒辦法釋懷。

遭遇性侵的孩子在長大成人過程中的心態,大致如下:

  • 覺得抬不起頭來,一直處於自卑狀態,甚至有過自殺行為;

  • 對愛情、婚姻持悲觀態度;

  • 被父母或親戚朋友的態度傷害,變得沉默或叛逆;

  • 希望自己能夠早一些接受性教育,學會保護自己;

  • 決心以後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儘早進行性教育,一旦出事後及時心理疏導。

可以看出,在兒童遭遇性侵這件事情上,性教育的缺失、性觀念的落後、心理疏導和溝通不足等因素讓孩子遭遇到了二次傷害。

四、關注兒童性教育話題的用戶畫像

1.需求圖譜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通過用戶在搜索性教育一詞的前後的搜索行為變化中,可以得出以上的需求圖譜。性教育讀本、視頻、性教育短片、邪惡、新婚之夜性教育視頻這幾個詞的搜索需求持上升趨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邪惡」這個詞,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部分網民對性教育的態度。另外,「性教育讀本嚇壞家長」一詞雖然呈下降趨勢,但也值得關注,說明性教育讀本的適用性和科學性還需要討論。

2.年齡分佈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3.性別分佈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關於兒童性侵、性教育等話題近幾年一直處於不斷討論中,國內外相關案例也越來越被大眾所知,不少知名人士都在呼籲加強性教育、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還出現了一些針對兒童自我保護的公益團體。但是兒童被猥褻性侵的事件卻多有發生,以兒童為主角的色情視頻也屢禁不止,除了要關注性觀念落後、法律意識淡泊、當前性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對兒童自我保護措施的宣傳力度不夠等話題外,還要認真思考的就是對被侵害的孩子的心理疏導問題。

防範固然是首位的,然而一旦出了事情,沒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對孩子造成的第二次傷害是更致命的。這一點,除了監護人需要提高意識外,還需要整個社會更加友善。

掃描二維碼

加管理員進入

人民網輿情監測中心冬粉群

人民雲——大數據中央廚

眾雲大數據開放平台

眾雲是業內領先的智能化輿情監測分析平台,一分鐘註冊,永久免費。人民慕課致力於成為黨政幹部新媒體素養、輿情應對的網上課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的傳播載體。

人民網輿情監測中心微信公眾號

《網路輿情》

雜誌發行部

《網路輿情》幫領導幹部讀網

電話:010-65368404

郵箱:[email protected]

培訓諮詢中心

關注「人民大課堂」

人民網高端輿情培訓長年招生

報名電話:

徐老師 010-65363211

任老師 010-65363952

[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