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銀行互聯網金融創新窘境:靠一個部門能變革嗎?

文 /金腰子(一顆曾長期混跡於金融與互聯網圈子的腰子),本文是作者授權九卦金融圈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

聲明: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涉及企業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無任何關聯。

其實我們接觸的每一個銀行的互金工作者,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扭轉哪怕一點點銀行移動金融服務的窘迫局面,以求獲得相應的職業認同感。

而從線下服務的線上產品化起步,逐步的發展為平台化,乃至生態化,銀行的網路金融到底要走向何處?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目前的首要問題到底出現在流量缺失、機制不足、人才流失還是其他因素,每個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在這種循環困局中,破局突圍的第一步當真是最難的。

有人說,銀行要學會攥住流量,因為如果把自己的全部業務壓在第三方流量平台上,終究你會失去對成本的控制,互聯網流量平台會一步一步的吞噬你的利潤,從獲客成本的提升,到交易成本的提升,未來你的每一步都將舉步維艱,如一場困獸之鬥,最後讓你俯首稱臣,心甘情願的淪為一個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

有人說,銀行要強攻大數據,數據才是未來的核心資產,通過數據提供智能化的金融服務,通過數據提高風控水平,通過大數據實現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務,再不發展大數據,數據價值將會萎縮。

有人說,銀行要開放生態,要改變金融服務的單點合作模式,只有將金融賦能給整個商業鏈條,構建商業生態,才是未來金融創新的主流模式,才能構建強有力的商業壁壘,才能創造更豐富的數據維度。

有人說,銀行要掌握各種熱門技術,不斷應用在金融服務之中,構建核心技術壁壘。

有人說,銀行要在創新之路上扁平化,團隊制,實施更為敏捷的管理機制。

……

其實這些年銀行在互聯網創新上的努力有目共睹,但看起來又總是覺得哪裡怪怪的,不倫不類。有的時候我們不禁感嘆:「聽過很多道理,卻似乎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很多銀行的網金髮展重任壓在電子銀行部或者網路金融部身上,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懷疑,這些制約銀行發展的「互金」困局,真的是一個部門能夠變革的嗎?還是整個銀行都應該深刻反思?

從賬戶到支付,從融資到理財,從數據到交易,從運管到內控,從人力資源到企業文化,銀行的互金戰略早已不是單純互聯網渠道優化的問題,而是從底層科技到各個產品線乃至各個中後台的全面優化甚至是再造的問題。

而即便我們不說那麼宏偉的全行戰略,僅僅是沒有行內全產品介面許可權的網路金融,都將無法打破行政束縛,寸步難行。

對中小銀行來說,網路金融有時候更接近於一張白紙,優秀的畫師可以盡情描繪未來,而對於大型銀行來說,網路金融的發展,更像一張褶皺不堪被人無數次使用過的舊稿紙,這些縱橫交錯的歷史線條和皺褶都是曾經從會計電算化改革開始摸著石頭過河激烈交鋒后的印記,它記載了銀行在線上服務發展的歷史,既合理又無奈,但是卻終究讓人難以在上面描繪出更為璀璨的作品。

這種束縛既來自於底層架構的龐雜,又來源於部門間難以捅破的利益制衡,有時候是來自於監管,有時候則是來自於人對監管的解讀程度,不能評述也無法評述。

難以阻擋的增速的下滑,利潤率下滑讓銀行漸漸失去創新的勇氣,勇氣更多的變成了廝守的毅力,用以維繫隨時可能斷崖式倒塌的軀體,然而大家都明白,不敢開的源和截不了的流之間註定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

面對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困擾,很多銀行選擇通過設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的方式,乾脆抽出一張新的白紙重新圖畫,少了存量儲蓄的包袱,少了業務部門間的阻力,也讓網路金融重新回歸成為銀行全部業務的創新方向,而不再糾結於網路金融到底是一個渠道還是一個產品。有些銀行嘗試重新梳理與監管的關係及溝通機制,背靠該用能用的資源,以求在內部開闢一條相對獨立的孵化發展之路。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難度。

銀行網路金融要構建自有流量的運營平台,要構建體驗更優的全線上金融服務,要構建更開放的生態金融合作體系,每一個目標理想的背後,都有著嚴峻的現實制約因素,來自互聯網的衝擊很殘酷,而更殘酷的是自我的束縛,進而演變成為內心的癔症.

步子邁小了不行,邁大了不敢,一隻腳落在體制內,一隻腳懸在體制外,手插在兜里捏著這些利潤,伸出來又插回去,投入小了出不來效果,投入大了怕損失。創新的孵化機制以及資源配置,甚至還比不過一個二流的民營孵化器,就更不要說企業文化這些意識形態的創新與提升了。

「身病易治,心病難醫。」

祝願每一個銀行網金事業的堅守者,都能夠砥礪前行,實現自己心中的那個小理想,且行且珍惜。

編輯:蘅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