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因為這神奇音效,我選擇二刷《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無疑是國產片保護月後最受關注的影片,導演諾蘭的金字招牌依舊閃亮。《敦刻爾克》在北美上映后不久便被封為年度神作,爛番茄新鮮度 98%,imdb評分 9.8,Metacritic 上的媒體評分也高達 94 分。

目前全球票房已經超過了 4 億美元,在國內也以近 2 億票房成為周冠軍。

但不出意外,《敦刻爾克》的票房表現最終難以企及同是軍事題材的《戰狼2》,因為電影中沒有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視覺盛宴,也很難感受到《戰狼2》所帶來的民族認同感,更不會有《二十二》般與電影關係不大的場外推動力,有的更多是絕望中求生的無力感。

儘管如此,進場觀看《敦刻爾克》的觀眾都很容易感受到電影中令人窒息的緊張感。在這部台詞寥寥的電影中,畫面和聲效成為了主角,但原生 IMAX 65 mm 膠片拍攝的效果在大部分電影院都會大打折扣,而電影的音效和配樂里則藏了一些扣動你情緒扳機的秘密。

(註:含輕微劇透不影響觀影)

《敦刻爾克》中的神奇音效

諾蘭一向擅長利用非線性的敘事結構來營造扣人心弦的感覺,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這成為了諾蘭的招牌。而在《敦刻爾克》也不例外,發生在海陸空的三條時間線交織在一起,碎片化的劇情反而加劇了影片的緊張感。

實際上,當你伴隨著激昂的配樂心驚膽戰地穿梭在三條時間線中時,你已經掉進了導演和配樂師的「聲音陷阱」中了。

在電影開場不久,隨著德軍戰機的轟炸,一段高昂的旋律把觀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這其實是好萊塢配樂大師漢斯·季默運用了一種能引發聽力錯覺的「謝潑德音調」(Shepard tone),營造出一種音調在不斷上升的錯覺,從而讓觀眾產生坐如針氈的緊張感。

「謝潑德音調」可以是《敦刻爾克》中的隱形主角,甚至整部電影都在圍繞它來打造。諾蘭在接受 Business Insider 時就曾透露,《敦刻爾克》的劇本主要就是根據「謝潑德音調」的原理來寫的。

我用「謝潑德音調」的方式交織了三條時間線,這樣能產生持續的緊張感,一點一點地在加劇。所以我想用相似的數學原理來完成音樂的創作。

為什麼「謝潑德音調」能有這樣神奇的效果?其實謝潑德音調的原理也不複雜,謝潑德音調由幾組間隔八度的音調組合而成,在不同音階的變換中,高音減弱、中音不變,低音則逐漸增強,這樣聽起來就會有兩個音調同時升高,整體的音調也似乎在不斷上升。它就像理髮店門前的紅白藍旋轉燈,看似一直上升,實際上卻原地不動。

然而這只是一種錯覺,不過非科班出身的人一般不會察覺。以電影中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配樂《The Oil》為例,在幾條時間線的切換,旋律逐漸從 48 拍/分鐘升至 60 拍/分鐘,管弦樂演奏的長音不斷上升,似乎沒有頂峰,觀眾的情緒也被緊緊地抓住了。

諾蘭一直是「謝潑德音調」的忠實冬粉,在其此前的多部電影中,都可以聽到這個魔幻的旋律。在《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的前兩部中,蝙蝠俠機車音效就運用了這種技巧,音效設計師 Richard King 將「謝潑德音調」融合到電動賽車和特斯拉 Model 的混音中。

(諾蘭作品《星際穿越》中的五維空間)

對於諾蘭這樣一個經常在電影中探討時間主題的導演,用「謝潑德音調」表現時間在不同空間的扭曲再適合不過了,儘管在《敦刻爾克》沒有像《血戰鋼鋸嶺》那種很燃的音樂,但是「謝潑德音調」卻能讓人感受到危機四伏和暗流涌動的壓迫,正如電影音樂觀察家 Soundtrax Ye 所評論的:

《敦刻爾克》配樂模擬機械運動恆定韻律的同時,特別精心研磨了「擬聲」的質感,通過對原始取樣素材的多次合成疊加出一種類似「刨光后再做舊」的霧狀包漿。這是為了確保長時間的這種機械轟鳴誘發出的是觀眾心理底層的恐懼感。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由於不同影院的音響設備有差異,因此音效的體驗也許也會有較大差異,已經二刷的愛范兒劉主編就表示,在兩家 IMAX 影院的視聽效果簡直天差地別。

諾蘭背後的男人

在《敦刻爾克》里,「謝潑德音調」其實只是其中一個音效技巧,從開場的秒錶音效到神秘《謎語變奏曲》,都很好地渲染了戰爭中絕望與無助。

(諾蘭(左)與漢斯·季默)

而這一切離不開諾蘭御用配樂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敦刻爾克》已經是諾蘭和漢斯·季默合作的第六部電影了,兩人都分別是對方合作次數最多的導演和配樂師。毫不誇張的說,漢斯·季默之於諾蘭,就相當於久石讓之於宮崎駿。

雙方也默契十足,在《敦刻爾克》開拍前,諾蘭用自己的手錶錄製了一段「滴答」的聲音,希望漢斯·季默以此為基礎創作配樂,果然季默心領神會,在影片一開場,便能聽到這段以秒錶聲音為基礎製作的音效。

在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中,漢斯·季默曾為了襯托反派角色貝恩,向全球冬粉收集了 10 萬個演唱聲軌來合成音效。而在諾蘭更為人熟知的《盜夢空間》中,漢斯·季默通過改編一首法語情歌而創作的配樂《Half Remembered Dream》,也成為了無數影迷心中的經典。

而漢斯·季默本人也早已成為了好萊塢舉足輕重的配樂大師,除了與諾蘭合作的作品,也不乏經典之作,《獅子王》讓季默斬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加勒比海盜》中那首標誌性的經典配樂 End Credits 也出自漢斯·季默之手,還有《勇闖奪命島》、《最後的武士》、《達芬奇密碼》和《功夫熊貓》等經典之作。

漢斯·季默的一大特色就是善於通過電子樂器和古典樂器結合來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在眾多超級英雄電影中,也時常能聽到漢斯·季默的配樂。去年 DC 那部有點讓人昏昏欲睡的《蝙蝠俠大戰超人》里,最大的亮點的也許就是在關鍵時刻救場的神奇女俠了,神奇女俠出場那段燃爆的配樂就是漢斯·季默用電大提琴創作的,獨特的律動讓蓋爾·加朵增添了幾分帥氣。

而在另一部超級英雄電影《超凡蜘蛛俠 2》中,漢斯·季默將老版《蜘蛛俠》中的小號旋律和新潮的電子音樂結合,表現出了與 DC 暗黑系截然不同的喜劇色彩,同樣令人耳目一新。

遺憾的是,在《蝙蝠俠大戰超人》之後,季默公開表示自己已經被「燃燒殆盡」,很可能不會再為超級英雄電影製作配樂了。

音效與音樂早已不只是電影中的綠葉

在電影誕生之初的默片時代,電影院中並沒有音響播放設備,因此電影中的配樂都是樂隊在現場演奏,但這種伴奏只是為了給無聲的電影營造一種觀影氣氛,基本和影片沒什麼關係。而和第一部有聲電影同年誕生的奧斯卡,一開始也沒有設立與音樂和音效相關的獎項。

隨著電影工業和電影院的不斷發展,音樂和音效對電影中的敘事承擔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影院的音響設備也成為觀眾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杜比全景聲和 IMAX 等也成為了眾多影院的賣點。

(《敦刻爾克》劇照)

在電影中,而音效和音樂也逐漸模糊了彼此的界限,音效不再是單純的合成音源,電影配樂也往往會採取音效的處理方式,音效化音樂也開始流行。在《敦刻爾克》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時也很好地證明了聽覺對於情緒的影響絲毫不亞於視覺,甚至還能激發更多與視覺、溫度、味覺有關的記憶與情感。

(《地心引力》劇照)

在《敦刻爾克》之前,已有不少影片憑藉出色的音效成為經典,在 2014 年攬下 7 個奧斯卡獎項的《地心引力》便是其中之一,與《敦刻爾克》類似,這部影片的的對白少,主要靠音效推動情節和向觀眾傳遞情感,電影中所有音效都由低端震動完成,以模擬太空中真空狀態下的音效,同時通過混音讓觀眾聽到來自地面的無線電通信在周圍漂浮。

(《地心引力》劇照)

如今音效剪輯、混音、配樂早已電影工業中十分成熟的工種,用聲音講故事不再停留在廣播這樣的媒介。正如曾為三部《變形金剛》擔任音效設計師 Erik Aadahl 所說:

音效的底線,也即聲音最重要的部分,無論是音效剪輯還是混音,就是我們要講述故事,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能夠講故事的音效就是最好的音效。

也許在大多數人心中,一部好電影更多是一場「視覺盛宴」,但隨著《敦刻爾克》這樣的影片面世,聲音將會在更多的電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為連接觀眾和角色之間紐帶,音效專家 Stuart Bowling 認為:

錯綜複雜的聲音運用是一門藝術,在音樂、對白和音效之間,多種層次的聲音混合在一起,進而形成了一種如舞蹈般的平衡。

此前愛范兒在一篇文章中介紹過開機音樂對科技品牌的影響,裡面提到一種能激發人生理和心理反應的「音爆時刻」,而在電影中,同樣需要這樣的「音爆時刻」來刺激觀眾的感官來激發更深層次的體驗。

這些擊中內心的音效和配樂,也許本身就是二刷《敦刻爾克》的理由。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