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次看完河北四大名窯標本

隋代邢窯透影白瓷杯透光後效果

古代河北是北方最為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邢窟、定窟、磁州窟以及井陘窯在陶瓷發展史上都佔有顯耀地位。河北的古陶瓷窯址考古工作從50年代起陸續展開,出土了大量瓷片標本,為深入研究河北古陶瓷文化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資料。此外,改革開放以來,在城市基本建設過程中也陸續出土了大量瓷片標本,其中有不少是窯址考古發掘中所少見或不見的。

瓷器因其易碎性,故留存至今完好無損者萬不及一,因而瓷片就成為專業鑒定人員、古陶瓷愛好者以及科技測試人員學習陶瓷鑒定和檢測各種數據的重要標本。瓷片標本不僅數量眾多,品種也比完整器物更加豐富齊全,對於辨別窯口、判定時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瓷片標本的另一個優勢是方便進行破壞性測試,為獲取瓷器各種理化數據提供了便利。此外有些稀有品種沒有完整器物傳世,而通過殘存的瓷片標本則能使我們窺見其風貌。

恰逢河北博物院召開「傳統草木灰釉的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河北省古陶瓷學會籌備組與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了這次「河北古代名窯標本展」。展覽以瓷片標本為主,包括公藏(窯址發掘出土標本)和私藏(窯址、基建工地採集標本),這是河北四大名窯標本第一次大規模集中展示。以下就按此次展覽的窯口分佈,為讀者回顧窯址與瓷片的發掘過程。

類銀又類雪——邢窯

邢窯是唐代著名窯場之一,以生產類銀、類雪的白瓷而著稱於世。窯址主要分佈於今邢台市內丘、臨城一帶。早期邢窯以燒制青瓷為主,隋代已能燒制薄如紙、白如雪、質如玉的精細透光白瓷,將制瓷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峰。唐代的邢窯白瓷胎質堅細,釉面光潔,做工十分精細,底足像車床旋削過一樣,稜角分明,規範如月,造型莊重大方,紋樣豐富,並有印花、刻劃花、雕塑、鏤空等多樣化的裝飾手法。邢窯產品不僅「天下無貴賤通用」,而且細白瓷曾作為貢品,專供皇室。邢窯白瓷的出現打破了青瓷獨尊的局面,與浙江越窯並駕齊驅,形成了唐代陶瓷「南青北白」的發展格局。

隋代邢窯透影白瓷杯

1980年,臨城縣成立的「邢瓷研製小組」先後在臨城縣境內的崗頭、祁村、西雙井村發現了大量具有唐代風格的白瓷片、窯具、窯爐等遺物和遺迹,採集了玉璧底碗、玉環底碗、執壺、皮囊壺、瓷馬俑等白瓷器物。後半年內,先後在臨城境內找到了17處古窯址。1983年,在內丘縣境內先後找到了28處古窯址。在西關、北街還發現了密集的窯址群,採集到大量的細白瓷標本,有的殘片上還刻有「盈」「翰林」等字款,並且還發現了不見記載的唐三彩。

唐代邢窯「盈」字款花口平底盤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文物部門對邢窯遺址共進行了五次考古發掘。雖挖掘面積不大,但出土遺物十分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內丘縣西關北窯址的隋代地層中首次發掘出土了薄胎細白瓷,當時稱為「透影白瓷」。這批白瓷不僅瓷化程度極高,具有較強的透明度,且胎壁很薄,它的發現可以說是陶瓷史上的一個奇迹。此後,當地文物部門又進行了四次搶救性發掘,分別是1997年的邢台市順德北路建設工地隋代窯址、2003年內丘縣步行商業街(禮堂)遺址、2011年臨城縣西瓷窯溝遺址和2012年5 月內丘縣城西關(服務樓)窯址。

內丘縣西丘窯址瓷片堆積斷面

其中,內丘縣步行商業街(禮堂)遺址處的遺迹高度集中,灰坑、窖穴遍布各個探方,發現了十座陶瓷窯爐和一處作坊遺迹。出土遺物主要有「盈」「翰林」「官」字款瓷片以及唐三彩、施彩描金的白陶佛龕佛像等。西瓷窯溝遺址不僅發掘出土了窯爐和作坊遺迹,而且還發現了具有磁州窯風格的白底黑花瓷器標本,反映了邢窯與磁州窯之間交互影響的關係和邢窯衰落時期的面貌。內丘縣城西關原服務樓工地則首次發現了北朝地層及多座窯爐遺迹,出土了大量北朝時期的青瓷標本,完整和可復原器物超過2000 件,而且還第一次發現北朝時期的原始白瓷和隋代三彩瓷片。

顏色天下白——定窯

定窯目前清理的結構最完整的金代窯爐

定窯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轄區內,曲陽縣自唐宋以來多屬定州,故稱定窯。它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是歷史上貢御時間最長、文獻記載最多的窯址,也是官民皆用,還曾用於南宋和金貿易的一類瓷器。其最重要的產品是不施化妝土的精細白瓷,成為宋元士大夫清雅藝術品味的典型。定窯長期以來持續不斷地倍受人們關注,又由於其廣泛的影響,被近代學者列為六大瓷系之一。

北宋定窯白釉刻龍紋盤破片標本

北宋定窯白釉描金雁紋花口瓜棱碗

北宋定窯白釉划花五管瓶

1934年葉麟趾首次指出定窯窯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剪子村(即澗磁村),為定窯的實地調查指明了方向。1951和1957年北京故宮兩次對窯址進行現場調查,確認該地區為定窯窯址的同時,通過採集標本對定窯的瓷器種類及燒瓷歷史進行了探索。分別在1960~1962年和1985~1987年間,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對定窯窯址進行了調查和逐步發掘,出土了一批能代表定窯不同時期產品特徵及燒造水平的遺存。2009~2010 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聯合考古隊對定窯遺址進行了再次發掘,清理窯爐、灰坑、作坊、灶等各類遺迹94處,出土了數以噸計的瓷器和窯具。此次考古發掘的為定窯瓷器斷代提供了建立在窯址基礎上的科學分期,發現並清理了從中晚唐到元代各個時期的地層,為研究者們了解定窯的生產歷史和工藝發展過程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金代定窯黑釉剔划花「真是張家造」款拍鼓破片標本

通過對北鎮、澗磁嶺多處地點的發掘,基本可判定定窯的始燒時間為中晚唐,元、明時期定窯雖仍有燒造,但與宋金時期的精美定瓷已相差甚遠,遂可以確定定窯終燒時間為元代後期。同時,發掘后共清理保存較完好的五代窯爐兩座、宋代窯爐一座、金代窯爐三座,還出土了一批代表定窯各時期貢御情況的重要遺物。例如,五代、宋初地層中的「官」字款器,北宋地層中的「尚食局」「尚藥局」「喬位」款器,金代地層中的「尚食局」「東宮」款器另有部分仿古代青銅禮器造型的器物與飾有龍紋的器物殘片等,對了解定窯貢御的歷史、體系與貢御器的特徵等有重要意義。

民窯經典——磁州窯

1987年觀台窯遺址發掘現場

磁州窯,河北古代四大名窯之一,是北方巨大的民窯體系,具有極為鮮明的民窯特色。磁州窯燒制歷史悠久,自北朝創始,歷經隋唐,宋金元時期繁榮鼎盛,經明清至今,歷千年不衰,充分展現了磁州窯紮根於民間的強大生命力。

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鶴紋墨書「泰和」款如意頭形枕側面

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鶴紋墨書「泰和」款如意頭形枕正面

磁州窯的中心窯場位於邯鄲市磁縣、峰峰礦區境內太行山東麓的漳河、滏陽河流域,目前磁縣境內已發現的重要窯址有觀台、冶子、東艾口、申家莊、北賈璧等,峰峰礦區境內已發現的重要窯址有彭城、臨水、富田等。從上世紀60年代起,國家文物部門先後對磁縣和峰峰礦區境內的窯址進行了多次發掘,最大的一次是在1987年,由北京大學、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鄲市文物保管所聯合發掘磁縣觀台窯址,出土瓷器和其它遺物9870件,瓷片30餘萬片。1999年邯鄲市文研所和峰峰礦區文保所對峰峰礦區鹽店遺址進行了局部發掘,出土各種完整器和可復原器數千件,各類瓷片標本近30萬片。2002年邯鄲市文研所和峰峰礦區文保所又聯合對峰峰礦區臨水鎮三工區工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揀選瓷片標本34000餘片(件),集中展現了臨水窯上迄北朝末,中歷隋唐,下至宋元各時期制瓷業的興衰過程及發展變化狀況。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磁縣文保所聯合對磁縣冶子窯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可復原器物和瓷片標本2萬(片)件,發現了唐代的地層,將漳河流域磁州窯燒造歷史由五代上提到唐代,同時從唐代地層出土了毛筆點彩瓷器及標本,又將磁州窯毛筆裝飾繪畫工藝由北宋上提到了唐代。

宋代磁州窯黑釉白剔牽牛花紋葉形枕

磁州窯的裝飾藝術豐富多彩,在白化妝土上運用划花、刻花、剔花、印塑、繪畫、彩釉等多樣技法,特別是磁州窯工匠將傳統的繪畫技法直接用於瓷畫,形成了黑白對比、反差強烈的效果,並以其自由、粗獷的畫風來表現當時社會的人文、民俗,為普通百姓所喜聞樂見,從而使「白地黑花」成為磁州窯獨具特色的裝飾風格。

金代磁州窯綠釉黑剔花龍紋行爐瓷片標本

宋元以來,磁州窯影響到了大江南北諸多窯場,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窯系,西起寧夏靈武,東抵山東的淄博、棗莊一帶,北至內蒙古林東的遼上京臨潢府內窯址,南到安徽的白土窯、江西的吉州窯,均屬磁州窯系。另外還有福建的泉州磁灶窯、廣東的西村窯和四川的廣元窯等也受到磁州窯的影響。同時,隨著外銷,磁州窯的裝飾工藝還影響到了泰國、韓國、日本等東南亞國家,在世界陶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推進北方窯系研究——井陘窯

井陘窯,罕見的大型連窯作坊群

北宋井陘窯白釉刻花斗笠盞

井陘窯系山區河流旁土地與建築雙覆蓋型窯址,1989年10月由河北省井陘文物複查隊開始發掘。迄今在160平方公里縣域中已確認城關、河東坡、馮家溝、南北陘、南北橫口、南北防口等12處窯址。1993~2008年,河北省井陘窯考古隊發掘城關、河東窯址七次;搶救隋、唐、五代、宋、金窯址作坊四處,窯爐19座;搶救發掘了同期墓葬21座,被金元之際蔣祈稱做「真定紅磁」(出自《陶記》)的完整和基本完整的瓷器300餘件,瓷片20餘萬片。2000年古陶瓷大家耿寶昌先生看過發掘現場,將井陘窯確定為「河北四大窯」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保單位。

北宋井陘窯黑釉鐵鏽斑梅瓶

北宋井陘窯醬釉「李」字款雙耳罐正面

北宋井陘窯醬釉「李」字款雙耳罐底部

井陘窯產品以白瓷為主,唐後期以迄金代為盛燒期,產品先後可與邢定二窯相媲美。同期所產黑、醬、雙色、兩色、綠、黃、藍等顏色釉瓷頗為精湛,「真定紅」曾與越窯「秘色青瓷」並列,從本展覽陳列的少量標本中即可見一斑。它的三彩、點彩、印花、剔划花、描金等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別以獨創的戳印點彩、戳印划花、瀝粉貼金等作品而盛稱於瓷林。井陘窯盛燒期在晚唐和金代,於北方陶瓷發展史上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有助增添此階段陶瓷工藝發展的技術資料。此外,井陘窯的發現和研究修正了一批此前誤定為磁州窯、定窯或邢窯產品的偏差,推動了北方窯系研究進一步深化。

上期回顧

▲請點擊圖片

往期回顧:

更多精彩,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