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節氣·小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小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1個節氣,小暑、大暑分別是農曆六月的節氣和中氣。按公曆,小暑落在每年7月的7-8日左右,這時太陽到達黃經105°。小暑,意思就是「小熱」,指天氣開始炎熱了,但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二十四節氣雖然是古人根據黃河流域一帶的氣象、物候知識制定的,但到了盛夏,南方、北方的氣溫差異很小,都十分炎熱,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所以小暑、大暑的含義與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狀況基本上都是符合的。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節至小暑,也就進入了我們常說的「三伏天」,連風也變得熱浪滾滾。

所謂「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應該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伏」,是指藏陰氣於熾熱之中的意思。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配合決定的。

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12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如庚子、庚寅、庚辰……

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一般頭伏10天,中伏10天或者20天,末伏10天,合稱「三伏」。

小暑|物候與花信

古人同樣將小暑劃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意思是說,初入小暑,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意,風都帶著熱浪。

《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裡所說的八月即夏曆的六月,正值小暑時節,由於過於炎熱,連蟋蟀也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避暑;當此時節,地面上熱氣蒸騰,老鷹也不願下來活動,久久徘徊在清涼的高空中。

花信,本節氣無花信。按自小寒至穀雨,一百二十日,八個節氣,古代以每五日為一候,計二十四候,人們在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應一種花信,稱之為「二十四番花信」。

小暑|相關習俗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是氣溫類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時至小暑,白天開始變短,氣溫一直升高,很多地區熱浪襲人,蟋蟀跑到屋檐下乘涼。

食新:客家人的憶苦思甜

小暑時節,各地流行「食新」,即吃新米、喝新酒。這一點,客家人尤甚。由於戰亂災荒,客家人從中原不斷南遷。由於許多平原良地被土著或早先來到的居民佔領,客家人只能靠山居住,在山區開荒造田,大都生活比較艱苦,一日三餐靠稻米煮成稀粥充饑,或以茨粟雜糧作為主食,要想吃頓乾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客家人在南方定居后,晚輩對祖先辛勤墾殖、營造良田懷有崇敬之心,自宋朝末年時起,在民間出現了在每年小暑過後早稻成熟開鐮食新的習俗。人們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飯之前,把新米做成乾飯,釀成新酒,備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絲瓜、茄子,有種憶苦思甜的味道。

具體儀式據文獻記載是這樣的:物品擺放在五穀大神位上敬奉時,在燒香點燭后要念:「請五穀大神食新!多謝五穀大神恩澤,五穀豐登,保佑一家順勁,身體強健,緊做緊有來。」待香火成灰后,便燒上衣紙。然後把乾飯酒肉菜擺放在自己的飯桌上,念「請先祖(上輩)們嘗嘗新」,用雙手拜上三拜。待中午時分,請來幫工收割過稻穀的鄉人一同食新,並交流生產經驗,共謀發展生產的計劃。

以自己親手種出來的稻穀做出來的乾飯,吃起來香噴噴,富有親切感。一般來說,所請之人都是鄉間的幫工兄弟。久盼的一頓乾飯,加上富有特色的酒菜,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如今,雖然吃乾飯是件常事,但食新之俗仍在客家農村普遍盛行。

而在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一起食用。

食療:吃面吃肉消暑排毒

「熱在三伏」,小暑是進入伏天的開始,氣候炎熱起來。有民諺稱「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意指天氣太熱了,人變得散漫,連三餐都懶得準備。於是,人們通過適當的食療來改善對熱天的不適感。

舊時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說唱「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東晉史家孫盛撰《魏氏春秋》說:「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南朝梁宗懍寫的《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干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泄。

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有唱:「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此外,「小暑黃鱔賽人蔘」,相傳古代有些大力士,之所以力大無窮,就是因為常吃鱔魚的緣故。清代張璐《本經逢原》上,還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葯就是鱔魚。鱔魚味鮮肉美,而且刺少肉厚,又細又嫩,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美味。

曬伏:衣服書畫「日光浴」

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

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櫃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民間的轎鋪、估衣鋪、皮貨鋪、舊書鋪、字畫店、藥店以及林林總總的各類商店,都要晾曬各種商品。城市和農村的黎民百姓要晒衣服、被褥。清代的北京居民,都在六月初六那天翻箱倒櫃,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曬。因此,有的地方稱之為「晒衣節」或「曬伏」。

民間如此,皇家也不例外。每當六月初六,如果恰逢晴天,皇宮內的全部鑾駕都要陳列出來暴晒,宮內的檔案、實錄、御制文集等,也要擺在庭院中通風晾曬。

除了皇宮要拿東西出來曬之外,寺廟裡也要拿經書出來曬,俗稱「曬經」。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廟道觀要在這一天舉行「晾經會」,把所存經書統統擺出來晾曬,以防經書潮濕、蟲蛀鼠咬。

如北京的白雲觀藏經樓里,藏有道教經書5000多卷,在每年的六月初一至初七,白雲觀要舉行晾經會,屆時道士們衣冠整潔、焚香秉燭,把藏經樓里的道藏統統拿出來通風翻曬。廣安門內著名的善果寺每逢六月初六也要作齋,舉辦「晾經法會」,僧侶們要禮佛、誦經。那時老百姓都會涌到善果寺中觀看晾經,所以寺前也形成臨時集市,非常熱鬧。

特別鳴謝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文章原創丨版權所有丨轉發請注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