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追不上大健康產業發展

日前,雲南省科技廳發布的一條消息引起社會的廣泛關註:2016年,雲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實現增加值766億元,同比增長13.4%,佔全省GDP比重達5.15%,首次發展成為雲南省支柱產業。

然而,面對這一高速發展的產業,有專家也冷靜地指出:高層次、創新型研發人員匱乏,雲南醫藥企業資源加工能力總體上較低,優質拳頭產品的研發能力也較薄弱。「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追不上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中醫專業畢業生短時間內難以獨立承擔診療工作

「雲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是技術和人才,研發效益的滯后性,導致可以進行新葯研發的大企業寥寥無幾,小企業力不從心。」雲南省政協委員鄧汝開說。

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雲南省統計局統計快報顯示,2016年,雲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2090億元。而其中,科技研發和科技服務業只有約16億元,僅占其中的0.77%。

有專家指出,雲南省雖然天然藥物資源富集,但全省醫藥資源開發利用率卻不足10%,深度研發更為有限,歷史悠久的傣、彝等民族醫藥開發利用沒有受到足夠重視,人才培養、產品研發等都處於全國民族醫藥的末位。由於中醫藥人員技能有限,導致中醫藥服務領域狹窄,預防、養生、保健、康復等領域的發展遠不能滿足社會對健康服務的新需求。

「目前,各級中醫醫院或中醫科的人才力量薄弱,具有較強服務能力的中醫師極為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選擇。」雲南省中醫院的一位部門主任說,「中醫專業的畢業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獨立承擔診療工作。」

事實上 ,「中醫不精,西醫不會」是目前不少中醫、中西醫結合等傳統專業學生面臨的尷尬局面。

對此,民盟雲南省委在一份提案中直言不諱地說: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今社會西醫壓倒性的優勢,不少學校不得不開設大量西醫課程,形成西醫為主、中醫藥為輔的課程體系。

提案指出,目前中醫藥院校的大學生既學中醫、又學西醫;既學經典、又學外語,學習方式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在緊張的課時中,學校還要拿出1/5的時間開設規定的政治、體育、計算機等課程,甚至有的學校還加上軍事理論課、就業指導課、形勢政策課往課程;學校一般還會安排近1/4的學時主攻外語。如此造成學生學習專業課的時間所剩無幾,紮實穩固地掌握專業知識很難。同時,由於傳統文化培養的缺失,學生對古代的哲學、歷史、傳統文化沒有較深刻的理解,就很難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

中醫藥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目前中醫藥院校的實習生大致分為課間見習階段實習和畢業實習,由於多數學校將畢業實習放在最後一學年,實習期間學生忙於找工作、考研,實習效果大打折扣,導致學生動手能力越來越差。

有研究顯示,目前,中醫藥院校的中醫類、中西醫結合類、中藥類專業就業形勢較為嚴峻,「進中醫院沒機會,進西醫院沒資格」,而懂中醫藥的市場營銷人員又很缺乏,許多非營銷專業的中醫藥畢業生大多去從事收入不菲的醫藥市場營銷工作。

然而,由於缺乏中醫藥創意文化專業人才,中醫藥文化資源所具有的巨大市場經濟價值和開發潛力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中醫藥文化創新和中醫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滯后。對此,專家建議,中醫藥院校專業結構應調整優化,開辦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改革教學內容,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是目前雲南省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民盟雲南省委的一位專家認為:「中醫藥不缺繼承人,缺的是高層次臨床和科研技術人才。」

他指出,「藥材好,葯才好」,中藥材質量決定了中醫的療效。然而,由於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使中藥材面臨著產量越來越高,質量越來越低,藥效越來越差的危險境地。

比如,種植過一次三七的土壤,20年都不能再種植三七,這種連作障礙問題,成為三七產業發展的重大共性技術瓶頸。

近5年來,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院士的團隊,通過上千次試驗,從土壤仿生改良、養分仿生管理、生長環境仿生控制、病害蟲害的生態控制、土壤仿生修復等方面,模仿道地產區三七生長特點,實現了三七仿生種植。

作為大宗名貴中藥材,三七的農業產值占雲南省中藥材農業產值的「半壁江山」。朱有勇院士團隊的這一重大突破,給眾多中藥材種植農戶帶來了福音。

值得關注的是,中藥材作為獨特的醫藥資源和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先後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把中醫藥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

「雲南的中藥材產業,是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雲南省農業廳的一位負責人說,雲南近1/5的農村人口從事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大戶約為9.6萬戶。葯農年人均純收入達3000多元,占年均純收入的近1/3; 「目前,中藥材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實現貧困農戶精準脫貧的重要產業。」這位負責人說,這其中,中藥材種植領域的科技創新工作功不可沒。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在雲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2090億元中,天然藥物及健康產品原料種植收入253億元;生物醫藥和健康產品製造收入419億元;醫療養生服務業收入約680億元;商貿流通業收入722億元。

對此,民建雲南省委在今年的一份提案中建議:調整和優化中醫藥院校教育布局和結構,發揮其培養中醫藥人才的主渠道作用,開設一批學科特色鮮明、相對獨立的中藥民族藥專業;培養一批能夠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高層領軍人才和創新人才團隊;引進一批醫藥領域知名專家,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和諮詢服務。

「只有人才和科技創新充分發展,才能使雲南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真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朱有勇說。

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